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34

“客观上帮助蒋介石打击两广,为蒋介石所大愿,并且要很快引起两广的对共行动,乃由我们一身遮断两广反蒋视线,使之集注于我们自己,必然要促进蒋粤妥协对共的过程,我们不应如此蠢。”

话说蒋介石经过第2次围剿的失败,他才清楚地意识到共产党才是他真正的“心腹之患”,所以在国民党内部新的争斗中,很快就对北方军阀实行妥协,对两广军阀采取守势,而集中主要精力对闽、赣苏区进行新的“围剿”。

1931年6月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将士书》,口口声声要“戒除内乱”、“剿灭赤匪”,并信誓旦旦地宣称:“中正此次赴赣‘剿共’,临行之前,国耻党仇,万感交集……幸而完此夙愿,当决解甲归田,表我心迹。然军人以身许国,不能成功,誓当成仁。”

蒋介石亲自担任“围剿”军总司令,以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驻南昌,组织第3次更大规模的“围剿”。

蒋介石为了彻底消灭红1方面军,摧毁苏区,把他的嫡系第14、第11、第6、第9、第10师共10万人也调到了江西,连同原在苏区周围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

6月21日,蒋介石带着英、日、德等国几个随军参与策划的军事顾问,到达南昌。他这次“围剿”的战略是“长驱直入”,企图先击破红1方面军主力,捣毁苏区,然后再深入“清剿”;其部署是分左右两翼集团军向红1方面军进攻:

以前线总司令何应钦兼任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路进击军、第2路进击军、第3军团、第4军团,从南城方面进攻,寻求红1方面军主力决战;以广东省主席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驻吉安,指挥第3路进击军、第1军团、第2军团,从吉安、永丰、乐安方面深入苏区实行“进剿”和“清剿”。

空军第1、3、4、5、7队,分驻南昌、樟树镇、吉安等机场支援作战。

另以第10师和攻城旅为总预备队,位于临川,策应各方作战;以第77、第28师和第12师34旅位于吉安、泰和、万安、赣州等地,担任“清剿”,维护后方,并拦阻红1方面军西渡赣江;以第23、第79师和骑兵第1师位于南城、黎川、宜黄、临川、樟树镇一带,担任“清剿”和维护后方;以第49、第56师和新编第4旅位于闽赣边境,防堵红1方面军东进。

6月下旬,毛泽东发现蒋介石有对北方诸军阀妥协、对两广军阀取守势、而集中力量向红1方面军和苏区进行第3次“围剿”的迹象,便召开临时总前委会议,研究对策。为了利用蒋介石同两广军阀之间的矛盾发展革命力量,会议决定:

留下红3军贺敏学的第9师和红4军第12师,在宜黄、南丰以南地区监视敌人;以红3军团和红4军主力及红12军,分别移驻闽西北的建宁、光泽、顺昌地区和闽西及闽赣边的归化、永安、连城、长汀、石城地区,进行群众工作和筹款;以红3军主力去于都、会昌地区开展工作。方面军总部则驻闽西建宁指挥,以应付国民党军可能提前的第3次军事“围剿”。

毛泽东认为这样部署至少有以下5点好处:

“第一,蒋系地盘无直接威胁两广之弊”,使两广军阀不顾虑红军而放心与蒋对抗。“第二,地势偏僻,不受威胁,若较之我去南丰去宜黄者少。第三,有山地纵横,无河川阻隔,最适宜造成新的战场。第四,有款可筹,一年之内不愁给养。第五,群众很好,可以出兵扩大红军。因有这些条件,我们应在这区域作长期的工作计划。”

6月28日,毛泽东为了充分调动敌人内部矛盾,在给周以栗、谭震林的信中写道:

我军的活动方向不应是针对两广方面,在“客观上帮助蒋介石打击两广,为蒋介石所大愿,并且要很快引起两广的对共行动,乃由我们一身遮断两广反蒋视线,使之集注于我们自己,必然要促进蒋、粤妥协对共的过程,我们不应如此蠢。”“12军中心任务应不是筹款,而是深入宁化、石城、长汀3县的工作。12军担任这3县,35军担任瑞金1县,3军担任于都、会昌两县,均以两个月(7、8两月)为期限,分完田,建立地方武装、地方临时政权和临时党部,把这4个问题真正地解决,使于、瑞、石、宁、会、汀6县连成一片。这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正当毛泽东和临时总前委紧锣密鼓地部署工作之时,国民党“围剿”军也正在准备向根据地发起进攻。

原来在6月下旬,蒋介石把在宜黄、南丰以南地区的红3军贺敏学领导的第9师和红4军第12师误认为是红1方面军主力,就下令迅速对之发起进攻,并将其第10师改随左翼集团军行动。

毛泽东和红1方面军临时总前委虽然预见到敌人必将举行第3次“围剿”,但却没有料到国民党军经过第2次“围剿”惨败之后,新的进攻会来得那么快。

6月30日,毛泽东立即召集临时总前委紧急会议,与朱德、彭德怀、林彪、叶剑英以及谭震林、罗炳辉等人分析敌我态势。

叶剑英,1897年4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一个小商人家庭,原名叶宜伟,幼年入私塾读书,后随父赴南洋谋生,到达马来西亚的怡堡。中学时期的叶剑英喜爱剑术,课余时间,常常独自一人寻个僻静之处,按照教官教的一招一式,挥汗苦练;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后追随孙中山,以大总统随员的身份出巡广西等地,参加了北伐的准备工作,参与了筹建黄埔军校。1927年,叶剑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初来到了江西革命根据地。

在这次临时总前委紧急会议上,毛泽东判断敌人即将发动第3次“围剿”,已经来不及经苏区中央局讨论了,当即决定:继续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命令独立第4、第5师和第3军贺敏学的第9师在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以南地区,红4军第12师在南丰以南和东南地区,协同当地地方部队和赤卫军、少先队,以运动防御战和游击战迟滞敌人的前进。

同时命令分散在闽西北、闽西、赣南广大地区的红1方面军主力迅速收拢部队,向苏区中心回师:各部于7月10左右出发,先向瑞金集中,准备适时转入反攻,粉碎敌之“围剿”。

此时,苏区中央局和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得知前线情况,也开始在苏区人民群众中进行反“围剿”的政治动员,领导群众支援红1方面军作战;命令由粤桂边境转移到赣江西岸活动的李明瑞、张云逸率领的红7军东渡赣江,同红1方面军主力会合。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毛泽东文集(七)
网摘版
毛泽东文集(七)
毛泽东
立即阅读
中国人史纲
网摘版
中国人史纲
柏杨
立即阅读
日落西山
网摘版
日落西山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毛泽东传(上)
网摘版
毛泽东传(上)
中央文献研究室
立即阅读
底牌
网摘版
底牌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古文观止
网摘版
古文观止
吴楚材等
立即阅读
小窗幽记译评
网摘版
小窗幽记译评
陈继儒
立即阅读
一路向西:中西方3000年
网摘版
一路向西:中西方3000年
陈舜臣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