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诸多被后世传颂的所谓“盛世”华章,像文景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以及康乾盛世等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都对这些辉煌时代不吝赞美之词,将其描绘成人间天堂般的存在。
然而,当我们以审慎而犀利的目光重新剖析这些所谓的“盛世”之时,就会发现那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繁华,实则仅仅是上层权贵阶层的盛宴,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百姓,依旧在生活的泥沼中苦苦挣扎,艰难求存。
比如,就拿离我们最近的康乾盛世,马嘎尔尼在拜访完乾隆后,曾这样记载了当时的“盛世”,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大多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绝无一幢像绅士的,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
马嘎尔尼还注意到,中国人极为缺乏肉食,因此他们什么都吃,他提到,狗肉是他们惯用的食物,生活在水上的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也不放过,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
由此观之,在这被世人传颂的康乾盛世之下,百姓的生活竟是如此的艰辛困苦,仅仅是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都成为了一件遥不可及的奢望之事。也正因如此,许多有识之士才将那个时代的所谓“盛世”讥讽为“饥饿的盛世”。
这般称呼,可谓是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民生凋敝之实。当然,或许会有部分人对这样的观点持有异议,认为这只是片面之词,那么不妨让我们将目光回溯到中国历史上首个被广泛赞誉的盛世——文景之治,深入探究其中的真相。
很多人都说文景之治才是中国真正的盛世,而且,那位大名鼎鼎的汉文帝,他曾免除过全国百姓13年的田租,这一举措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书也曾这样描述当时场景,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京城(国库)中的钱财堆积得有万万之多,串钱的绳子都腐朽了,以至于无法清点数目;太仓(皇家粮仓)里的粮食一层一层堆积,陈粮之上又叠加陈粮,都满得溢出粮仓堆积在外面,以至于粮食腐烂不能食用了。
这般描述,无疑向世人展示了国家财富积累到了一种近乎夸张的程度,让人不禁对那个时代的繁荣昌盛心生向往与钦佩。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这些华丽辞藻的背后,当我们深入挖掘细节时,却会发现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
景帝去世后仅仅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38年,这片曾经看似繁荣无比的土地上却陷入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之中: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饿殍遍野,让人惨不忍睹的是,出现了人相食的人间炼狱之景(大饥,人相食)。
这不禁让人深感困惑与不解,毕竟此前国家的财富状况堪称惊人,钱财多得数都数不过来,粮食也多得仓库都难以容纳,为何转眼间竟会陷入如此绝境?而且在这个时期,汉武帝才刚刚登上皇位不久,尚未开启他那日后备受争议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
也没有发动耗费无数钱粮的对匈奴的战争,国家依旧延续着文景时期所奉行的黄老之术,秉持着无为而治的理念,尽量不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全国性大饥荒和人吃人的悲惨状况呢?
事实上,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经济问题。自汉朝建立伊始,每一代统治者都在不遗余力地疯狂铸造铜钱,更为甚者,还将铸钱的权力下放给了各地的诸侯王。如此一来,市面上流通的铜钱数量便如失控的洪水般急剧增长,自然就出现了钱财多得数不过来的表面现象。
而汉朝统治者为何如此热衷于铸造如此海量的铜钱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大量攫取民间的财富。当市场上充斥着天量的铜钱时,官府便可以利用这些货币来大量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从而使得皇家粮仓中的粮食越积越多,最终呈现出仓库都难以装下的场景。
至于其他盛世,就更不用提,老百姓的生活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比如,在开元盛世时,杜甫就曾说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且由于生存不下去,很多百姓变成了流民,以至于玄宗皇帝颁布了《禁逃亡诏》,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百姓逃跑。
永乐盛世时,虽然表面上万国来朝,可是实际上就是明朝用金钱收买小弟,这些过来朝见的国家,每次都会收到明朝赐予的无数钱财,而这些花出去的巨额财富,最终都会由百姓来承担,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由此可见,古代所谓的盛世,虽然在国家综合实力、政治稳定以及文化繁荣等方面确实达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堪称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但从民生的角度来看,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却依旧深陷于贫困的深渊之中,难以自拔。
这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国富民穷”的特殊历史阶段,远远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盛世。这些盛世归根结底,只是属于上层社会的荣耀时刻,是世家大族、门阀贵族等上层统治阶层尽情享受荣华富贵、肆意挥霍权力与财富的时代。
在这些盛世之中,社会的贫富差距被急剧拉大,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上层社会的地主豪强们,生活奢靡至极,整日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出入于花天酒地之所,沉醉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对他们而言,财富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处于他们治下的普通老百姓,却个个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而这些所有的苦难与挣扎却被无情地掩盖在这盛世的华丽表象之下,无人问津!
来源:艺笙君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朱令辞世,已经整整一个月。朱令案,这起千古悬案的谜底,或许会和她一起,尘封在历史长河的尘埃里,直至被人忘却。令人唏嘘的是,善良的朱令父母,在女儿过世后,成立了一个...
- 冀南梨花鼓 名角代代传韩伟:上一回听过了沧州大地的故事,感受了木板大鼓的魅力。在河北的最南边还有一个传奇的剧种,要问它到底怎么个好法,当地的老乡说了——“到苏州不...
-
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忠魂: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数月间,东北大好河山沦陷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举...
-
一、黑黑的山泉坦白地说,写这样一篇文章心情是很沉重的。先是无意间看到有网友爆料,称这是某夫山泉的一个取水点。这个取水点的建筑设计和布局有什么特色呢?在地面上或许看...
- 作者:牧云小仙女 来源:知乎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在外混得再好、再风光,只要回到农村老家,就得按规矩来。在父母、长辈和亲戚邻居面前...
-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兵败被杀。他是在突围前往蜀中的路上,被东吴的伏兵所擒杀的。抓住关羽的是武将潘璋手下的小将马忠。曾经威震华夏...
- 于谦(1398-1457)是为大明王朝续命两百年的大功臣,被称为“救时宰相”。他的死是明朝最重大的损失。他一生干过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尤其是组织打赢北京保卫战,稳定了明朝政...
- 转自众播历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结束后,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正以为国家可以慢慢走向富强,百姓可以生活越来越好时,却出现了一些事件。特殊时期,不少的官员受到了一定的...
-
一百年来,西方从没停止过文化入侵,现在又把魔爪伸向青少年夏令营
01文化入侵是西方殖民中国的策略中国一百年前到了最衰败的时期,八国联军开始瓜分中国。但他们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麻烦,不是当时满清的军力,而是中国绵绵不断几千年的文化。如... -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11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有迹象表明以色列计划永久占领加沙地带,作为安理会成员,中方对此持何立场?对此,中方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