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旱潦频仍后,三吴风景殊。民贫轻揖让,力尽畏征输。瘠土农皆散,平田麦已芜。吾生惭俯仰,触目总艰虞。

【鉴赏】

《夏日述感》组诗原共六首,“旱潦频仍后”为第一首。诗人看到往日鱼米之乡,礼仪之邦,莲红柳绿、渔歌唱晚之地,今则满目疮痍,心中激起波澜,凝为此诗。“三吴风景” 四字,可以引起读者的无限美好回忆,然而,一个 “殊”字引起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经过接二连三的旱、潦 (lao水灾)灾害,老百姓根本无力支撑官家的征赋,人们因为生存的本能需要,很自然地常常发生争夺斗殴。古人云: “衣食足则知礼义。”连肚子都吃不饱,何谈礼义文德、皇恩教化! “旱潦频仍”,“征输”依旧,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杜甫《兵车行》)背井离乡,甚至铤而走险,抗征夺仓,也就难免发生。

“瘠土农皆散,平田麦已芜。”水潦冲去地里的肥力,加之干旱交错而来,造成土地贫瘠,农民无力整治,且眼前饥荒难熬,只有四散逃命; 平原之地,有些麦田因无人管理而荒芜。此联同上联从民风、民心、村庄、田野四个方面把广大苏南地区不少农村矿产、农业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表现了出来,似只随意列举,但当时社会所潜伏危机之严重程度,已使人可以想见。

古人以为士须有忧民忧天下之心,而如欲申言,则文网如织。诗中虽未便明言,而悒郁、忧愁之情充满字里行间。“吾生惭俯仰,触目总艰虞。”“俯仰”犹言周旋、应付。诗人惭愧于碌碌浮生,徒事周旋,面对满目疮痍,而莫可如何。一个“惭”字把诗人当时种种情绪,俱概括在内。“总艰虞”的“总”,是说只要睁眼看,无非民生艰难困苦之状,没有一点可以使人宁静、宽慰、感到生活意趣与人生欢快的。诗的忧伤、悲愤是深沉的,它像铁板一样重重地压在心头,无法掀去。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彷徨
彷徨
鲁迅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尔雅
尔雅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聂济峰等
立即阅读
华人必备知识
华人必备知识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