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上页 | 4/4页 | 下页


  张永绝望了,一切看来已经不可挽回,一个连江山社稷都不放在心上的人,还有什么是不可割舍的呢?
  不!还有一样东西!
  霎时,浑身所有的血液都冲进了张永的大脑,有一个回答,可以挽救所有的一切!
  “天下归了刘瑾,陛下准备去哪里?!”
  朱厚照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这才意识到了一样自己决不能不要的东西——性命。
  刘瑾夺了天下,自己要去哪里?能去哪里?!
  玩了五年、整日都没有正经的朱厚照终于现出了原形,他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杀气:
  “去抓他,现在就去!”
  其实那天晚上,刘瑾并没有回家,他就近睡在了内值房,为的也是能够随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应对。
  应该说,他的这一举措还是收到了一定效果——起码方便了抓他的人。
  正当他睡得安稳之时,忽然听见外面喧嚣一片,他立刻起身,大声责问道:
  “谁在吵闹?”
  刘公公确实威风,外面顿时安静下来,只听见一个声音回答道:
  “有旨意!刘瑾速接!”
  刘瑾这才穿好衣服,不慌不忙地打开了门。
  然后他看见了面带笑容的张永。
  第二天,权倾天下的刘瑾被抄家,共计抄出白银五百多万两,奇珍异宝文人书画不计其数,连朱厚照也闻讯特意赶来,一开眼界。
  但朱厚照并未因为刘瑾贪污的事实而愤怒,恰恰相反,过了一个晚上,他倒是有点同情刘瑾了,毕竟这个人伺候了他这么久,又没有谋反的行动,就这么关进牢里,实在有点不够意思。
  于是他特意下令,给在牢中的刘瑾送几件衣服。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张永开始忐忑不安起来,万一刘瑾死鱼翻身,自己就完了。
  可是只过了一天,他就彻底的放心了,因为有一个人如约前来拜会了他——李东阳。
  张永总算知道了杨一清的厉害,他不但说动了自己,料定了皇帝的犹豫与对策,还安排了最后的杀招。
  李东阳办事很有效率,他告诉张永,其实要解决刘瑾,方法十分简单。
  第二天,六部六科(吏、兵、礼、工、刑、户)、十三道御史(全国十三布政司)同时上书,众口一辞弹劾刘瑾,罪名共计十九条,内容包括贪污受贿、教育司法腐∕败、控制言论等等,瞬息之间,朱厚照的办公桌被铺天盖地的纸张淹没。
  更为致命的是,有关部门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重新审查了刘瑾的家,他们极其意外地发现了上千副盔甲武器(上次是疏忽了),同时还发现,原来在刘瑾经常使用的一把扇子的背后,有暗藏的兵器(上次也疏忽了),这么看来刘瑾应该是一个绝世武林高手,随时准备亲自刺杀皇帝陛下,过一把荆轲的瘾。
  看着满桌的文书和罪状,还有那把扇子,朱厚照断绝了所有的慈念:
  “狗奴才,你真的要造反啊!”
  可是刘瑾就是刘瑾,即使是到如此地步,他还是做出了令人惊讶的行动。
  刑部按照朱厚照的指示,召集众官会审,刘瑾上堂之后,不但不行礼,反而看着周围的官员们冷笑,突然大喝一声:
  “你们这些人,都是我推举的,现在竟然敢审我?!”
  这句话一出口,周围的官员们顿时鸦雀无声,连坐在堂上的刑部尚书(司法部部长)都不敢出声。
  刘瑾这下子来劲了,他轻蔑地看着周围的官员,又发出了一句狂言:

 “满朝文武,何人敢审我?!”
  刘瑾兄,以后说话前还是先想想的好。
  话音刚落,一个人就走了上去,站在刘瑾面前大吼一声:
  “我敢!”
  还没等刘瑾反应过来,他又一挥手,叫来两个手下:
  “扇他耳光!”
  刘瑾就这么结结实实地挨了两下,被打得眼冒金星,本来火冒三丈的他睁眼一看,立刻没有了言语。
  因为这个人确实敢打他,此人名叫蔡震,官虽然不大,却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驸马。
  而且这位驸马等级实在太高,他的老婆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女儿,朱祁镇是朱厚照的曾祖父,朱厚照该怎么称呼老先生,这个辈份大家自己去算。
  这就没啥说的了,刘瑾收起了嚣张的势头,老老实实地被蔡震审了一回。
  经过会审(其实也就他一个人审),最后得出结论:
  刘瑾,欲行不轨,谋反罪名成立。
  朱厚照批示处理意见:凌迟。
  刘瑾先生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以前有很多人骂他杀千刀的,现在终于实现了,据说还不止,因为凌迟的标准刀数是三千多刀,刘兄弟不但还了本,还付了利息。
  我一直认为凌迟是中国历史上最不人道、最黑暗的刑罚,但用在曾害得无数人家破人亡的刘瑾身上,我认为并不为过。
  因为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
  此后,刘瑾的同党也一一得到清算,足智多谋的张彩先生也很不幸,陪着刘瑾先生去了阴曹地府,继续去当他的谋士。朝堂上下的刘党一扫而空。
  一个月后,杨一清被调入中央,担任户部尚书,之后不久又接任吏部尚书,成为朝中的重量级人物。焦芳等人被赶出内阁,刘忠、梁储成为新的内阁大臣。
  经过殊死拼争,正直的力量终于占据了上风,大明王朝再次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李东阳终于解脱了,他挨了太多的骂,受了太多的委屈,吃了太多的苦,等了太久太久。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所有人都指责他的动摇,没有人理会他的痛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李东阳完成了他的事业,实现了他的心愿,用一种合适的方式。与刘健和谢迁相比,他付出了更多,他的一切行为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地良心。
  李东阳,难为你了,真是难为你了。
  正德七年(1512),李东阳申请退休,获得批准,他的位置由杨廷和接替。
  四年后,他于家乡安然去世,年七十。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儒林外史
网摘版
儒林外史
吴敬梓
立即阅读
道德经
网摘版
道德经
老子
立即阅读
陆小凤传奇
网摘版
陆小凤传奇
古龙
立即阅读
流星蝴蝶剑
网摘版
流星蝴蝶剑
古龙
立即阅读
华盖集续编
网摘版
华盖集续编
鲁迅
立即阅读
哲思抉微
网摘版
哲思抉微
立即阅读
藏地密码
网摘版
藏地密码
何马
立即阅读
大唐西域记
网摘版
大唐西域记
玄奘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