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实名揭黑:新冠病毒制造地是美国北卡大学

繁体

2025年4月底,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开宗明义指出一个被西方反复回避的问题:美国在全球关注的生物安全议题上,至今未向世界交代清楚。

就在这份白皮书发布不久,一位西方主流学者的惊人发言,再次将沉寂许久的病毒溯源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这一次,“阴谋论”的炮口,终于对准了病毒的另一端。

美国学者实名揭黑:新冠病毒制造地是美国北卡大学

美国学者自曝:“病毒起源美国”

当地时间2025年5月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在一场采访中投下重磅炸弹。他明确表示,新冠病毒的来源,极可能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本土,具体来说,是北卡罗来纳大学。

“这所大学是冠状病毒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它曾与美国政府合作,制造了新冠病毒。”萨克斯语气冷静,却字字铿锵。他进一步指出,这一判断来自他过去四年半的研究成果。

萨克斯并非泛泛之辈。他曾是“休克疗法”的推手,在苏联解体之际,以“自由市场”之名向俄罗斯强推经济私有化,被俄罗斯学界至今视为误国元凶。但也正因如此,他对制度、权力与操控之间的微妙关系,有着异于常人的直觉。

白宫不愿触碰的真相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萨克斯并未急于发声。直到2020年,他被英国《柳叶刀》杂志总编辑理查德·霍顿任命为“新冠疫情委员会”主席,开始深入调查病毒的真正来源。然而,他对调查范围提出了与主流截然不同的要求——必须将美国实验室纳入排查。

这一要求触及了华盛顿的底线,也触动了美国学术界的敏感神经。调查不久,萨克斯便遭遇全方位阻力:同属调查核心机构的“生态健康联盟”因与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有合作背景,被特朗普政府叫停拨款;该联盟负责人彼得·达扎克也成为萨克斯调查计划的最大障碍之一。

随着外界压力不断加剧,萨克斯的工作组在2021年被迫解散。至此,病毒起源调查从“追真相”变成了“政治表演”,萨克斯成了这个剧本中的异见者——一个必须被边缘化的“风险人物”。

美方的集体沉默比答案更可怕

萨克斯遭打压的过程,本身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在一个以“言论自由”自豪的国家里,一个学者因为试图还原病毒源头而被同行围剿、被政府打压,不啻为一场讽刺剧。

而当萨克斯亲口说出“新冠病毒起源美国”的可能性时,西方主流媒体几乎集体失语,除了少数访谈节目外,主流平台不见只言片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任何“病毒起源中国”的说法,无论多么荒诞,哪怕来源是一份未经验证的“内部邮件”或一条社交媒体帖子,也能在数小时内登上美联社、CNN或《纽约时报》的头条。

这不是信息流通失衡,这是政治遮羞布对真相的精准封锁。

世界在等一句解释

萨克斯的这番表态,恰恰与中方在4月底发布的白皮书形成呼应。这份白皮书不仅详尽列举了中国在疫情防控和溯源方面的透明度,还罕见地对美国的生物实验项目进行了点名式批评,要求美方正视国际社会的关切。

文件直指:美国在全球至少设有336个生物实验室,其中一些项目的具体研究对象与新冠病毒高度相关,但其具体数据、试验范围与监督机制至今未对外公开。美国不仅没有邀请国际专家参与调查,反而频繁阻挠他国提出的联合溯源倡议。

而今,一位美国本国的资深学者站出来指证“病毒或源自本土”,无疑让美国官方在这一问题上更加难以自圆其说。

美国自己露了馅

当“制造病毒”的怀疑从他国批评者口中说出,美国政府可以轻描淡写地以“抹黑”“假新闻”一言蔽之。但当质疑来自美利坚自己的精英、专家、委员会主席——而且带着数据和研究成果时,这份沉默就不再无害,而是一种结构性的掩盖。

萨克斯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记敲在美式双标上的警钟。

世界不欠美国解释,但美国,欠世界一个答案。

来源:腾讯,观局有语

本文初摘录于:2025-05-0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5-08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