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鉴赏】

吴嘉纪的家乡东淘是两淮重要盐场之一,东淘黎民多以煮盐为业,称为灶户。诗人与灶户们朝夕相处,与他们一样贫困,衣食不周。因此,作者对灶户的生活深有了解,能体味到他们的苦难,写下许多反映他们生活的诗篇,这首绝句便是其中之一。

首联出句,“白头”状写灶户的年纪,虽然他已熬白了头,却只有低草房,“白头” 和“低草房”形成强烈反差,足见灶户生活之苦。诗人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为全篇定下基调,他用白描手法,以短短七个字的容量勾画出老灶户的形象及其生活环境,应当说其诗笔之犀利、洗练,不亚于白香山。

对句,诗人的笔从灶户的生活环境转向劳作。六月正值酷暑,是“公子王孙把扇摇”的时候,而灶户们要在烈火旁煮盐,他们的日子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更难熬。炎炎烈日,灶火烘烤,盐水如汤,三重复叠,折磨着他们,可怜的灶户是怎么度日的呢?

尾联“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是说赤日炎炎的户外,相对熬盐的低草房,还是纳凉的好地方,这两句从反面衬托出灶户劳动时的恶劣环境,所受的煎熬。

灶户之苦,连当时的《如皋县志》都有记载,谓其居处苦:“缚草堤坎,数尺容滕,寒风砭骨,烈日铄肤。”又谓其煎办苦:“暑日流金,海水百沸,煎煮烧灼,垢面变形。”吴嘉纪此诗虽短,却概括了灶户的居处、劳作,可以说是灶户生活的缩影。“曲状煎丁之苦”(《如皋县志·盐法论》)。

此诗语言平白如话,把“炎日里”与“乘凉”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截然相反的情境连在一起,尖锐地再现了灶户们备受煎熬的痛苦生活。看似平淡,实犀利,所以洪亮吉谓其诗“有姜桂气”(《北江诗话》),林昌彝则评之曰“多辣”(《海天琴思录》)。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彷徨
彷徨
鲁迅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尔雅
尔雅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聂济峰等
立即阅读
华人必备知识
华人必备知识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