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上页 | 1/4页 | 下页

祸福由命
  回到家中的刘瑾见到了满脸怒气的张彩,听到了他的责问:
  “这件事为什么不先商量一下?”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办成了足可百世流芳!还商量什么?”
  然而张彩皱起了眉头:
  “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有点问题。”
  可是有什么问题,他一时也说不出来,于是他向刘瑾提出了另一个警告:
  “杨一清这个人不简单,你要小心。”
  “我已经教训过他了,不用担心。”
  张彩看着自信的刘瑾,轻蔑地笑了:
  “我与他同朝为官十余年,深知此人权谋老到,工于心计,且为人刚正,绝不可能加入我们,你教训他又有何用?”
  刘瑾愤怒了,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种蔑视的态度。
  “我已经把他削职为民,即使有心作乱,又能如何?!”
  可他等来的,却是张彩更为激烈的反应:
  “杨一清此人,要么丝毫不动,要么就把他整死,其胸怀大志,若放任不管,必成大患!”
  刘瑾终于爆发,他拍着桌子吼道:
  “为何当年他要推举你为三边总制?!我还没问你呢!你好自为之吧!”
  张彩愣住了,他坐回了椅子,呆呆地看着刘瑾离去的背影,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祸福各由天命,就这么着吧!
  微光
  正德五年(1510)四月,宁夏。
  “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周东如此胡来,我们已经没有活路了,绝不能束手待毙,就这样吧!”
  “那就好,何指挥,现在动手吧!”
  正德五年五月,镇江。
  土财主杨一清正坐在大堂看书,屋外斜阳夕照,微风习习,这种清闲的日子他已经过了一年,但所有的平静都将在今天被打破。
  屋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杨一清立刻抬起头,紧张地向外望去。
  他看见了一个急匆匆走进来的人,而此人身上穿着的飞鱼服也已告知了他的身份——锦衣卫。
  在那年头,锦衣卫上门,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事,杨一清立刻站了起来,脑海中紧张地思考着应对的方法。
  可这位锦衣卫看来是见过世面的,他没有给杨一清思考的时间,也不废话,直接走到杨一清的面前,严厉地高喊一声:
  “上谕,杨一清听旨!”
  杨一清慌忙跪倒,等待着判决的到来。
  “钦命!杨一清,起复三边总制!”
  魂都走了一半的杨一清定下了神,脑袋是保住了,还成了二品大员。
  而宣旨的锦衣卫此刻已经变了一副嘴脸,满面春风地向杨一清鞠躬:
  “杨大人,恭喜官复原职,如有不敬,请多包涵。”
  要知道,干特务工作、专横跋扈的锦衣卫有时也是很讲礼貌的,至少在高级别的领导面前总是如此。
  杨一清拍拍身上的尘土,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任命隐含的意义。
  李东阳,我们约定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他转进内室,准备收拾行装。
  可是笑脸相迎的锦衣卫却突然站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杨大人,就不用收拾行李了,即刻出发吧,军情十分紧急!”
  杨一清呆住了:
  “军情!?”
  “是的,杨大人,安化王叛乱了。”
  安化王朱?,外系藩王,世代镇守宁夏,这个人其实并不起眼,因为他祖宗的运气不好,当年只摊到了这么一片地方,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连水都少得可怜。
  树挪死,人挪活,待在这鬼地方,天天吃沙子,他早就想换块地方,可谁也不肯跟他换,他也想到北京去,但朱厚照先生虽然爱玩,却还不傻,亏本的买卖是不做的。
  急于改变命运的朱?不能选择读书,只能选择造反,可他的实力太差,造反就是自寻死路。关键时刻一个人帮了他的忙,给他送来了生力军,这个人就是刘瑾。
  刘瑾又犯了老毛病,由于文化水平低,他总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整理军屯虽然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根本实行不了。要知道,那些占据土地的可不是一般土财主,他们都是手上有兵有枪的军事地主。
  这种人我们现在称之为军阀,接到指令的地方官只有几个打板子的衙役,又没有武松那样的厉害都头,除非是喝多了神志不清,否则谁也不敢去摸这个老虎屁股。
  地是收不回来了,但是按照规定整顿土地后,应该多收上来的粮食却是一颗也不能少。百般无奈之下,官员们只好拣软柿子捏。
  军阀欺负我们,我们就欺负小兵。就这样,那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公粮压在了苦大兵的身上。
  而大理寺的周东就是欺负士兵的官员中,最为狠毒的一个,他不但责骂士兵,还打士兵们的老婆。
  这就太过分了,宁夏都指挥使何锦义愤填膺,准备反抗,正好朱?也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发动了叛乱。
  由于这件事情是刘瑾挑起来的,加上刘瑾本身名声也不好,他们便顺水推舟,充分使用资源,定下了自己的造反理由——杀死刘瑾,为民除害(这个口号倒没错)。
  事情出来后,刘瑾急得不行,毕竟事情是他闹出来的,责任很大,人家还指明要他的脑袋,他立刻派人封【锁消息,并找来李东阳、杨廷和商量。
  李东阳和杨廷和先对事情的发生表示了同情和震惊,然后明确告诉刘瑾,要想平定宁夏叛乱,只要一个人出马就可以了。
  不用说,这个人只能是杨一清。
  “那就是他了,快派人去叫他即刻上任!”关键时刻,啥恩怨也顾不上了。
  杨一清就此结束了闭关修炼,重新出山。
  按照明代规定,但凡军队出征必须有一个监军,而这次担任监军的人叫做张永。
  张永成为了杨一清的监军,对此,我一直有个疑问——这个天才的主意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为此我还专门在史料中找过,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刘瑾将在这对黄金搭档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黄泉之路。
  张永,保定人,原先是“八虎”之一,此人脾气暴躁,而且专横跋扈,有时候比刘瑾还要嚣张。
  但张永还是比较有良心的,他觉得刘瑾干的事情太过分了,经常会提出反对意见。
  对于这种非我族类,刘瑾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他决定安排张永去南京养老。可惜这事干得不利落,被张永知道了,
  下面发生的事情就很能体现他的性格了,张永先生二话不说,做了会儿热身运动就进了宫,直接找到朱厚照,表达了他的观点:刘瑾这个人不地道,想要坑我,大哥你看着办吧。
  朱厚照一听这话,便拿出了黑社会老大的气势,叫刘瑾马上进宫和张永谈判,刘瑾得到消息,连忙赶到,也不管旁边的张永,开始为自己辩解。
  刘瑾说得唾沫横飞,朱厚照听得聚精会神,但他们都没发现,张永兄正在卷袖子。
  当刘瑾刚说到情绪激动的时候,突然一记拳头落在了他的脸上,耳边还传来几句真人配音——“打不死你!”
  要知道,张永兄没有读过多少书,自然也不喜欢读书人的解决方法,他索性拿出了当混混时的处世哲学——打。
  他脾气不好,也不管朱厚照在不在场,抡起拳头来就打,打起来就不停,可要说刘瑾也不愧是在道上混过的,反应十分快,挨了一下后,连忙护住了要害部位,开始反击。
  朱厚照虽然喜欢玩,可看见这两位兄台竟然在自己的地盘开打,也实在是不给面子,立马大喝一声:住手!
  老大的话还是要听的,两位怒发冲冠的小弟停了手,却握紧了拳头,怒视着对方。
  朱厚照看到两个手下矛盾太深,便叫来了“八虎”中的谷大用,摆了一桌酒席,让两个人同时参加,算是往事一笔勾销(这一幕在黑社会电影中经常出现)。
  两人迫于无奈,吃了一顿不得已的饭,说了一些不得已的话,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叫几声哥哥,流几滴眼泪,然后紧握拳头告别,明枪暗箭,涛声依旧。
  没办法,感情破裂了。
  怀着刻骨的仇恨,张永踏上了前往宁夏的道路。在那里,他将找到一个同路人,一个为自己报仇雪恨的帮手。
  试探
  杨一清并不喜欢张永。
  他知道这个人也是“八虎”之一,是刘瑾的同党。所以他先期出发,日夜兼程,只是不想和这位仁兄打交道。
  可是当他赶到宁夏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叛乱竟然已经被平定了!
  原来他的老部下仇钺听到消息,第一时间带兵打了过去,朱?也真是太差,完全不是对手,一下子就全军覆没了。
  杨一清没事做了,他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等待着张永的到来,他知道自己迟早要面对这个人的。
  不久之后,张永的先锋军进了城,但张永还在路上,杨一清实在闲得无聊,只好上街散步,然而就在他闲逛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他看见张永的部队分成数股,正在城内四处贴告示,而告示的内容竟然是颁布军令,严禁抢劫。很明显,士兵们也确实遵守了这个规定。
  这件事情十分的有趣。
  这是杨一清的第一个感觉,这个臭名昭著的太监为什么要发安民告示,严肃军纪呢?他开始对张永产生了好奇。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智慧人生34要
网摘版
智慧人生34要
明憨
chan
立即阅读
中国童话选
网摘版
中国童话选
立即阅读
日落西山
网摘版
日落西山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王安石传
网摘版
王安石传
梁启超
立即阅读
热风
网摘版
热风
鲁迅
立即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网摘版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立即阅读
上古神话传说
网摘版
上古神话传说
立即阅读
书剑恩仇录
网摘版
书剑恩仇录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