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场浊浪滔天,却有一人如寒梅傲雪,以铁腕手段震慑贪官污吏,所到之处令贪官污吏们闻风丧胆。此人以"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著称,他就是人称“活阎王”的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又称雪帅、彭刚直。他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没有一个人能奈何得了他。

彭刚直公玉麟,貌癯,如闲云野鹤,出语声细微,至不可辨。然每盛怒,则见之者皆不寒而栗。每年巡哨,必戮数人,所至之处,将弁士卒咸有戒心。其兵额常缺,自揣不能朦混者,多夜遁,佥呼之为“活阎王”。(《清稗类钞》)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彭玉麟

一、晚清重臣彭玉麟

彭玉麟出生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这一年普希金写下了《自由颂》。

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内是他的降生地,当时他的父亲彭鸣九已经46岁,老来得子。

彭玉麟的父亲彭鸣九曾任安徽合肥梁园镇巡检,属于乡镇行政体系中的基层治安管理者,为人处世“廉洁明干”、“务实正直”。

这对彭玉麟以后的人生颇具影响。

彭玉麟15岁时,他的祖母胡氏去世。父母带他去他们的祖籍地——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查江(湖南省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奔丧。此次返乡他们有一个打算,就是彭玉麟的父亲年迈,往后余生准备带着妻儿靠老家几亩田地生活,不再回安徽了。

不料因彭玉麟一家在外多年未归乡,彭鸣九名下的田产早已被族人瓜分殆尽。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他们还对归来的彭氏父子“横加凌辱”。

这让素来刚直的彭鸣九愤懑成疾,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郁郁而终了,终年63岁。

彭玉麟心中萌生了憎恨邪恶势力的种子。

年仅十八岁的彭玉麟在短短两年间内失去两位至亲,又背负着被欺凌的屈辱,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他的母亲王氏为避免族人的欺辱,强忍丧夫之痛带着汤玉麟避居湖南省衡阳市衡州石鼓书院。这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学府。

为奉养母亲,彭玉麟曾投效衡州协标营充任司书。白天彭玉麟在书院旁听经史课程,夜晚则替人抄书换取微薄报酬。每月饷银不足二两,却要养活全家三口(含幼弟彭玉麒)。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父鸣九,官安徽合肥梁园巡检。玉麟年十六,父卒,族人夺其田产,避居郡城,为协标书识以养母。”《清史稿》卷410《彭玉麟传》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26岁的彭玉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衡州知府高人鉴在友人座上偶然见到彭玉麟所写的文章。

这位道光十二年的进士读了彭玉麟的文章大为惊叹,马上询问了作者来历。高人鉴作为科场前辈,眼光极为独到,认为彭玉麟很有才气,以后定有一番作为。

于是就当即决定招彭玉麟入府署读书。

不久彭玉麟又得到道光十五年的进士陈坛的赏识,补附学生员,取得了参加乡试、会试等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照此发展,若彭玉麟从文的话,他的人生也定会开挂。

不料一场起义让彭玉麟转而从了武。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湖南爆发新宁李沅发起义,35岁的彭玉麟投笔从戎,活捉了起义头子李沅发。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战后,彭玉麟被拔补为“临武营外委”, 从九品的武官,赏戴蓝翎。

这是寒门子弟难得的晋升之阶,可却被彭玉麟拒绝了。

咸丰二年(1852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发生后的第12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率太平军将士数千之众,从广西全州突围北上,在短短两个月内一路惊天动地杀进了湖南。

西王萧朝贵奉洪秀全之命,率林凤祥、李开芳等1000余名太平军将士,直向长沙奔去。城内清军兵力不足,形势岌岌可危。

长沙乃湖南首府,一旦失守,湖湘震动。

危急关头彭玉麟挺身而出,他毅然变卖家产,将多年积蓄悉数捐出,资助县令招募乡勇、购置精良兵器。县令感其赤诚,在彭玉麟的建议下迅速组织青壮编练团勇,加固城防,并在要道设伏,严阵以待。

萧朝贵得知此县戒备森严,不得不放弃对长沙的进攻。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当地百姓因此免于战火,彭玉麟的义举被迅速传播开来。

湖南官府特意召见彭玉麟,要为其请功。彭玉麟坚辞不受,只恳请偿还他所借出的钱财。

彭玉麟因此声名远扬。

“知府高人鉴见其文,奇之,招入署读书,为附生。新宁匪乱,从协标剿捕。叙功,大吏误以为武生,拔补临武营外委,不就。至耒阳,佐当商理事。粤匪至,罄所有资助县令募勇筹防。贼知有备,不来攻,城获全。玉麟不原叙功,但乞偿所假钱,以是知名。”《清史稿》卷410《彭玉麟传》

湘军首领曾国藩听闻彭玉麟之名,就邀请他加入了湘军。彭玉麟在衡州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制船制营制章程。

此时的彭玉麟36岁。

靖港之战,曾国藩首战,结果水陆俱败,他羞愧得要投水自尽。彭玉麟领着一营水师将太平军的军用物资一把火给点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湘潭。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彭玉麟

湘军首次告捷,曾国藩重新拾回东征的信心,从此曾国藩将彭玉麟倚为左膀右臂。

也从此彭玉麟成了太平军眼里的“水上最凶最恶的敌人”。

彭玉麟创建的湘军水师部队,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湘军水师在他带领下连战连捷,直至攻破天京,一路走来战绩辉煌。

彭玉麟因战功出色,引起清廷器重,给了他“轻车都尉”、“太子少保”等职位,他却一一推辞,他淡泊名利,不爱官位。

彭玉麟没有经过任何科举考试的情况下被任命为知县,后来清廷又让他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他也是再三推辞才上任。

“光绪七年,命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乃以左宗棠代之……九年,擢兵部尚书,以衰病辞。”《清史稿》卷410《彭玉麟传》

“七年,诏公署两江总督,辞。八年,京察一等。九年,补兵部尚书,辞;不允。其后,京察又列一等;以既开缺之侍郎、未任事之尚书而三载考绩与焉,异数也。”《彭刚直公神道碑文》

每逢国家危难之际,彭玉麟必挺身而出,以雷霆手段力挽狂澜,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连张之洞、李鸿章等重臣都被其折服。

二、彭玉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彭玉麟颇有其父的遗风——为人刚直,他清廉自守,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以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品格,在腐败横行的官场中傲然屹立。他不讲情面,敢得罪清廷大官,尤对纨绔子弟更是有着雷霆般的手段。

1、彭玉麟弹劾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

彭玉麟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得罪了不少权贵。其中,非常著名的就是他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恩怨。

曾国荃是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四弟,比曾国藩小13岁,在家族中排行第九,人称“曾九”或“曾九帅”,他也是湘军的一名重要将领。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曾国荃本人傲娇,他所带的陆军部队纲纪废弛,官兵骄横跋扈,欺压百姓,还有吸食鸦片的现象。

彭玉麟在巡查时,亲自逮到曾国荃手下的吸食鸦片的两名战将,并将他们严惩。

他还一连三次上书朝廷,弹劾曾国荃行为不端,引下属效仿。他在奏折中详细列举了曾国荃部队的种种劣迹。

曾国藩是彭玉麟的恩师,对他恩重如山,彭玉麟根本不顾师生情谊,曾国藩得知后大怒,写信给彭玉麟责问自己弟弟到底哪里得罪了他。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面对曾国藩的责问,彭玉麟并没有退缩。

他回信说: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永生难忘。然而,国法如山,我不能因为私情而废公义。曾国荃部队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百姓的利益,损害了朝廷的威信。我身为朝廷命官,有责任弹劾他,以正视听。

2、彭玉麟要了李鸿章的“儿子”李秋升的脑袋

彭玉麟的刚正不阿,不仅体现在他对待曾国荃的态度上,也体现在他对待其他权贵的态度上。

彭玉麟与李鸿章同属晚清重臣,但风格迥异。李鸿章善外交权谋,彭玉麟则耿介刚烈,李鸿章在彭玉麟面前都要礼让三分的。

彭玉麟让人砍了李鸿章的“儿子”李秋升,李鸿章也只能默默忍受。

严格上来说,李秋升是李鸿章的侄子。从李秋生很小时,李鸿章就特别疼爱他,还把他当儿子养在自己身边,视如己出。

李秋升仗着两江总督李鸿章的赫赫威名,在安徽干着着令人发指的暴行。

他每出行,必挟弓矢,从恶少十余骑,遇民间少妇,辄攫归奸污。李秋升最喜欢别人的老婆,稍有姿色的都难逃其手,吓得那些少妇们都不敢出门。

李秋升还公开抢夺老百姓的古董字画、强占商铺田产,到了无恶不作的地步,当地百姓有怨声载道。

当地官府都知道他是李鸿章的儿子,面对百姓的血泪控诉竟充耳不闻,按察使衙门前的鸣冤鼓积尘寸余,形成“制台儿子犯法,州县不敢诘”的荒诞局面。

有一天,彭玉麟路过安庆,突然冲出一人拦马喊冤,说状告当地恶霸李秋升状告李秋升强抢自己的老婆。

喊冤的那人听闻彭玉麟平生最见不得百姓受权力欺压之苦,相信他是个好官,才敢来拦马。

彭玉麟立刻下马询问,亲自访问当地百姓,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就把李秋升抓来审讯。

李秋升藐视公堂,一脸坏笑。

彭玉麟指着那个告状的百姓,问李秋升:“这个人告你抢他的老婆,可有此事?”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李秋升横行霸道惯了,对彭玉麟说:“我不过纳个民妇,也值得钦差过问?”话音未落,彭玉麟的惊堂木已震碎满堂骄矜。

李秋升一点也服气,他说:“钦差大臣我也不怕你,我老子是两江总督,你能奈我何!”

面对供状李秋升承认了此事,说:“是我干的,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他以为彭玉麟也会和清朝其他官员都一样,会看在李鸿章的面子上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对所有审讯,他漫不经心地一一招了供。

审讯完毕,彭玉麟即刻下令:"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拉出去斩了!"

李秋升这才知道害怕,慌忙求饶。

这时,有人来报:安徽巡抚求见。

彭玉麟密令手下速将李秋升斩首,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李秋升人头落地,彭玉麟开栅迎接提着官袍踉跄奔来的安徽巡抚,他那二品官服已被汗水浸透。

巡抚火急火燎地劝说彭玉麟顾及下李鸿章,希望他能网开一面放了李秋升。

彭玉麟打断巡抚的话,说已将恶少处置。他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不能因为他是李大人的亲戚,就徇私枉法!”

事后,彭玉麟给一封李鸿章“报丧信”堪称官场绝唱。

信中说:“令侄坏公家声,想亦公所憾也,吾已为公处置讫矣,不必言谢。”

寥寥数语,将事实说得明明白白,将李鸿章置于道德高地,使其无法为侄子辩护,又表明自己执法如山的态度,巧妙地表明杀李秋升是“为李家正家风”,是义举。

更绝的是信末尾"不必言谢"四字,彻底堵死了李鸿章兴师问罪的可能。

李鸿章阅毕对彭玉麟恨之入骨,却只能哑巴吃黄连,敢怒不敢言。李鸿章自然知道知道自己侄子作恶多端,被杀也不冤,就回信道:感谢雪帅为我清理门户!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李鸿章

此外,彭玉麟对自家亲人也毫不手软,他的一个外甥曾任知府,由于贻误军机也被彭玉麟处死。

彭玉麟唯一的胞弟彭玉麒,年少时和彭玉麟分别,兄弟二人失散二十年。在命运的拨弄下兄弟二人重逢。

彭玉麟得知哥哥已当了巡抚,激动万分地奔赴彭玉麟军中,兄弟二人流着滚烫的泪水相拥痛哭,诉不完的离别之苦。

不料彭玉麒之前在外竟沾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

一天,彭玉麟撞见对着烟灯吞云吐雾的弟弟,大发雷霆,三十军棍将彭玉麒打得皮开肉绽。

他痛心疾首地对弟弟说:“我彭家世代清白,宁可断绝兄弟之义,也不容你毁我门风!”

他将弟弟赶出自己的住处,限令戒绝烟瘾之后再来相见。

彭玉麒感愧至深,终以惊人的毅力,彻底戒掉了鸦片。

彭玉麒通过经商积攒些银子,就花钱捐了一个道员的官衔,清廷看在彭玉麟的面子上实放他为徽州府歙县知县。

他在上任的时候,彭玉麟与他约法五章:戒浮、戒谦、戒滥、戒反复、戒私。

彭玉麒在哥哥的严加管教下,颇有政绩。

一些权贵和犯事者最怕彭玉麟发怒,“然每盛怒,则见之者不寒而栗”,在他们眼里彭玉麟就是“活阎王”般存在。

3、彭玉麟惩处横行乡里的富家恶少

安徽安庆有个副将叫胡开泰,曾担任过安庆候补副将,其家资雄厚,有背景,权贵子弟。

此人是个酒鬼,整天吃喝玩乐,还有暴力倾向,活脱脱超雄综合体。

他每次回到家就猛喝酒,喝酒时要求妻子在身边伺候,还逼妻饮酒,喝醉了酒拳脚相加对妻子施暴。

有一次他的妻子病了,没法伺候他,他竟狠心把妻子打死了。

这事被妻子的娘家闹得沸沸扬扬,胡开泰的上级听到后,也不敢对胡开泰怎么样。

彭玉麟恰好来到该地视察,他听说后,令人赶紧将胡开泰捉来,验明正身,当场斩首。

在湖北,有一个叫谭祖纶得副将,本应保境安民,却仗着有些权势横行乡里。

有一次,他竟绑架了好友张清胜的妻子。

谭祖纶素来心狠手辣,为掩盖罪行竟将其丈夫杀害。还通过威逼利诱迫使证人翻供。

当地官府畏其权势,案件久拖不决,清朝官场上的盘根错节、利益纠葛,往往让正义难以伸张,形成“州县噤若寒蝉,百姓敢怒不敢言”的局面。

彭玉麟听闻此事后,不动声色地展开调查。

很快证据确凿,彭玉麟厉声呵斥谭祖纶的种种恶行,审讯完毕立即下令将其捆绑至河岸执,一刀砍了他的脑袋。

两岸百姓蜂拥而来,观者如堵,欢呼雷动。彭玉麟这种不避权贵、雷厉风行的断案作风,大快人心。

仅在同治十一年,彭玉麟就将116名不合格的将官罢免。世人称道“彭公一出,江湖肃然”。

彭玉麟依法为民,整治乱象,刀下没有一个无辜冤魂。

彭玉麟深知民间疾苦,清廉自守。终其一生始终保持本色。到了广州城后当地百姓担忧军饷不足,纷纷募款,他却坚辞不受,官绅代表送来的价值万金的礼物,都被他悉数退还。

曾国藩去世后,彭玉麟重整长江水师,使“长江水师又大振”。 得到同治帝及两宫太后的亲自召见,获赐“紫禁城骑马”的荣誉,不久,彭玉麟辞去朝中职务,仍回巡长江。

三、彭玉麟的晚年

到了1884年。

中法战争爆发,边疆告急,彭玉麟以68岁高龄再度披挂上阵。

他奉旨赴广东会同筹办防务。当时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他放下个人私怨,欢迎彭玉麟到来。

彭玉麟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着手准备,招募四千精兵随行南下。

彭玉麟深知法军海军强大,他采取了多层次的防御部署:

一边派得力部将王之春、黄得胜镇守琼州,防守钦州、灵山一线;

一边令娄云庆、王永章等将领驻守沙角、大角炮台,与当地粤军形成联防。

同时增加士卒、设置堡垒,整编沙洲人家和渔舟,分派其把守内海港口,防御工作做的井井有条。

彭玉麟层层设防的布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考虑到法军可能的主攻方向,又兼顾了次要防线的稳固。

不过法军并没有到来。彭玉麟担忧法国军舰会从马尾港突破。

彭玉麟连发几封“情势危急”的电文给清廷,不料慈禧迟迟不批。结果,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6艘侵入福建马尾港,马江海战一触即发。

慈禧却下令:“彼若不动,我亦不发”,当法舰先发起进攻时,清军主要将领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惶应战。

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马江海战

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在法国得强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海权拱手让给法军。

彭玉麟痛心疾首决定扳回局面。

他鼓舞士气,协助张之洞重用老将冯子材,在广西镇南关大败法军,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最终赢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将法军司令尼格里打得负伤往南狼狈逃窜,这是清军近代史上罕见的胜仗,直接引起了法国政局的动荡,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

1855年,彭玉麟因战功显赫,清廷赏赐他白银四千两。

这笔在当时堪称巨款的赏银,足以让他置办田产、改善生活,可是彭玉麟却做出了一个令同僚震惊的决定——将全部赏银用于救济家乡灾民。

在那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时代,彭玉麟此举确是惊世骇俗。

不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他一贯作风。

早年在湘军军营时,他就常将自己的俸禄分给阵亡将士家属,自己却过着"一袭青衫十年补"的清贫生活。

1861年,彭玉麟辞去安徽巡抚之职,按照清朝官制,巡抚离任时可领取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这在当时足以让一个家族几代人衣食无忧。

彭玉麟却分文未取,全部上交国库充作了军饷。

1890年4月24日,彭玉麟因偏瘫之症复发病逝于衡州,享年七十五岁。

临去世前不能饮食、不能言语,行走都需要四个人搀扶,他竟带病巡阅长江水师。

光绪帝惊闻其去世的消息,下诏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衔,照尚书例赐恤,赐谥号“刚直”;

又下诏于衡州原籍及其立功省份为他建专祠,将彭玉麟生平的战功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

又擢升彭玉麟之孙、候选员外郎彭见绅为郎中,彭见绶彭见粹也得到吏部引见。

清廷给彭玉麟的这种待遇,在清末极是为罕见的。

总结:

彭玉麟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他出身寒微,却凭借过人的才能和刚正品格,从一介书生成长为朝廷重臣。

他铁腕治吏、刚直不阿,被百姓尊称为"彭青天",其一生事迹至今仍为人称颂,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楷模。彭玉麟惩治贪腐,毫不手软,尤其痛恨那些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处理此类案件时雷厉风行,绝不姑息。正因如此,他获得了"活阎王"的称号,这个称号背后,是百姓对他秉公执法、为民除害的由衷敬佩。

他虽位高权重,却始终保持清廉本色,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彭玉麟为官数十载,家中竟无余财,其清廉恶风格在当时腐败成风的官场中实属罕见。

彭玉麟这种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的精神,一种心系百姓、公正执法的精神。这种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也同样需要。

来源:小姐姐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