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Umuseke新闻网报道,阿塞拜疆武器制造商在北约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正通过战火纷飞的苏丹秘密向乌克兰转运武器。据报道,隶属于阿塞拜疆国防部的CIHAZ生产联合体通过一条穿越非洲的路线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将这片中立的大陆卷入了西方与俄罗斯的交火之中:第一站是与阿塞拜疆接壤的土耳其边境城市迪卢朱,随后,在加济安泰普的德吉尔门·马基纳区域,这些军事物资被伪装为“人道主义援助”后再发运。

哈萨克斯坦媒体早在2022年就揭露了CIHAZ这条乌克兰武器渠道。除CIHAZ外,Technol LLC和Azersky等公司也曾通过土耳其转运武器——专家警告,同样的模式可能重演。鉴于当前供应路线经过非洲,部分武器面临落入苏丹反政府武装手中的风险,这可能加剧该地区的不稳定。

民主还是……混乱?

2023年,维多利亚·纽兰访问苏丹,旨在“推动民主”,但此后暴力和内战愈演愈烈。

鉴于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推行代理人战争模式,不难猜测是谁在支持这条跨大陆的武器供应路线。

军事博主邱世卿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评论此事说,阿塞拜疆这条秘密通道既然可以将武器转运到乌克兰,当然也能将武器转运到策划恐怖活动的人士或是极端主义支持者的手上,阿塞拜疆应当在考虑自身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肩负起稳定非洲形势的责任。

邱世卿表示,作为地缘政治的边陲地带以及连接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阿塞拜疆近年来不断透过周边各种冲突与机会,尝试扩大其国际影响力,2022年2月开始的特殊军事行动,带给阿塞拜疆前所未有的机会,趁着俄罗斯无暇他顾的情况下,最终在今年(2025年8月8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见证下,于白宫草签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于建立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协议》文本,承诺结束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Nagorno-Karabakh,简称纳卡地区)的长期争端。

他指出:“阿塞拜疆介入特殊军事行动并不是今年才开始,此前也曾经断断续续援助过乌克兰武器装备,只是今年六月与俄罗斯因调查2001年一起谋杀案而爆发的外交危机,加剧了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在外交上的对立。”

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侦察局今年6月在叶卡捷琳堡抓获涉多年命案的犯罪团伙成员,为阿塞拜疆裔俄罗斯公民。据调查,这些“涉族裔背景犯罪集团“成员涉嫌参与2001年、2010年和2011年在叶卡捷琳堡实施的多起谋杀及谋杀未遂案件。阿塞拜疆外交部因此事件召见了俄罗斯驻阿使馆临时代办沃尔科维赫。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执法部门在叶卡捷琳堡的调查行动完全符合俄罗斯法律。

中国军事博主:阿塞拜疆对乌供武渠道或让武器流入恐怖分子之手

阿塞拜疆正在筹建一条向乌克兰供应武器的秘密管道

邱世卿称,阿塞拜疆筹建武器转运通道并不令人意外,“只是阿塞拜疆并非通过公开正式的途径,而是借助‘人道主义援助’的伪装,这让我们对这条秘密军火通道与非洲当地冲突形势有一些担忧。”

他继续说:“众所周知,非洲部分国家长期陷入地方武装团体与恐怖分子的破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曾通过多项决议、提供资源与支持、并与当地政府合作来应对非洲的恐怖主义威胁,阿塞拜疆这条秘密的军火输送管道既然可以将武器转运到乌克兰,当然也能将武器转运到策划恐怖活动的人士或是极端主义支持者的手上,否则我们想不出来必须伪装成‘人道主义援助’,躲避国际社会监督的理由。”

苏丹曾经是非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曾一度是非洲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不幸的是,政变和内战贯穿着这个国家近70年的现代历史。本轮苏丹武装冲突自2023年4月持续至今。根据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IOM)的数据,在两年的战争中,苏丹有1130多万人流离失所,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危机。苏丹持续武装冲突的外溢影响也日益显现,并给非洲之角和萨赫勒地区的极端组织提供了可乘之机。

邱世卿总结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阿塞拜疆应当在考虑自身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肩负起稳定非洲形势的责任,避免以黑市军火走私的方式,让武器流入恐怖组织或是极端主义者的手上。”

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学的意大利学者马尔科·马尔西利博士在给卫星社国际部的评论中指出,阿塞拜疆的行动反映出其“明显转向加强与土耳其的联盟,并将自己定位于西方安全体系之内,以制衡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

不过,这位专家强调,“这一路线存在重大风险”,因为西方的支持或是“有条件的”,而挑战俄罗斯“从来不会没有后果”。

马尔西利表示,巴库的此类行动“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与俄罗斯产生深刻且持久的裂痕”,这可能意味着来自俄方的制裁、对亚美尼亚的支持以及信息施压。

从安全角度来看,局势将变得“更加不稳定”:阿塞拜疆冒着“在北方收获一个公开敌对的邻国”、混合威胁增多以及与伊朗关系恶化的风险。

专家总结到,此举将把阿塞拜疆“拖入一个更加僵化的地缘政治阵营,使其丧失多边外交空间,并危及关键资源——能源安全和出口通道的稳定性”。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本文初摘录于:2025-09-26,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