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收了天下人的兵器,把六国的贵族和有钱人都弄到咸阳来,秦始皇还是不放心。秦始皇开始了一件空前的大工程:建筑脉通全国的“驰道”,分两条干线,都从咸阳出发,其一东达燕、齐,其一南到吴、楚。道宽五十步,道傍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路身筑得坚而且厚,遇着容易崩坏的地段,打下铜桩。
对于秦国的驰道,史书描述如下: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什么是所谓的驰道呢?修驰道,通俗地讲就是修国道,类似于当时的高速公路。过去秦国境内,有几条省道就够了,现在全国都统一了,连一条像样的国道都没有,这肯定不行。根据《汉书》的记载,驰道宽55米左右,马车在驰道上驾驶,半天时间可以跑二百多里,也就说相当于时速30多里。驰道设计很科学,中间宽7米左右,专供秦始皇出差使用,两边供老百姓使用,每隔几米就有种树和路标。这宏大的工程,既是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秦始皇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防止六国的势力死灰复燃,当然不让各国余剩的军队留存,但是六国加起来,偌大的疆土,如果把秦国原有的军队处处分派驻守,则分不胜分。而且如果分得薄,一旦突然发生什么事还是不够应付。有了这个类似于高速公路的驰道以后就不一样了,秦始皇让秦国原有的军队,依旧集中在秦国的本部,帝国之内任何地方有叛乱,中央军可以沿着各条驰道,迅速赶去平定。1896年的时候,清朝大臣李鸿章曾去欧洲访问,路过德国的时候和德国首相俾斯麦聊天。
俾斯麦也曾劝告过李鸿章说:“练兵更有一事须知:一国的军队不必分驻,宜驻中权,扼要地,无论何时何地,有需兵力,闻令即行,但行军的道路,当首先筹及。”意思就是一个国家的军队不用分别驻扎在多地,只需要守住关键的要地就行,如果别的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直接调兵就行,不过前提是行军的道路要修好。这正是秦始皇所采用的政策。
二
现代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2年德国修建的,高速公路让德军的战力加倍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非常惊奇于德军的战斗力,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了德国人的智慧。德国的高速公路网和水路网连接在一起,可以24小时之内,把德军从本土任何一个地点送到另一个地点。所以到了1953年,艾森豪威尔成功竞选美国总统之后,开始了美国的高速公路计划。
路修到了哪里,你的战略威力就能达到哪里,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就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有了统一的道路,接下来该统一的就是路上的车子了。这里还有个背景,在六国统一以前,各国的马车有多宽,有多高,使用什么材料,王公贵族应该坐什么样的车,都是由自己的王上自己决定的,有一米多宽的,两米多宽的,甚至还有三米多宽的,有一匹马拉的,有三匹马拉的,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秦始皇望着列国五花八门的马车,以国家的名义下令,所有车轮之间的间距为六尺。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从齐国驾着一辆车轴一米多宽的马车去魏国做生意,在魏国境内车轴断了,需要更换一下,而魏国的马车标准是两米多的车轴,那你怎么办?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如果要全是一样的标准,那你就不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这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情,全天下的车尺寸规格都一样了,这就意味着不管你走到哪,但凡车子坏了需要修修补补,随便找一家修车行就行。不管你是六匹马拉的,还是四匹马拉的,因为车子宽度是一样的,所以车轴和车轮等等所有的配件也都是一样的标配,更换起来就特别方便。那个时候除了官员出行,大多数的车子是运送货物的,或是军用补给,或是买卖商品,也就是说“车同轨”极大地提升了军队和商队的运输效率,对整个国家是非常有利的。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当时没有沥青也没有水泥,所有的道路都是土路或者石头路。就算是秦始皇修的从咸阳通往各个地方的驰道,也都是用夯土夯出来的。再加上当时的车轮还全都是木质轮子,没有像现在的橡胶轮胎还有个缓冲力,久而久之,在木轮压过的地方就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如果大家的车子都是标准化的,不管你是拉人的还是载物的,虽然路面上有车辙,只要轮子刚好卡在里面,依然可以十分顺利地通过。
三
如果眼中仅仅只有兵器、道路和车子,秦始皇还不足以彰显千古第一帝的魄力,为了实现大一统,除了车同轨,秦始皇还做了很多事情。
项目:书同文
执行人:嬴政、李斯、胡毋敬
目的:战国时期各国不同的文字的写法,以利辨认
影响:把小篆作为秦国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大大地方便了文化的交流。统一文字是千秋万世的大功绩。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样结构得以定型,这对贯彻法令、传播文化起了重大作用。我国地广人多,各地方言迥异,后来历史上又多次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而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
项目:行同伦
执行人:嬴政、李斯
目的:统一天下人的日常行为,让大家遵从统一的道德与规范
影响:实际上,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十分重视移风易俗,秦完成统一后,更加注重国家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典型代表就是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信仰等的相对统一,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六国民众对统一的国家的认同感。
项目:权同衡
执行人:嬴政、李斯
目的:统一天下的度量衡
影响: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各诸侯国的长度单、重量单位、体积单位都不统一,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天下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从秦朝开始,历朝度量衡都全国统一,一直沿袭至今。各种度量衡的统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全世界多数国家都在使用公斤、公尺来计量重量、长度,用公元来纪年。这些事情比较容易实现,统一度量衡,无疑给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项目:统钱币执行人:嬴政、李斯
目的:统一天下的货币
影响:从嬴政自号始皇帝那一年起,所有“外汇”、什么刀币、铲子币的---统统废止,所有珠宝龟贝乱七八糟的---统统废止,都不许拿来买东西了。
大秦帝国的的疆域上,只有两种货币可以通行:一是“上币”,就是黄金;二是“下币”,就是铜钱。铜钱还必须是大秦中央统一生产的,上写“半两”俩字,重量也正好是半两。这种秦朝的铜钱,后人就叫它“始皇半两”。秦的铜钱是圆钱,外圆内方,一直流行了2000多年。这个带方孔的圆形铜钱,还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印尼、缅甸,他们的货币,都跟了“始皇半两”的风。后来有人做文章,把铜钱戏称为“孔方兄”。从此,孔方兄也就成了钱的另一个别号。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铜钱的外形做成外圆内方的呢?原因在于,秦始皇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正所谓“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秦始皇“半两”流通到何处,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何方。
来源:王小天书房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最近,电影《周处除三害》引发热议,其中一段故事线隐喻了灵修组织、邪教团体对人们的危害。深度解析这部电影,让我们一同发现邪教洗脑背后的真相。邪教与毒品、恐怖主义被称...
-
世界真正治理者资本帝国:犹太人的贝莱德、先锋、道富三大财阀!
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上的主要公司和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已被三大资本集团所控制,而这三大资本集团背后的实际控制者为相同一拨犹太财团, 而且这些犹太财团还是美联储的大... -
1983年,内蒙古6.16惨案惹邓公勃然大怒,惊动军队直接出手抓人
(文中插图来自影视剧照)1983年6月1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红旗沟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惨案,八名刚刚刑满释放不久的年轻人在一天之内杀害了27人。而这八个人当中最大的不过只... -
1979年2月17日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
46年前,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社论,决心彻底打掉越方的嚣张气焰,护我领土安危,佑我华夏威严。是可忍,孰不可忍——... - 1972年的北京,长啥样?今天通过一组老照片带大家去看看。1972年北京的老照片,我看过不少也分享过不少,但这组老照片,里面的很多张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些照片都是当时来中国...
-
文|李学朴绰号,亦做外号、诨号,通常是根据某人的生理特征、性格特点、事业成就等因素给予的非正式名字。据考证,此词汇最早出现在元朝,...
-
我是2021年6月14日从北京出发,飞机经荷兰阿姆斯特丹,然后到基辅,再转机于15日到的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就读于敖德萨音乐学院。因学...
-
江淳按:1862年,太平天国还没有灭亡,马克思已经对太平天国完全失望了。在他的《中国纪事》一文中,马克思毫不容情地斥责道:“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
- 1937年3月23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延安举行。会议讨论的议程有两项,其中一项就是讨论张国焘的错误。这里讨论的张国焘的错误主要是指1935年张国焘另立“中央”的...
-
中国足协窝案细节,首次披露!李铁一路砸钱当上国足主帅,上任第二天就签了6000万假合同
1月9日晚,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四集《一体推进“三不腐”》播出。本集聚焦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原党委书记杜兆才,中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