来源:地球知识局
众所周知,世界第一高峰是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珠穆朗玛峰,第二高峰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的乔戈里峰,至于世界第三高峰,可能知道的人不多。
在图中找到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
这就是位于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干城章嘉峰,它也是印度境内的第一高峰。其实,这座世界第三高峰在印度共和国成立时并不在其境内,而是后来通过吞并邻国锡金所得。曾经的锡金王国,如今已沦为印度的一个邦。
万丈霞光之下,宝相庄严
"干城章嘉"意为“雪中五宝”
(图:壹图网)▼
印度教味道的雪域佛国
锡金,古称哲孟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临不丹,西与尼泊尔接壤,北边则是中国。
曾经的锡金,如今的印度锡金邦
尼泊尔、锡金、不丹连在一起
就形成了青藏高原主体与恒河流域之间的缓冲地带▼
关于该地区的早期记载多不详实,可以确定的是,锡金曾有一小段时期被吐蕃王国直接管理过。在行政上,锡金有过附属于西藏地方政权的历史,也有独立发展的时段。在宗教文化方面,受到了藏文化一定影响。
印度领土涉及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区
除了北部,最明显的就是东北部的锡金邦了
而这些地区在历史上都与青藏高原主体的关系非常紧密
(包括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等)▼
锡金有两个主要的原住民族:绒巴族和锡金菩提亚人。他们与藏族有一定渊源关系,多信奉藏传佛教的宁玛派(红教)及噶举派(白教),也有少部分信仰本教(苯教)。其境内最早的藏传佛教寺庙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如今,藏传佛教在锡金失去了重要地位
(图:shutterstock)▼
18世纪中期,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地区,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廓尔喀王国(今尼泊尔)。这个信仰印度教的王国逐渐壮大,开始向周边扩张。
1788年,廓尔喀与哲孟雄爆发战争,并逐渐将入侵范围拓展到后藏区域。正因此,导致大量信奉印度教的尼泊尔人定居于锡金西部,对锡金的原住民比例构成威胁。
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向清廷求援,乾隆皇帝为此两次派兵支援。两次廓尔喀战争,均以清朝胜利为结果。这样,尼泊尔与锡金、不丹,便顺势成为了大清的藩属国。
大清经略边疆,历经顺康雍三朝
终于在乾隆时开花结果,收获成效
(平定廓尔喀,图:wiki & 壹图网)▼
然而,此时一股力量在南亚次大陆上崛起,如洪水决堤般势不可挡。这股力量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人依靠先进的武器征服了南亚大部分地区,莫卧儿帝国、孟加拉都被纳入大英帝国的保护之下。因殖民者剥削造成的大饥荒,让印度4000万人口饿死。对这一未知征服者的恐惧,也盘旋在整个雪域高原。
英皇的这个“皇”,就是指印度皇帝
最后一任兼任印皇的英王,是乔治六世
(乔治五世加冕印皇,图:wiki)▼
19世纪,英国人的野心再度膨胀。从世纪初出任英属印度总督的理查德·威尔斯理开始,英军四面侵攻,击败了提普苏丹,吞并了印度南部的迈索尔王国。
英国势力的入局,极大加剧了印度半岛的混乱状况
除了主导政权外,还有很多边缘小政权
其结果就是被英国人各个击破▼
1814年,英国发动了与廓尔喀王国的战争,逼着尼泊尔签订了《赛格里条约》。同年,锡金也遭到入侵。之后的半个世纪,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忙于打锡克战争、英缅战争,以及镇压印度人民起义。因而,吞并锡金的进程放缓。
英国侵略廓尔喀,吞并大量领土之余
还获得了一个近战兵种,即廓尔喀兵
(人手标配,图:Defence Imagery)▼
英国彻底控制锡金
这个时期,锡金的主权不断受到英国的侵害。1849年,两名英国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了锡金的山区。
当时的锡金政府拘留了两人,这本是锡金王国在自己境内行使司法权的正常举措,但却招致了英国人的报复。
在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的全方位代差面前
再勇武的锡金战士,也不能抵挡英军攻势
(锡金持剑人,图:loc.gov)▼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锡金的侵略战争。此时清朝内忧外患,根本无暇顾及这个西南边陲的属国。国小民弱的锡金当然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战争结束后,锡金的2个主要经济区——大吉岭和莫朗,被割让给了英属印度。
大吉岭与远方的干城章嘉峰
(图:shutterstock)▼
实际上,英国人早就觊觎这两块地方很久了。莫朗是锡金的主要税收来源地之一,而大吉岭则因为适宜的气候,被当成了英军士兵的疗养地和茶叶种植庄园。失去了这两个地方,对于锡金来说确实伤筋动骨。
1841年,英国人在大吉岭试种茶树
从此该地区的茶园如雨后春笋,开始兴盛
(60年代,图:tepapa.govt.nz)▼
尝到了甜头,英国人也没有停下侵略的脚步。1861年,英军攻陷了锡金当时的首都庭姆隆,于当年的3月28日迫使其与英属印度签订了《庭姆隆条约》。这让锡金在事实上丧失了国家主权,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此后,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开发锡金,将大量尼泊尔人移民至锡金南部,锡金原住民的比例进一步下降。尼泊尔人逐渐反超原住民,成为锡金第一大民族,而印度教也成为锡金第一大宗教。
英殖民者通过人口、宗教置换的手段
实现腾笼换鸟,彻底掌控锡金的目的
(湿婆代替佛陀,图:Pavel / 图虫)▼
整个19世纪,英国人通过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拉达克、不丹、尼泊尔和锡金等地。拿下这些地区之后,下一步就是向中国西藏渗透。
1888年,在锡金南部的隆吐山,英国人发起了对中国军队的进攻,这就是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
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但仍然战败。战争结束后,清廷与英国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条约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中国承认哲孟雄(锡金)为英国保护国。此时距离锡金实际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已经过去了20多年。
此时,清廷已尽最大的能力管控边疆
英国人后来又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
(带着马克沁,图:壹图网)▼
印度:解释权还在我!
二战后,英国本土遭到战争破坏,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掌控力大不如前,不得不放弃许多殖民地。南亚次大陆上,印度、巴基斯坦都相继独立。
南亚总体上分成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小国
这“其他小国”里面就包含小小的锡金▼
由于锡金曾是英国的保护国,印度认为自己应该继承英帝国在锡金的权力。尼赫鲁就大力推动印度制宪会议在锡金和不丹开展工作。在印度的支持下,锡金出现了一个支持并入印度的政党——锡金州议会(SSC)。
SSC在锡金境内煽动骚乱,而印度则顺理成章地以所谓“防止动乱和流血”的理由,派出军队入侵了锡金。
印度无时无刻不想继承英国人在南亚的一切遗产
(SSC领导人与英迪拉·甘地)▼
印度入侵锡金后,强行接管了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锡金新政府,并且委任了印度人拉尔,来当锡金王国的首相。印度还通过《印度锡金和平条约》,控制了锡金的国防、外交、邮政、银行等方面的权力。甚至连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也要先过一遍印度的手。
不仅如此,印度还软禁过锡金国王帕尔登
(末代国王夫妇,图:loc.gov)▼
尽管受到来自印度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锡金王室到各级官员还是励精图治,积极建设他们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锡金的识字率和人均收入就是印度的2倍。时至今日,锡金邦的人均收入仍然在全印度排名前列(有后续印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原因)。
另一方面,印度也在教育中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们施加影响
(可爱,图:shutterstock)▼
但锡金毕竟国家小、人口少,当印度又驱动大批信仰印度教的尼泊尔人和其他民族,对锡金进行人口渗透的时候,这个喜马拉雅小国根本无法阻挡。
历史上,多批信仰印度教的尼泊尔人来到锡金,外加后来印度主导的持续渗透下,早已就是国家少数的本土民族和佛教徒,所占比例越来越低了。
2011年,印度教徒比例已经达到了57.76%。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徒比例也在上升。
信仰印度教的尼泊尔人在锡金占优势
从英国人到印度人,一百多年的渗透
印度化的势头已难扭转
(咖喱味,图:shutterstock)▼
印度的欺压自然引发锡金本土民族的强烈不满。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就爆发过反印度示威,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然而,对于这个人口只有20万人国家的示威,印度根本不屑一顾。
1973年,锡金宫殿前发生了一场小型骚乱,大概就是普通民众反对国王特权。印度以此为由,对锡金实行了军队管制。据外媒报道,到1975年,印度在这个只有20万人口,且大都是印度教徒的国家驻扎了将近4万人的部队。
就是到现在,驻军也不少
(图:northeasttoday)▼
同年4月,印度解除了锡金王国宫廷卫队的武装,然后举行了一个所谓的“全民公投”。印度方面宣称:97.5%的选民支持废除君主制,并同意与印度合并。
然而,据曾参与过这次公投的当地居民回忆,当时的公投是让他们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之间做出选择,没有人意识到选择民主制就意味着同意印度吞并锡金。
更没有想到的是,对于这次公投,印度竟然拥有“最终解释权”。
印度的手段并不高明,且吃相难看
能操作下去,完全得益于当时的国际局势
更悲哀的是,锡金无力决定自己的命运
(印度的锡金邦,图:shutterstock)▼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kkim
2.《被吞并42年后,锡金对印度有多忠诚?》,环球时报
3.https://www.wikiwand/zh-cn/%E9%94%A1%E9%87%91%E9%82%A6
4.《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北京周报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西夏的崛起:党项人在唐朝是忠臣,在宋朝时割据一方西夏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他们虽然国力微弱,但却可以在辽、金、北宋之间游刃有余。甚至西夏军队一度在好水川之...
-
整个1952年夏秋季节,中美双方在战线上的对峙和零星战斗都没有停止过,但无论是夏季攻势还是秋季攻势,比起即将到来的上甘岭战役来讲都是小儿科。尽管志愿军在各个战线上都取...
- 一起故意伤害案日前在陕西咸阳秦都区开庭,被告人张恒系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钓台街道办资村村民,被害人石某是一名参与非法强拆的社会人员。2023年4月1日6时许,石某等人持械强行...
-
复旦大学少年班的神童,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选中赴美留学的博士,华尔街软件开发的精英……怎么看都是人生的高端配置,却同时出现在流浪街头16年的孙卫东身上。近日,...
- 王稼祥同志在党史上拥有着无可置疑的地位和权威。他19岁留学苏联,24岁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25岁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外交人...
-
互联网上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中国这么大方,平时舍得给第三世界国家捐钱捐物搞基建,为什么却坚决不肯接收来自这些地方的难民?其实历史给了我们教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杜鹃花落》引起很多人的愤怒,这种愤怒是朴素的,有道理的。这篇小小说完全以一名侵华日军指挥官为视角,对八路军的评价是日本式的,而且让人觉得那名日军大佐心疼儿子,要...
-
本文转自文汇报古代人物画的传统,是被尊为画圣的顾恺之立下范式的。《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
-
二里头已发现74年,西方为何仍否定夏朝?夏朝记录缺失是否是因为秦始皇?
夏朝在古代通史当中是一个绕不开却又无法言明的政权,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发出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说明,孔子是坚信夏朝的存在的,但同时... - 天地开设人皇以来年表一、天地开设人皇以来年表自天地开设人皇以来到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共计经历了272代、积年276万745年,分为10纪,一纪叫做九头纪,十纪叫做疏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