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大画家范曾挨打、辞国、归国二三事
繁体1991年,画家范曾为何在桃园机场被人“暴打”?
1991年10月25日,台湾中正国际机场,也就是如今的桃园机场发生了惊人一幕。53岁的范曾刚下飞机,一位中年男子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挥拳就打。
范曾急忙后退躲过第一击,但对方继续攻击,最终结结实实地扇了范曾两记耳光。
这位打人者名叫胡云鹏,是台湾名人画廊的老板。这场突如其来的机场暴力事件,瞬间成为台湾媒体的头条新闻。
而被揍的范曾,正是如今87岁却陷入“失联风波”的国画大师。
一方是知名画家,另一方则是画廊老板,二者为何会大打出手?事情源于两年前的一场交易……
1989年,胡云鹏的名人画廊从日本重金购入了45幅范曾作品,准备举办画展。据胡云鹏称,范曾本人不仅亲自鉴定这些画作为真迹,还在作品上签名盖章确认。
范曾的太太楠莉当时也对胡云鹏表示——这些都是千载难逢的精品画!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两年,范曾为了推销自己的新作,来了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操作。他公开表示,之前胡云鹏手里那些他亲证过的画全是赝品。
消息一传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把胡云鹏炸蒙了。藏家们得知消息后,纷纷要求胡云鹏退钱,胡云鹏瞬间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不仅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还背上了巨额债务,画廊的声誉也一落千丈,生意濒临破产。
胡云鹏觉得自己被范曾狠狠坑了一把,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和愤怒,他尝试联系范曾讨说法,可范曾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就坚称那些画是假的,之前是自己看走眼了,这让胡云鹏根本无法接受。
更让胡云鹏气愤的是,范曾还以“侯军”为笔名出版了《范曾假画案》一书,直接点名批评名人画廊贩卖假画。
终于,在1991年,范曾前往台湾参加“范曾巴黎新作展”,胡云鹏得知消息后,压抑已久的怒火彻底爆发。他想着一定要去机场找范曾当面对质,把这几年的委屈和愤怒都宣泄出来。
结果到了机场,一看到范曾,胡云鹏多年积压的情绪瞬间失控,理智被愤怒淹没,他直接冲上去对着范曾一顿暴打。现场瞬间乱作一团,安保人员迅速将胡云鹏控制住。
这一幕被媒体拍了下来,还成了当年台湾的“年度新闻照”,传遍了大街小巷,胡云鹏也因此“一夜成名”,不过是负面的那种。
事实上,范曾当时处境艰难。1990年11月5日,他从香港飞赴巴黎并发表《辞国书》,结果因“辞国”事件导致高级领导怒斥其“毫无人格,毫无国格”,无法返回大陆。(详情见下文)
困居巴黎的范曾尝试改变画风以迎合西方市场,但他的中国传统古装线描人物配上半抽象的“积彩色调”,显得不伦不类,未能获得欧美主流画界的认可。
为维持生计,范曾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港台市场。为推销新作,他采取了极端手段,否定先前流入市场的作品真伪,以此来抬高新作价值。
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有效,但严重伤害了早期收藏家和画商的利益,胡云鹏就是其中之一。
机场事件后,胡云鹏在艺术圈的名声大受影响。他因为在机场动手打人,被警察罚款,还赔了范曾医药费,这对他本就艰难的经济状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糟糕的是,在艺术圈里,大家都觉得他太冲动、不理智,没人愿意再和他合作,他的画廊彻底失去了客户和市场,没过多久就关门大吉。胡云鹏在画商界算是彻底待不下去了,只能无奈退出这个圈子,曾经的雄心壮志也化为泡影。
从那之后,胡云鹏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有人说他离开了台湾,去了别的地方重新开始;也有人说他心灰意冷,彻底放弃了和艺术相关的事业,转行做了其他工作,但具体情况没人知道。在大众的记忆里,他似乎就定格在了1991年那个在机场愤怒挥拳的画面里。
而台湾书画界也因此事件集体封杀了范曾。困居异乡、走投无路的范曾大师,最终只得厚着脸皮又回到了大陆。
其实,范曾的商业策略其实有迹可循。2010年,他创作了一幅《老子出关图》,在拍卖会上拍出了414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四年后,范曾又画了一幅几乎一模一样的《老子出关图》再次拍卖,这次拍出了782万元的高价。
不到三年,第三幅《老子出关图》再次出现。这次只是将画中童子的位置调换了一下,大体上与前两幅一样,却卖出了1650万的天价。
相同内容,一画三卖;画三次,卖三次,净赚将近三千万。这种商业策略令人叹为观止。
时间转到2025年8月,87岁的范曾再次成为新闻焦点。
8月16日,范曾的女儿范晓蕙发布声明,称父亲被37岁妻子徐萌带离住所后失联,住所大门被贴了封条。范曾收藏的价值20亿元的书画、古玩藏品被人搬走,部分老员工被辞退。
老员工还透露,徐萌分批运走库房书画,强行关闭监控,并威胁员工“外传就报警”,知情者被重金遣散。那些范曾视若生命的珍藏被用腰斩价抛售。
范曾失联事件引发了家族内斗的猜测。范曾继子范一夫晒出范曾和徐萌在法国观展的照片,间接回应范曾失联传闻不实。
范曾的第四任妻子徐萌原为汽车主播,经范曾继子范仲达引荐,在范曾第三任妻子病重期间接近他。
婚前住出租屋的徐萌,婚后斥资7000万购豪宅;范曾财产管理权全部移交徐萌。
在范曾失联后,徐萌与范仲达被曝存在不正当关系。也就是说,范曾的儿子可能早开始布局,安排自己的姘头靠近老头,诱惑老家伙上钩,随后拿走了他全部身家。
这让人想起1971年,范曾第二次结婚时穷困潦倒,接受友人须遵德接济度日,结果却看上恩人的老婆张桂云(后改名楠莉)。他写200封情书,苦熬18年,最终逼得须遵德同意与张桂云离婚。
总而言之,范曾的艺术成就固然值得肯定,但他的人品一直备受争议。著名画家李苦禅临终前曾骂范曾是“中山狼”。他还嘱咐身边人:“没有他这个学生,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作家李敖评价范曾:“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千篇一律;他的字,做作讨厌,账房先生的毛笔字而已。”
范曾却自称“五百年出一位巨匠”。
如今再回头看这件事,胡云鹏当年的冲动行为确实不可取,无论有多大的委屈,动手打人总归是不对的。
但范曾的做法也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当初亲自认证的画作,转头就说是赝品,这种前后不一的行为,坑惨了胡云鹏这样的投资者,也寒了不少收藏者的心。
商场如战场,诚信永远是立足之本,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就算名气再大、成就再高,也难免会被人诟病。
而胡云鹏的遭遇,也给后来人敲响了警钟,投资有风险,做任何决策都要谨慎,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像他一样,输得倾家荡产,人生轨迹也被彻底改变。
范曾当年离国归国始末
1990年11月初,范曾抵新加坡举办画展,回国途经香港,住到君悦酒店。范曾趁陪同人员吃饭之际,匆忙跑到君悦酒店1212房间和情人楠丽做了“生死告别”,直奔机场。
面对提前安排好的媒体,情绪高涨地发表了《辞国声明》,说“自己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共c党z压、po害民主人士不能容忍”(按:其实他是因为伙同台商搞走私案发,台商被捕,他才借以流亡的名义仓促外逃),于11月5日与严家其乘法航仓惶逃往法国巴黎。
后来,委员长万x儿子万忠祥说,“范曾去新加坡办展,请我父亲发个贺电,贺电发了他就叛逃了。害得我父亲因为犯了没有政治预见性错误,给中央政治局写了检查”。 当时李x环也给范曾发了贺电,所以就怒骂“范曾毫无人格,毫无国格”!
《人民日报》1991年3月20报道,政协十届闭幕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决定撤销范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21日,民盟举行第12次中常会,鉴于范曾严重违反《中国民主同盟章程》,会议根据《中国民主同盟章程》第36条规定,决定撤销了范曾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任命的职务。
由于西方人后来放弃了对民运分子的资助,范曾便落魄了起来。这时的他,因为假画风波遭台湾艺术界和画廊界封杀,自己的画没有销路。据知情人士讲,楠丽在巴黎穿的鞋子是本地最下等人穿的破布鞋,穷得无法生活。即便有以前卖画的些许老本,在这种身处没有边际的亡命日子,却不敢动这些钱。所以,范曾只好拿着以前在大陆拍好的录像带,上门推销自己的画,却无人问津。 这样,在惨遭政治上被抛弃与生活上困窘的双重无奈下,范曾开始通过各路渠道托人说情,捎信,给江总书记用一张大宣纸“泼墨”写了四首七律检讨书,来表达“忏悔之心”,“愧疚之意”、“思乡之情”。如今,江总书记秘书黄x处尚存这封信的复印件。
1993年,中国政府对于叛逃在外的暴乱分子给予了宽大政策。只要不发表新的言论,不加入新的组织,就可以回国,既往不咎。范曾于11月归国了。但国家对他有几项禁令,今后媒体不能宣传,不能报道他,他的活动官方人士不能参加。他的朋友说,范曾受制了多年,久经沙场,利用他的座右铭“外靠奸商,内靠官僚”逃脱了束缚,又一次上了央视,做了“良民”。
辞国声明
文|范曾
我为了追逐心灵的自由,来到了法兰西,还将去到更多、更遥远的国度。哪儿有灿烂的文明,哪儿就是艺术家的故乡。国内有些部门对我的心愿或者有些误解,那我除去原谅而外,不准备多置一词。因此,与其说我的行为是政治的,莫如说是心灵的。于是,我想到,有的政治制度,可能使心灵的张力较大,更有利于心智的发展;而有的政治制度,无疑对心灵约束和扼制较多,从而使心智迟钝。艺术家永远需要心灵翱翔于溷浊的泥淖之上。我的出走,对从政者的看法是遗憾多于仇恨,他们倘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我想益处多于害处。
还有,自去年中华民族巨大的悲剧之后,我很多至好的朋友如刘宾雁、方励之、严家其、刘再复、徐刚、理由诸人,在各地漂泊流亡,他们对祖国的拳拳之爱,我十分理解,我出来对他们是一种安慰。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权力可以使我相信他们是人民的敌人。他们的学问、才华和人品,我视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将是他们永恒的朋友。待来年遍地杜鹃花,我愿与他们重返故园。人们请相信,可怕和可恨的永远不会是他们。我匆匆赶来巴黎,似乎就是想和徐刚重温同住团结湖时一杯酒、一壶茶的旧梦,问题既简单又真实。
再者,目下还没有任何压力促使我需要政治的庇护,我从心里感到坦然。一个享有相当声誉的东方艺术家,来到西方的文明古城巴黎,除去艺术的呼应而外,没有任何政党、组织向我伸臂相迎。
另外,作为艺术家,我愿向诸位披露一则消息,我的出走也包含着爱情上的原因,我愿与我深爱二十多年的楠莉小姐共赴天涯,我既爱江山,也爱美人。
离开祖国,有些怅惘,走向世界,有些高兴,如此而已,谢谢诸位。
范曾
一九九零年十一月七日于巴黎
《与丁关根同志信函》
文|范曾
丁关根同志:
我于一九九零年秋辞国蛰居巴黎两载,冷静回顾之后,决定回国,原因有四:
一、在国内我一向提倡爱国主义和奉献意识,而辞国远走与自己内心抱负相悖。国外各国留学生住处几乎都挂有我为教委所题赠他们的字幅“月是故乡明”、“砥砺品学”、“忧乐关天下”等耿耿情怀,至今依然;
二、自一九八五年为天津南开大学“二年画一楼,两鬓添秋霜”,今此楼已成,我所一手建立的东方艺术系亦已开学两年,莘莘学子,我所深爱至今未见我一面,我的辞国带给全系师生无可言说的遗憾和痛苦,此亦我远居异域,内心不安的主要原因。
三、我一向支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年初以还,国内请方正亟需用人之际,我愿竭尽棉力,继续为中华民族之振兴奋斗二十年。
四、我辞国之主要原因其一是家庭生活之不睦,今我已与原偶分居逾三年,离婚之事当不成问题,这对我亦如释重负。
回国之决心已定,尚盼各方鉴谅!
此颂
近祺
范曾
1992年11月3日
归国声明
文|范曾
近三年在域外岑寂而孤独的生活,使我知道一旦远离幅员无垠的神州大地山河,离开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的土壤,我只能写出如此的嗟叹∶“归程应识天无际,寄寓翻知海有涯”,和如此的凄惶∶“雨冷丁香,忍识他乡是故乡”。从而使我悟到艺术家不能囿于因一时一际困惑而追求的小自由和小解脱,这就可能重陷另一种心灵的桎梏。唯有与祖国同在,才应是我永恒的、不朽的追逐,才是我心灵的大自由、大解脱。
我是一个艺术家,于政治殊甚懵懂。然而历史在前进,当我看到二十世纪末世界经济萧瑟,而故国一枝独秀这不争的事实时,我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所蕴含的自我调节力而自豪。向前看是一片横无际涯的浩荡景象。我的心境已非畴昔,往日所执着,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情随事迁。我深知没有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福祉,一切都徒托空言。目前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得人心,我表示支持,并愿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尽其绵力。近日有诗句云∶“已卜家山花万树”,“杜鹃花开”宜作此解。
我曾说既爱江山,又爱美人,而今楠莉又如何?她不愿看到我空白少年头,她无法慰藉我无边的烦恼。其实我刚来巴黎不久,我已有诗谶云∶“前程是异域羁旅,长空有莫名愁绪,莽天涯,只剩我与汝。”我们都深感去日苦多,不愿再在天涯飘泊。消除烦恼,便识归程,我深祷故国山河无恙,亲人安康。
范曾
1993年6月27日于巴黎
来源:红歌会网、百晓生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