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不到南山又二年,离离秋草映寒泉。东林萧散开莲社,西晋风流棹酒船。古寺云烟终日合,长松风雨半空悬。谢公未了登临兴,故向禅房借榻眠。

【鉴赏】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任杭州路儒学正,成宗大德二年(1298)调浙北崇德州教授。高彦敬初仕为省郎,继出为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大德初入为御史。杭州路和江浙行省治所同在杭州,二人由此相识。高善画,邓文原《履素斋稿》有题高画诗数首,高彦敬《房山集》也有怀邓诗,可见二人友情甚深。这首《陪高彦敬游南山》诗,就是二人过从之作,大约作于同在杭州为官时期。南山,指杭州的南山。

杭州南山区,包括风景优美的吴山、凤凰山、玉皇山、南屏山、夕阳山、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等处,素为游览胜地。诗首二句 “不到南山又二年,离离秋草映寒泉”,交待此次游览的地点与时间。两年不到,除说明诗人来游已不是第一次,更见出公务的繁忙,若非陪同友人,这次来游恐怕也是难得的吧。此番游览并非春夏盛季,而是秋草离离、寒泉映碧的季节,如果不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就是专为领略一下此时的特别风味。离离,繁茂的样子,用来形容秋草,表明还不到 “寒烟衰草凝绿” 的晚秋。但山间泉水却已透出一丝凉意,所以诗用 “寒泉” 二字。

颔联写陪友人于寺院礼佛与湖上饮酒。两者都是借用历史掌故来写。“东林萧散开莲社”,东晋元兴年间 (公元五世纪初),庐山东林寺僧释慧远所创佛教关于念佛的最初结社,称白莲社。宋代以后,念佛盛行,各地续有莲社组织。这里指在南山佛寺随喜礼佛。萧散,是指以潇洒闲散的心情从事这种活动。据《永乐大典》引《武林旧事》,南山区有寺院宫观近百所。最著者如净慈报恩光孝禅院 (简称净慈寺),寺后庵宇幽敞,规模与北山灵隐寺相若,号南山之最。苏轼咏其规模,有“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之句,可见其宏壮。对随喜这些佛寺的活动,诗以七字概括之,锻炼极工。下句“西晋风流棹酒船”,着重点在一个“酒”字。西晋文人喜好饮酒,蔚为一代风尚。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放诞,号称酒仙,作《酒德颂》云:“有大人先生……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后世饮者多慕其流风逸韵。本诗以此形容于湖上撑船饮酒,加“风流”二字,表明趣致高雅不俗。

颈联二句“古寺云烟终日合,长松风雨半空悬”,写古寺与长松处势之高险,以凸现南山之胜。南山区之南高峰海拔三百余公尺,在风雨低迷时,与北山区之北高峰经常没入云雾,称“双峰插云”,是西湖十景之一。峰顶有寺庵和宝塔,今已倾圮。所以“古寺云烟终日合”的奇观,今天已无法看到,但本诗作者是看到了,并将其提炼为诗句贡献给读者,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至于“长松风雨半空悬”的壮观,却亘古犹存。这两句诗虽是写实,但却极有概括力,把南山最有气魄的景观——突兀高峻之势,很准确凝练地表达了出来。

诗尾联以游兴犹酣作结,从侧面衬出南山景色的优美。“谢公未了登临兴,故向禅房借榻眠”,诗人们被南山风光深深吸引,虽日暮尚不思离去,故借宿佛寺以待翌日更游。“谢公”句,是借用晋、宋之际诗人谢灵运游山的故事,谢入宋后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官,常携客、仆登临会稽、永嘉、庐山等地名山胜水,并写诗刻画自然景物,开山水诗一派,游山时常穿一种有齿木屐,人称“谢公屐”。诗人以谢灵运自比,除表示其来游与谢有共同之处而外,还有自鸣高雅之意。

这首诗笔势平衍,没有大起大落,用典也较自然贴切。胡应麟《诗薮》谓其“全篇整丽、首尾匀和”,评价是公允的。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彷徨
彷徨
鲁迅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尔雅
尔雅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聂济峰等
立即阅读
华人必备知识
华人必备知识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