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旧案:珊瑚虫QQ侵权案回顾——技术与法律的七年博弈
繁体注:本站转载本文,只是为了记录互联网在中国发展成长过程中发生过的故事,孰是孰非,恩怨情仇都是过眼云烟,但故事本身极具警示和教育意义——技术要敬畏法律。况且这不只是故事,这是历史。
珊瑚虫QQ侵权案回顾:技术与法律的七年博弈
判决结果下来后,所有人都以为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10万块不是个小数目,但陈寿福还是打算履行法院的裁定——通过募捐凑足数目后,他在网上放出转账支付截图,以示与腾讯的法律纠纷告一段落,同时还下定决心金盆洗手。
网络上,支持陈寿福的人仍在喧嚣——他们看不惯一家大公司用这种手段应对个人开发者,新闻下的评论洋溢着口吐的芬芳。
腾讯公司低调处理此事,对外不做任何评价,内部的纷争也平息了——据说技术部曾极力反对法务部起诉陈寿福,现在木已成舟,也没什么好争的了。
元旦钟声敲响,陈寿福也迎来了他的2007年。直到这时,他的前途仍看不出一点儿暗淡:18岁他从福建考入北京理工大学,24岁留校任教,26岁与腾讯对簿公堂,如今27岁,是北京理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正经的年少有为,风华正茂。
世事如白衣苍狗,陈寿福这时还不知道,民事官司只是腾讯法律行动的第一步,接下来才是老鼠拉木锨,后力惊人……
1
都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陈寿福与腾讯的爱恨情仇也是如此,不但有缘有故,而且跌宕起伏。
2001年是腾讯成立的第四个年头。这时的腾讯已经摆脱ICQ的侵权诉讼,由OICQ更名而来的QQ开始了它的野蛮生长,就在年初,腾讯QQ同时在线突破100万人,注册用户超2000万。所有人都能看出来,QQ野心勃勃。

陈寿福这时还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他长相斯文,书生气十足。老家在福建,舌头却不打结,普通话很是标准。在同学朋友眼中,陈寿福是个聪明又真诚,同时还非常有原则的人。
陈寿福最大的爱好就是玩电脑。
在校期间,陈寿福开发了北理FTP联盟,这是北京理工大学校内四大论坛之一。加入珊瑚虫工作室后,他荣获265主办的中国站长奖,北理为此还特别表彰过他。
起初,陈寿福也只是腾讯的一名普通用户。他像别人一样,下载、使用QQ与人网聊,为它贡献流量,彼此秋毫无犯。
但陈寿福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电脑爱好者,他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既坚守原则,也不惧争议——他在自家联盟论坛上打出的口号便是“做有争议的联盟,做有争议的人”。
从2001年开始,陈寿福如愿卷进了一场七年争议当中。
打开那个潘多拉魔盒的是一股改版风潮。
腾讯对ICQ的成功复制让一些计算机爱好者看到了机会。QQ问世后,国内互联网上也开始出现跟风浪潮。一些电脑大神对腾讯QQ进行破解和修改,推出各种改版,如邹丹版QQ、木子版QQ。
陈寿福浸淫互联网多年,对此无法视而不见。作为一名QQ的重度用户,他也有点想法。
那时的QQ功能单一,还带有腾讯推出的各类广告,对初入网络的菜鸟来说这或许可以忍受,但陈寿福却心有旁骛:我上QQ是为了聊天,不是看你打各类五花八门的广告。
除了广告,陈寿福还打算学习其他改版QQ,做一个能显示好友IP的功能出来。
这也与当时的网络环境有关。
那是IM(即时聊天软件)刚刚发轫的年代,网络交友蔚然成风,互联网上到处散发着初来乍到的好奇心。如果能知道聊天对象在哪个省、哪座城市,无疑是一个让人兴奋的点。
陈寿福也有此意。他打出为网民争取“绿色软件”的旗号,照猫画虎修改了原版QQ,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一款珊瑚虫QQ——它在腾讯QQ的基础上运行,但没有广告,还能显示好友IP。对普通用户来说,极具吸引力。
珊瑚虫顺理成章地火了。此后,珊瑚虫QQ不断完善改进,用户与日俱增。

去掉广告是砸人饭碗的事,而且珊瑚虫QQ用户越多,腾讯损失就越大,难道他们坐视不管?
真实的情况就这么吊诡:在一年多时间里,腾讯没找陈寿福麻烦,包括珊瑚虫在内的一众改版软件也都平安无事。
个中缘由存在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腾讯。据腾讯所说,他们不是不想管,而是当时没发现。2001年珊瑚虫QQ面世,2002年他们才在网上发现这事儿。
另一种说法来自媒体。据网易专题报道,腾讯对陈寿福等人网开一面是别有所图——当时腾讯根基未稳,他们要迅速抢占流量,并盯住潜在的重量级对手。此时,如何让更多的用户知道腾讯QQ是头等大事,木子版QQ、珊瑚虫QQ的出现,恰好成为QQ的免费宣传口径,为腾讯省下大笔的市场推广费用。正因如此,腾讯对这些业余选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和睦共处,相安无事。
根据第二种说法,陈寿福与腾讯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一方出于爱好炫技,一方出于利益默认,大家惺惺相惜,也算情不自禁。
而在腾讯法务部门看来,这是没影的事儿。2002年,腾讯宣称发现网络上各种版本QQ,并展现出维权的姿态,对那些共生多年的各种破解版QQ来了个一次性扫荡。
2002年底,腾讯以珊瑚虫侵犯著作权为由联系陈寿福,要求他停止侵权。一同被警告的还有邹丹版QQ、木子版QQ的作者。腾讯兵分多路,软硬兼施,清除了这些盘踞在自己产品上的所谓“共生体”。
从法律上讲,这毫无瑕疵:珊瑚虫QQ是对腾讯QQ进行修改后的产物,当然侵犯了腾讯的著作权,也理应停止侵权。
但部分业内人士却不这么看,据他们分析,腾讯的此次维权还是跟利益有关。
2002年是腾讯QQ的蜕变之年。这年3月,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0万,注册用户过亿。仅仅一年时间,腾讯用户数量增长5倍,同时在线人数增长3倍,并荣获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至此,腾讯开启了高速发展时代,也就是腾讯的“倍增时代”。
市场越来越稳,用户越来越多,IM领域头把交椅到手在即。此时,QQ自带的广告占据了腾讯收入的大头,推广费用反而有些微不足道了。而那些破解版QQ去掉了广告,自然侵蚀了腾讯的利益。
无论原因是何,珊瑚虫还是倒在了腾讯的第一次维权行动下——2003年1月,陈寿福写下保证书,“保证关闭本人网站上珊瑚虫QQ版本的下载,不再对腾讯QQ软件进行修改”。邹丹版、木子版QQ的作者也纷纷退出研发行列。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陈寿福一度沮丧,他在网站上发表声明,停止更新和传播珊瑚虫QQ。
虽然在网络江湖上不如意,但陈寿福的现实生活还是高光不断。本科毕业后,他在本校软件学院进修,在IT路上大跨一步。2004年7月,陈寿福选择留校任教,从学生变成了老师。
直到这时,陈寿福还不知道,自己头年写给腾讯的保证书会是未来的呈堂证供,也是他身陷囹圄的前兆。
2
2005年10月27日下午3点,北京,腾讯QQ2005正式版新品发布会现场,陈寿福拿着腾讯公司送给他的请柬走入了会场,
在发布会开始前,腾讯一位员工特地邀请陈寿福写一封功能建议书。在与这位员工交流时,陈寿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方希望他写点建议,告诉腾讯需要为珊瑚虫QQ提供什么样的接口,以方便珊瑚虫的开发。
进入会场后,陈寿福不光感受到发布会的新奇,还从腾讯那里收获了礼物——一个QQ公仔。
距离腾讯第一次维权行动 才过去两年多,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陈寿福和腾讯重归于好?
事情得从改版圈的外挂浪潮说起。
02-03年,腾讯处理了各路改版软件后,互联网上又开始出现QQ的各种外挂。与之前的改版软件不同,外挂没有修改腾讯QQ的任何程序,只是增加或删减了QQ的部分功能。就好比一些游戏外挂,本身不会篡改游戏主程序,但能给玩家更多的体验。
陈寿福敏锐地察觉到一个关键破局点:之前是在QQ原版上做修改,这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如果开发一款外挂式的珊瑚虫,不就可以避开头疼的版权问题吗?
说干就干!在沉寂一年多后,陈寿福再次推出新版珊瑚虫QQ,以外挂插件的形式呈现,将腾讯原版QQ与珊瑚虫插件一起打包提供下载,且没有对腾讯软件做任何修改。它不但能够去除腾讯不时弹出的广告,还能显示出好友的IP地址,并且优化了QQ的运行速度。
这简直就是广大网友的福音。新版珊瑚虫推出后迅速引起反响,许多人称它为“雷锋外挂”。这是人之常情——珊瑚虫QQ功能超过原版,广告一扫而空,连运行速度都快了一截,的确能给部分用户更好的体验。

珊瑚虫外挂版
珊瑚虫再次声名鹊起,大量新晋网民在口口相传中下载了珊瑚虫。许多人一度认为,珊瑚虫便是正版QQ——正版的软件不都更好用吗?珊瑚虫风头最盛时,有人甚至打趣说“只闻珊瑚虫,不识马化腾”。
外挂风头盖过正版,看起来会有一场恶仗。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此后三年时间里,腾讯非但没有告他,反而把他奉为座上宾。邀请参加新品发布会、送礼物这都是小意思,据陈寿福所说,双方最粘腻时,腾讯甚至在官网直接晒出珊瑚虫QQ的下载链接,替这一外挂站台:

珊瑚虫工作室公布腾讯官网为之推广的截图
这的确让人摸不着头脑。
是QQ的广告收入不受影响了?并不是,外挂仍然给腾讯带来巨大的损失。是企业做大心胸也宽了?好像也不是,这期间法务部也没闲着。
难道是太阳真打西边出来了?
腾讯并未对此做过多的解释,但还是有媒体说出了这家科技巨头的心声:熙熙攘攘皆为利益。腾讯之所以偃旗息鼓,是因为他们要调转枪头对付另一个庞然大物。
2004年,微软旗下的MSN如日中天,全球用户数量近4亿人,且保持高速增长。作为微软推出的即时聊天软件,MSN具备无法取代的先天优势。
MSN不会放过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从2004年开始,MSN即将进入中国的消息铺天盖地。
对腾讯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这边刚刚扎住脚跟,稍微有点分量的对手非死即伤,连那些被处理的改版软件也都清理完毕,突然冒出来个MSN,腾讯压力山大。
这时,陈寿福等人推出的外挂版珊瑚虫虽然影响了部分广告收入,但还是能帮自己抢占市场,在与MSN竞争过程时,这些外挂会帮助QQ改善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更重要的是,此时腾讯已展开多项营收业务,广告营收占比降至20%以下,外挂软件造成的收入损失并不致命。
2005年,MSN如期而至。这时的腾讯更不会对各类侵权改版和外挂赶尽杀绝。所以非但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反而对陈寿福等外挂作者频频示好。
就这样,陈寿福和他的珊瑚虫迎来了第二春,最高峰时用户达4600万,一时风头无二。而腾讯那边此时并没有重点关注珊瑚虫,因为与MSN的商业大战才是他们的重头戏。
除安抚外挂软件外,腾讯也做好了几手准备严阵以待:从QQ2004重大改版开始,腾讯强化了网络传输功能,使得传播速度大大加快,随后腾讯还与谷歌合作,把谷歌的搜索框嵌入腾讯的各个模块。除此之外,马化腾还以超强战略目光完成对微软对手Foxmail的收购,顺带把未来微信之父张小龙收入麾下。
有趣的是,这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商业大战打得并不焦灼,可以说是腾讯一边倒的胜利。到2006年3月时,腾讯QQ即时活跃用户超过2.2亿,这年6月,同时在线人数更是突破2000万。
反观MSN,进入中国本土后明在水土不服,他们的产品更侧重于商业人士,产品设计并不贴合普通网民的需求。再加上指挥系统的紊乱,MSN一败涂地,市场份额只有腾讯QQ的一个零头。
到2006年时,所有人都知道,MSN再无机会。
三年过去,腾讯终于赢了。他们已经牢牢占据国内IM领域的头把交椅,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种事实性的“垄断”。
远在北京的珊瑚虫工作室里,陈寿福应该也感受到了类似的喜悦。这三年来,他们的珊瑚虫QQ伴随着腾讯,逐渐羽翼丰满,甚至还挖到了第一桶金:在用户越来越多的同时,陈寿福和他的伙伴决定将其商业化,他们去除了腾讯的广告,但加上了自己的广告。珊瑚虫开始捆绑一些插件商、网站的产品,多则一个几毛钱,少则一个几分钱,看起来很少,但以珊瑚虫当时的体量,这是一份非常可观的收入。
从这时起,珊瑚虫也加入了推广第三方软件的行列 (那时候好多第三方软件推广和现在类似,好多都是“流氓软件”)。
值得一提的是,珊瑚虫QQ正式商业化的时间节点就在2005年11月,也就是陈寿福那次参加腾讯新品发布会之后。
从时间点上看,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参加腾讯发布会后,陈寿福误判了他们的真实意图,他把腾讯的示好当成是默许,也混淆了兴趣爱好和商业行为的界限。
最要命的是,陈寿福还低估了腾讯的法律维权决心。
3
2006年8月,腾讯将一纸状书递至法庭,正式展开对珊瑚虫QQ的第二轮法律行动。
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起诉是腾讯法务部执意所为,技术部门、安全部门都不愿意闹上法庭,但他们没能阻止自己的同事。
陈寿福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前对自己客气有加的腾讯会突然翻脸,这让他措手不及。毕竟是场官司,而且腾讯的诉求实在是难以满足:
一、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二、判令被告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四、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这第一、第二、第四条都好说,第三条要求赔偿损失50万元人民币。对陈寿福来说,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虽然外界盛传珊瑚虫QQ获利颇丰,但陈寿福却表示自己没有能力赔偿。更何况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违法。
腾讯的诉由是珊瑚虫QQ侵犯了腾讯QQ的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在陈寿福和他的律师看来,这都说不过去。
先说著作权。陈寿福第一次被警告是因为开发了改版QQ,这是在腾讯QQ的基础上做的改进,当然涉及侵权。也是为了规避这个问题,他采用外挂形式,开发了新版珊瑚虫QQ。陈寿福想不明白,外挂怎么会侵犯著作权呢?
再说不正当竞争。这点很多人都会困惑:珊瑚虫QQ本身并不是IM软件,它需挂载腾讯QQ才能运行,其目的根本不是与腾讯竞争。
但这些质疑无法推翻腾讯亮出的物证。那是一份国家版权局出具的鉴定报告,鉴定方通过对腾讯QQ珊瑚虫版和腾讯QQ原版进行对比,发现相似率达到95%以上。得出结论为腾讯QQ珊瑚虫版是由腾讯QQ原版修改而来。
陈寿福一方认为这一鉴定方法太不科学:珊瑚虫QQ安装包本身就包含珊瑚虫插件和腾讯QQ原版软件,拿这个安装包做鉴定,当然会得出高度相似的结论。就好比是“电视机和机顶盒”,机顶盒增加了电视机的功能,但是必须配合电视机一起使用。现在将连接好的机顶盒+电视机与另外一台电视机进行相似度对比,结果95%相同,但这不能得出机顶盒是由电视机修改而来的结论。
这一意见未被法庭采纳。
腾讯这边可以拿出的证据太多了,陈寿福当年写下的那份保证书就是最重要的一份。那份保证书上,陈寿福早已承认曾修改过腾讯QQ,并“把自己做的版本放到了个人主页上提供下载”。
陈寿福应该感到庆幸,尽管所有的证据于他不利,最后的结果却没有那么糟糕。
2006年12月20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腾讯公司起诉珊瑚虫版QQ侵犯著作权胜诉,软件作者陈寿福被判向腾讯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

赔偿数额减少了40万,而且法院不认为陈寿福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陈寿福更应庆幸的是,这场官司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主审,这要是去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得花掉多少路费……
光怪陆离地网络江湖上总有巧合。
就在陈寿福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的同时,湖北天门籍16岁网瘾少年菜霸被抓。据央视报道,菜霸入侵腾讯系统,并盗取了小马哥的即时通讯号码(此说法后被腾讯官方否认)。腾讯报警后,深圳南山警方不远千里奔赴湖北将菜霸押解归案。(详见《天涯往事:菜霸的故事》)
两位黑客少年,一北一南,一民一刑,都以亲身经历的方式参与腾讯的企业发展史。
两起案件让腾讯背负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跟陈寿福打完官司后,腾讯没有对外公布判决书,也不接受任何采访。
陈寿福心有不甘,但也尊重并履行了法院的判决。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接下来的事态已不是陈寿福能够左右的了。
4
2007年8月16日,北京正值酷暑。
这天,珊瑚虫论坛的一位管理员还在等着陈寿福上线。头一天他们在网上玩了很久的电脑游戏,约好了今天继续。
等了很久,没有陈寿福的消息。
接下来几天,陈寿福的手机也变成了小秘书状态,根本联系不上。他觉得事出反常,便向北理一位跟陈寿福走得比较近的老师打听。
一问才知道,原来陈寿福已于16日被深圳南山警方带走,之前毫无征兆。8月16日当天,陈寿福被刑事拘留,24日被逮捕并羁押于深圳市南山区看守所。
珊瑚虫工作室率先曝出陈寿福被捕的消息,所有人都错愕了:这才过去几个月,官司不是已经了结了吗?陈寿福不是已经赔钱免灾了吗?怎么突然从民事案件变成刑事案件了?
深圳南山公安分局解释,2007年12月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判陈寿福停止提供下载和使用侵权软件,可是珊瑚虫还一直在进行侵权行为。
舆论一时沸腾。鉴于头两次腾讯对珊瑚虫QQ的法律行动,网民们很难不做最恶的猜想:腾讯这是要彻底解决这个法律纠纷。
舆论的沸腾与一段视频有关。
陈寿福被捕半个月后,深圳某电视台播出一段名为《扑火珊瑚虫》的采访视频。
视频中,陈寿福平头露面,身穿囚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腾讯法务部顾问、南山区相关办案民警以及珊瑚虫QQ用户也都轮流出镜,现身说法,将陈寿福的侵犯腾讯著作权、损害用户知情权、选择权的罪行公之于众。

视频中,“珊瑚虫自掘坟墓,网络空间警钟长鸣”一句尤为显眼。
此时案情还未明了,陈寿福也未受审,但节目中还是出现了“陈某就在其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这样盖棺定论的旁白。陈寿福本人在镜头前承认其行为侵犯了腾讯的利益,节目组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陈寿福所说的“违法”,特地加了个注释。

这段视频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针对网民对腾讯的指责,公司高管极力否认珊瑚虫作者被抓与腾讯有关。腾讯市场总监郑晓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于这件事,腾讯公司应该是报了案的,不过公安机关怎么执行,并不是我们掌控得了的。”
只是报了案吗?
媒体挖出不一样的猛料:腾讯公司作为报案者,其法律顾问全程跟随办案人员,亲自指点取证、鉴定等。还曾以“办公场所搬离深圳”为威胁,要求……

截图自网易《腾讯与珊瑚虫七年恩怨》专题
对此,腾讯市场总监郑晓波也予以回应——真瞧得起我们!
2007年12月19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陈寿福侵犯著作权罪一案,检方指控陈寿福未经腾讯公司许可,在腾讯QQ软件中加入珊瑚虫插件,获取了巨额非法收益。据检方起诉书,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1月,陈寿福违法收取了127万元广告费。
针对腾讯的舆情很快又被案件的审判冲淡。
开庭那天,许多网友赶到深圳参加庭审,其中一位用文字记录了陈寿福受审前的一个片段:
9点半开庭,9点10分,陈寿福的家人就已经在法院焦急的等待。25分左右,押送犯人的车开入,当我们大家都准备 好用微笑来鼓励soff(陈寿福网名,笔者注)时,车门打开之后的一幕却让我们所有的人失去了微笑的力量。一排穿着囚服的犯人,头上都戴着黑色的头套,脚上穿着一样的拖鞋,一个连一个的用手铐和脚链连在一起,只能横着跨步状一步一步的走入一楼的监室中。Soff的妹妹当场怆然泪下。无法分辨哪一个才是他,只是其中有一个人抬头冲我们这边看了一眼,我猜想可能那就是soff吧。
看到曾经年少有为的大学老师如今斯文扫地,网络上义愤填膺,个别情绪激动的网友甚至直接开骂:

“XX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保留网友原话,但作为被描述的现象,而非作者观点)
这个案子最大的争议在于,陈寿福所作所为是否触犯了刑法。
陈寿福本人包括其辩护律师都认为,这顶天了只是一桩民事侵权案,不应上升到刑事审判的程度。
陈寿福的好友也驳斥了《扑火珊瑚虫》中的说法:“听说陈寿福的罪名是在珊瑚虫集成版里捆绑流氓软件非法牟利,并说强制安装危害系统安全。实际上用过珊瑚虫的都知道,集成的第三方软件并不是强制安装的,而是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安装与否的,并且对腾讯QQ本身的功能没有进行修改和删除。”
一些律师也认为案情值得商榷。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资深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认为,珊瑚虫确实侵犯了腾讯公司的著作权,但是所谓的侵权是民法上的概念,并非刑事法律意义上的犯罪……珊瑚虫QQ的作者利用腾讯的QQ软件进行牟利的行为侵犯了腾讯的著作权是毫无异议的,但是否构成刑事责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量网友在各论坛、网站下为陈寿福发声,支持无罪判决。
舆论总有两面。包括南山警方在内,也有许多人认为陈寿福所作所为涉嫌犯罪,提起公诉并无不妥。
2008年3月,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对其违法所得117.28万元予以追缴。
陈寿福不服判决,随即上诉。
二审时,陈寿福提起05年腾讯邀请他参与新品发布会、腾讯官网上提供珊瑚虫下载等事实,证明腾讯公司对“侵权”不仅是知情的,而且是许可的,甚至是加以引导的。
二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要求陈寿福提供许可使用合同。但陈寿福只能提供证人证言、一张腾讯官网提供珊瑚虫下载的页面截图以及那只腾讯当年送给他的QQ公仔。
因补充证据不足以被采纳,2008年11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陈寿福随即锒铛入狱。
从网络舆论来看,这似乎又是一个法不容情的典型案例。
资深传媒从业者、营销研究分析专家柳芳华坚定地认为,陈寿福是受害者。他将矛头指向腾讯,称“腾讯针对陈寿福,只因为陈寿福最弱势”。他将陈寿福案上升为一个法律问题。

普通网民也用投票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在某网站发起的一次近6万人的调查问卷中,超90%的人不满这一判决结果。

媒体在周边采访中也发掘出了越来越多不为人知的内情:
与陈寿福一起开发珊瑚虫的同事称,珊瑚虫QQ看起来赚了很多钱,但陈本人并没有分到多少。
飘云QQ开发者“疯狂绅士”愿意用性命担保,腾讯官方的确主动提供过珊瑚虫QQ的下载。同时他也不认为陈寿福是屡教不改、咎由自取:陈在民事判决后便不再提供珊瑚虫QQ下载,但他不能控制已经流出的软件,由此产生的被动收益不能成为罪证。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已无法左右终审判决,陈寿福的官司以败诉告终!
5
2010年3月,因表现良好,陈寿福获5个月减刑提前出狱。北京理工大学的工作丢了,陈寿福选择回福建老家休养。
半年后,陈寿福东山再起,重返网络江湖。他敏锐察觉到当时的热门风口,创办团购网站“偶的团”。
近三年的牢狱之灾似乎没有打垮陈寿福,接受记者时,他说自己现在充满创业热情,不想过去,只看未来。
陈寿福失去自由的那段时间,腾讯也在突飞猛进。就在陈寿福出狱的那个月,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一亿,其市值也超越百度,成为中国有实力的互联网巨无霸。
对陈寿福来说,与腾讯的故事已成为过去时。偶的团并没有成长为美团、大众点评那样的团购巨头,陈寿福也逐渐被人淡忘,只在腾讯维权的新闻下偶尔还能看到他的名字。最近一次是在腾讯与老干妈的纠纷中。
2020年4月24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在裁判文书网上发布了一则民事裁定书,原告方为腾讯,被告方为老干妈。腾讯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请求查封、冻结被告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名下价值人民币1624.06万元的财产。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受理腾讯公司保全申请后认为,原告腾讯公司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遂支持了这一诉求。
据腾讯公司消息,该案系因老干妈在腾讯公司开展网络推广,拖欠网络服务费用导致。
事情很快反转。
6月30日,老干妈发表声明称,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任何商业合作,针对此事,老干妈已经向贵阳公安机关报案。
7月1日,贵阳公安发布通报,初步查明系犯罪嫌疑人曹某、刘某、郑某三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老干妈公司经理身份,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目的是为了获取腾讯公司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网络倒卖获利。
简而言之,腾讯因一时疏忽被骗,在没摸清情况之前,他们把老干妈当成罪魁祸首。
1000多万对腾讯来说不值一提,但腾讯这次错乱的维权还是上了热搜。
根据法律,如因财产保全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由申请人予以赔偿。也就是说,腾讯可能还要倒赔老干妈一笔钱。老干妈当然赚大了,腾讯帮忙免费做了广告,这是悲极生乐的好事儿。
对此,网友们多是调侃:企鹅有难,八方点赞;老干妈早已看透了一切;艰难的2020年,下半年第一天空气中居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但也有媒体人严肃讨论了一番,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腾讯的做法:
“基础事实都没调查清楚,就可以直接启用公检法手段,竟然还成功冻结了对方1600万元!说明这家公司已经形成了用公检法打击一切不利于它的日常思维,而且简化到连调查都懒得去做了。”

在与之相关的新闻评论中又出现了陈寿福的名字:腾讯把看不顺眼的人送进牢房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菜霸,陈寿福,王欣(快播老总,笔者注),还有一堆名气不大的人物。(注:保留网友评论仅作为现象描述)
陈寿福已是不惑之年,不知他在看到新闻和这条“耸人听闻”的评论时会作何感想……
来源:提着灯笼走夜路说真话不怕鬼
本文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