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二月春风机杼劳,嫣红染就不胜娇。而今花样多翻复,劝尔留心下剪刀。

【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的咏物诗。字面上吟唱的是一种名叫剪春罗的小花,短短四句不到三十个字,含蓄而又鲜明地表现出来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个性才情。

农历二三月间,春回大地,和风习习。在我国中部和北部的庭院花圃,一种石竹科草本花卉剪春罗,正与百花争奇斗艳。它花朵如绒似缎,上有变化无穷的花纹,更加之边缘全是秀气的锯齿,如妙手精工剪出,十分可爱。这是造化的神功,非人力所能。故诗人开始二句说:“二月春风机杼(zhu,机杼是手工织具)劳,嫣红(yan红,娇艳的红色)染就(染成)不胜娇。”“二月春风”,点出剪春罗中的“春”字。因为“罗”是一种丝织品,便用“机杼”喻造化如一位辛勤而高明的织工。而这种花的颜色皆为深深浅浅各种红色,又名“剪红罗”,所以诗人继续运用拟人手法,说春天不仅织得好,而且染就了这无比娇艳鲜丽的红罗。

“而今花样多翻复,劝尔留心下剪刀。”这两句扣紧剪春罗中的“剪”字,写得贴切,大胆,耐人寻味。把春风比做剪刀,是我国诗歌中传统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唐代诗人贺知章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佳句;此后徐凝有“勾芒言树已先开,珠蕊琼华斗剪裁”的描写; 温庭筠则说“远水斜如剪,春莎绿似裁”; 还有宋代黄庶的“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等等。这些句子写尽杨柳细叶,宫树琼花,绿茸茸的草地乃至横斜远方的一江春水,都是“东风便(pian,习,熟练自如)试新刀尺” 的结果。在他们笔下,万物对化育它们的春风感戴不已,赞颂有加。而本诗却反其意而用之,深入下去,投出一瞥审视的目光,寄托一腔不甘被外力任意摆弄,力求自己主宰命运的衷情——在春风“下剪刀”之前告诫它: 现在的花样不是老一套了,你可要留神。不然,剪坏了就会“伤心铁铸九州错” (《东志群》) 而不可挽回了。

花为什么红?草为什么绿?造化的意志似乎不可左右。人为什么这样活着?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似乎用不着去思考。可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新的生命、新的意识、新的文化风习、新的社会制度,不是实际上正在有声有色地涌入这片天地,改变着(哪怕是极缓慢地改变着)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吗?诗人在运用传统的文学形式吟咏春景时,并非简单重复“前朝曲”,而是融进了对于生活深邃的思考,显示了自己不满足于现状,不因循守旧的个性特征。

这首诗作于1902年,是秋瑾早期的作品。同年,这位二十五岁左右的少妇还写了许多诗,如《菊》、《梅》、《梧叶》、《春草》、《秋雨》以及 《重阳志感》、《喜雨漫啾》等。作为大家闺秀,写些吟风弄月、歌花咏草之作是十分自然的。但秋瑾绝不是抒发一下浅薄的喜怒哀乐,更不是无病呻吟。她赞菊“铁骨霜姿有傲衷”,叹梅“冰姿不怕雪霜侵”,表现出自己美好的品德和高洁的人格。她“无端身世茫茫感,独上高楼举一觞” ( 《重阳志感》),“十分惆怅灯无语……尚为吟诗坐漏残” (《梧叶》),把郁郁不平之气寄托在诗里。梅、菊、梧桐等,寓意十分明显,在古诗中历来作为孤高坚贞的象征。而小小的草花剪春罗,因为太平凡,很少有幸入诗,可是艳丽的小花与春风虽默默不语却绝对不容违拗的剪裁主宰之间,有一种无形的力,一种无可奈何的关系。诗人那自尊、善感的心深深地被牵动了,她为这小草,也为自己,写下这首《剪春罗》。

诗人天生丽质,聪颖过人。九岁时“偶成小诗,清丽可喜”,十一岁已雅擅诗文。十六岁 “渐习女红 (女子针线功夫),尤擅刺绣,顾(只是)性不乐此,旋即弃去”。这位十六岁的少女却热切地向表舅学会了 “使棒、舞剑等许多武艺和骑马驰骋的本领” (以上均引自《秋瑾年谱及传记资料》)。二十一岁时,由父母包办嫁给湘潭巨富王氏幼子为妻。王某是一个俗不可耐的纨绔子弟,只知吃喝玩乐,寻花问柳,根本不理解秋瑾,夫妇感情很不好。这样一位才情奇高、坚强豪爽的人,却身为女子,被三从四德等吃人的封建宗法、礼教死死地钳制着。她内心深处充满恨(“恨煞无力回天”)和悔(“侠骨前身悔寄身”),对婚姻也极不满(“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这位聪慧顽强的女性,在命运面前,在古老而严峻的传统面前不甘沉沦。尽管创作本诗时她还不像1903年寄寓京师,特别是后来冲出家庭留学日本以后,有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立志革命的觉悟;或许落笔之时她并没想那么多,但血管里流出的毕竟是血,她企望跟命运抗衡,不愿让人摆布的倔强,对独立自由的向往,却成为这首咏物小诗的潜台词。清新委婉的诗句透着刚强不阿的态度,温和的语气里吐露出不肯驯服的意志。在秋瑾前期的诗作中,本诗是一首精巧、清丽和内涵丰富的咏物述志之作。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
立即阅读
毛与中国抗战
毛与中国抗战
夏燕月
立即阅读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曹雪芹等
立即阅读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立即阅读
古籍序跋集
古籍序跋集
立即阅读
集外集拾遗补编
集外集拾遗补编
立即阅读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水浒传
水浒传
施耐庵
四大经典名著之一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