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堂饭的那个年代,自己哄自己的事太多了
繁体吃食堂饭的那个年代,自己哄自己的事太多了
1954年夏天,大生源油厂炊事员毛善庆创造了历史记录:出饭率达到了惊人的四斤一两!也就是说用两斤生米,可以煮出四斤多米饭,一下子轰动了全国,成为当时的新闻人物。
厂里工人听说这事儿,立马跑去食堂看热闹。领导也坐不住了,赶紧上报。地方上派人来核实,确认没假后,决定把这招推广开。那年头,能多出一斤饭,就可能多喂饱几个人,毛善庆这招真不简单。
毛善庆的法子传开后,政府没闲着。1954年秋天,他们把这技术编成小册子,发到全国工厂和农村。广播里也开始宣传,说他是“粮食增产的能人”。山东、四川这些地方的炊事员学着用慢火蒸饭,出饭率果然上去了。有些地方还改良了这招,比如湖南的食堂试着蒸两遍,效果更好。
毛善庆的办法是啥呢,实际就是把米饭蒸熟后,再分到盆里加水又蒸。让水全部吃到米饭里面。看到米饭多了,其实跟干饭稀饭一个道理,不顶事,一会就饿了。后来58年冬农村大食堂开展学习增量法蒸饭,喷水反复蒸6次,最多一斤玉米面出八斤窝头。蒸过了头,出来是窝头,端上桌成饼子 ,放在碗里成粥了,全家用勺子喝。
看起来是八斤,质量就是一斤,其余都是以水分子的存在,没有任何质量增长。形式上的膨大并非质量的增加,实际上就是自己骗自己的肚子。但那个年代这种虚有形式的增量法能火遍全国,不是好笑而是可怕。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不少人还会怀念那个年代。
本站注:60年代,还有打鸡血的。真的用注射器往身体里打鸡血。
再想一想,现在这种事并没有绝迹,自己哄自己的事,不是还有很多吗。
来源:小院观天
本文初摘录于:2025-07-22,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