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繁体

汉武帝在位54年,有44年的时间在打匈奴。虽说汉武帝给予了匈奴重创,尤其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遭到了汉朝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整个汉武帝期间,匈奴一直没有臣服。而在汉武帝晚年,由于他喜怒无常,猜忌太多,杀戮太多,因此也造成了汉朝对外战争的能力减弱,无论是赵破奴受降城之战、李广利天山之战、李陵浚稽山之战,以及后来李广利的燕然山之战,汉朝都是打了败仗。而且李陵和李广利在全军覆灭后,还投降了匈奴。

可以说,在汉武帝晚年,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汉朝打得相当难看。匈奴虽然每次都是惨胜,但他们好歹胜了,这让他们更加不服汉朝。

不过,汉宣帝上台以后,很快就把匈奴的问题比较彻底的地解决了,匈奴对汉朝表示臣服,从此匈奴和汉朝再也没有打过大仗。

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攻打匈奴的汉朝军队)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打了匈奴44年,都无法让匈奴臣服;而汉宣帝上位12年(从公元前72年到公元前60年),就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匈奴的问题了呢?

我认为,汉宣帝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致命打击。

汉武帝早年和中年的时候,对匈奴的打击力度还是相当大的。但是晚年打起来就很糟糕。糟糕的原因,主要是汉武帝的时候,国力耗损得太多,因此再也无法组织大型战役。同时,由于汉武帝朝中各种矛盾堆积,汉武帝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反而成为矛盾制造者,因此,为他打仗的大将,既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能力,同时也没有他们受到的支持,因而才会多次打败。以至于发生李陵、李广利投降匈奴这样可笑的事情。

既然连汉朝的大将都投降了,匈奴怎么可能服汉朝呢。

而汉宣帝不是这样。汉宣帝上台以后,先是韬光养晦,这样做,实际上也让汉朝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等到汉朝国力恢复,霍光也去世,汉宣帝自己能做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16万铁骑,分五路向匈奴发动进攻,这也是汉匈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汉宣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实现“首战即终战”“一击就成功”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打,才能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不把匈奴问题变成“久拖不愈的慢性病”。

同时,汉宣帝在打这场大战之前,还联络了乌孙国,两边夹击匈奴,免得出现汉武帝时期那样,一打就跑,打完又回来的不利局面。

应该说,汉宣帝这样做,是很成功的。这一场大战,基本上打垮了匈奴,造成了匈奴的分裂。

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昭君出塞)

二、分化瓦解。

汉宣帝除了对匈奴采用致命打击外,他还有着非常丰富而有效的手段,其中有个手段就是分化瓦解。

汉宣帝的分化瓦解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匈奴外围,也就是对匈奴藩属国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另一方面是对匈奴内部的分化瓦解。

对匈奴外围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实际上就是恩威并施。对于北边那些亲近匈奴的国家,比如车师、龟兹等等,就给予打击,把他们打服。而对于南道的乌孙、康居、莎车等国,则采用拉拢的办法,并且着力解决他们内部的问题。比如莎车王的弟弟杀掉莎车王,投奔匈奴。汉朝就帮莎车王出气,扶持亲近汉朝的势力复国。

除了对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外,还有就是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经过汉宣帝神爵二年的大战以后,匈奴在衰败的同时,内部也产生了分裂。于是,汉宣帝不再采用无差别打击的做法,而是拉拢南道的匈奴日逐王,帮助他复国,因而把匈奴分成了南北两部分。这是匈奴的一个重大的分化,这一分化在汉宣帝的操作下,一直延续了下来。后来的“昭君出塞”时,汉朝和南匈奴的交流,达到了鼎盛时期。

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西域现存的都护府建筑)

三、建府定疆。

汉宣帝比较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他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这个机构的设置,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虽然汉武帝、汉昭帝也在西域设置了一些机构,但是西域都护的设置,才算是在西域落下了一根定海神针。

有了这个机构,再加上分化了匈奴,控制了西域南道,打通了西域北道。相当于西域的这些地方,正式成为汉朝的地盘。而且这块地盘,还不是之前的藩属国那种意义,而是真正属于了汉朝的领土。

当汉朝拥有这一块领土,并且能够在这里长久驻军的时候,匈奴实际上就已经不可能再对汉朝构成威胁了,匈奴的问题,也算是彻底解决了。

(参考资料:《汉书》等)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匈奴是否还有后裔?历史学家:只要是这五个姓氏,或许就是匈奴后代

    匈奴是否还有后裔?历史学家:只要是这五个姓氏,或许就是匈奴后代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人口呈现由北向南迁徙的趋势,迁徙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躲避战祸。在古代,北方多以游牧文明为主,畜牧业发达,这便使得中...
  • 历史上的4大名人:军事上是天才,政治上却是蠢材,无一得善终

    历史上的4大名人:军事上是天才,政治上却是蠢材,无一得善终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星空之上,诞生了许多璀璨的将星,他们在战争中大显身手,在疆场上和 敌将的谋略交手中尽显智慧,五千年的星河之中,这些人无比的闪耀。比如远古神话时期的...
  • 祸国殃民东林党

    ▲顾宪成公元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当时万历朝的首辅王锡爵年老引退。于是,明神宗便命吏部根据品望再推选六、七位能够胜任首辅之职的官员听候点用。此时有一个叫顾宪成的...
  • 鲁迅与陈赓的两次秘密会见

    红军时期的陈赓1932年,通过地下党,鲁迅在上海寓所两次秘密会见来上海治疗腿伤的红军著名将领陈赓,听取陈赓介绍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的战斗情况,并让陈赓画了一张《鄂豫皖...
  • 20个报复社会案例,深度解析“社会独狼”群体

    20个报复社会案例,深度解析“社会独狼”群体

    报复社会的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防不胜防。这些“个人恐怖分子”,社会中的“独狼”,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极端方式?这些人的行为逻辑有什么共性?本文选了2015-2019年间的20...
  • 丑陋的美军,丑陋的行径

    丑陋的美军,丑陋的行径

    伴随着战争力度的加大,可萨犹大故技重施,玩起了各种倒闭赖账的游戏。5月28日,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扬斯敦市的一栋建筑因天然气泄漏发生爆炸,造成7人受伤、2人失踪。凑巧的是,...
  • 刘志军落马12年

    刘志军落马12年

    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以是否热衷于吃喝嫖赌作为标准来衡量人的好坏,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摘自:《明朝那些事儿》...
  • 打鸡血

    0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狂热岁月,除了革命、造反,还有对“鸡血疗法”的狂热追捧。当时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1952年11月,江西南平的老中医俞昌时,在工作中偶然发现,鸡...
  • ​“中国的房地产模式,毁掉了一代年轻人”

    ​“中国的房地产模式,毁掉了一代年轻人”

    我在中关村,偶遇了一位很久没见的朋友,看起来很累。上次见他,还是在五年前新东方,他长发飘飘,站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现在,他头顶已经没了头发。简单聊了两句,才知道他已...
  •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央主力红军进行了战略性的转移,开启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就是我们打了一个败仗,然后选择了转移根据地...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