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鉴赏】

杨基为明初“吴中四杰”之一。他的诗,总的说还没脱元末的浓纤之习,但他的许多写景诗,却常常写得清俊流逸,为后人称道。这首诗即是他的写景佳作之一。

洪武六年,杨基曾奉使湖广,这首写晚登岳阳楼望君山的诗与他的《岳阳楼》诗可能都写于此时。君山,又名湘山,为洞庭湖口的小岛。岳阳楼下瞰洞庭,正与君山相望。

开首两句:“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总写登楼望湖所见景象:洞庭湖烟消雾尽,风平浪静,浩淼的水面如平展的白绸,空明洁净。“无烟”二字含蕴丰富,既写出湖面的空明澄碧,又暗指虽是傍晚登楼,但因无雾霭,视线很好,为望君山做好了铺垫。

接下“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二句则具体写望君山。“一点”,既是视觉的直感,也起了衬托作用,突出了湖的广阔浩淼,因而楼上望山,不过“一点”而已。“青”字则写出了山的生气,暗应上句的“春”字。君山在远望之中只看到一点的青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面对着洞庭湖偌大个镜子在梳头。

“镜里”二句紧扣上句写湖光山色。“镜里芙蓉夜不收”写霞光映山照在湖里,就像镜中的芙蓉花一样绚丽,直到入夜仍未收尽;“水光山色两悠悠”则写湖光山色相映,开阔渺远,悠悠无限。既写湖山之景,也写作者登楼纵望之时,愁思渺邈,悠悠不尽之情,为下两句直抒情怀打下基础。

最后,全诗用“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作结,由写景转入抒情:那浩浩洞庭水顺着长江滚滚的春水东流而下吧!让江水冲去自己无穷无尽的愁苦。这两句含蕴丰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君山、岳阳,地当长江水流出洞庭的湖口,因而,“流下春江去”是写实,但作者却以水喻愁,巧妙化用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词)和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诗意,将自己的身世感慨,思乡之念融人诗中,使诗情由清淡而浓烈、深沉、激愤,表现出更丰富深广的主题。

本诗为登临观景之作,描写的主线随活动顺序渐次展开:由登楼望湖,由湖及山,转而山光水色综写,最后以抒情作结。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诗境空阔疏淡,语言清丽流畅,表现出明初诗风的一些特点。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彷徨
彷徨
鲁迅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尔雅
尔雅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聂济峰等
立即阅读
华人必备知识
华人必备知识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