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35

“红军力量还很弱,有胜利的可能性,也有失败的可能性,红军像一把刀,砍竹子可以,但不能砍大树,要损伤刀子的。因此只能在苏区摆战场,诱敌深入,不能出苏区打大城市。”

话说毛泽东率领红1方面军主力来到兴国境内后,一面同朱德等人一起商讨反“围剿”的战略决策及各部的整训,一面抓紧地方工作。他向地方干部们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说明反第3次大“围剿”胜利在望的光明前景,号召根据地人民参军参战、购买公债、筹集军粮,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援前线,配合红1方面军作战。他还鼓励赤卫队员、少先队员、儿童团员要做好红军的“耳目”,当好红军“助手”,严密封锁消息,打击敌探,清除奸细,配合红1方面军做好围、截、堵、追以及毁路、破坏电线、牵制敌人的工作。

毛泽东还指示江西省苏维埃,组织各级政府领导群众做好坚壁清野的战前准备工作。

8月下旬,蒋介石终于发觉红12军并非红军主力,而红1方面军主力早已由君埠以东地区向西转移了,即下令以第1军团为前锋,其他各部随后,再次西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1931年9月初,毛泽东等总部领导为了进一步调动和疲惫敌人,率领主力继续西移,转移到兴国、万安、泰和之间以均村、茶园岗为中心的山区隐蔽待机。

此时,敌我双方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围剿军在江西苏区来回奔波已达两个月,除了第49、第54、第8师等部遭到歼灭性的打击外,其余部队也受尽了苏区军民的不断袭扰和坚壁清野的困苦,饥疲沮丧,纷纷哀叹:“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士气急剧下降。敌第1军团进至兴国、高兴圩地区与驻守在兴国的第4军团会合后,就停止了前进。而红1方面军则与国民党军正好相反,在3战3捷之后,又经过了半个多月的休整和补充,士气更加旺盛。与此同时,两广军阀正像毛泽东预料的那样,利用蒋军主力深陷苏区之际,正向湖南衡阳进兵,对蒋介石造成了很大威胁。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于9月初下令停止“围剿”,实行战略退却。其部署是:

第1军团、第4军团由兴国、高兴圩地区撤向泰和、吉安;第1路进击军、第2路进击军、第3军团第5师以及第53师等部,分别由大金竹、上固、龙岗、东固地区撤向吉安、富田;第2军团全部缩回宁都;第3军团第8师残部、第24师以及第23师,由黄陂、头陂地区撤向广昌。

9月6 日晚,红1方面军总部获悉兴国地区国民党军正沿高兴圩大道至老营盘向北撤退,毛泽东等人当即决定:首先抓住从兴国北撤之敌一部歼灭之,尔后根据具体情况再扩大战果。具体部署为:

由红3军和独立第5师迅速抢占老营盘,截断敌军退路;由红7军牵制兴国之敌;以红3军团主力和红4军并指挥第35师及红35军,分别自西而东、自北向南攻击高兴圩及其南北地区之敌。

9月7日拂晓,国民党军第4军团沿着黄土坳、老营盘一线北撤。红3军和独立第5师迅速出击,首先攻占黄土坳,切断了蒋鼎文第9师的先头独立旅与其后续部队的联系,接着从北、南、西3面向敌独立旅发起攻击,打到下午2时许,将该旅全部歼灭,俘敌2000多人。

与此同时,红3军团主力、红4军、红35军也向高兴圩地区之敌第1军团第60师、第61师发起攻击;红7军则向兴国之敌第52师压迫,保障主力部队在高兴圩地区作战。

9月8日,红3军团主力、红4军、红35军等部在高兴圩地区攻击受阻。其原因是战前侦察不细,低估了国民党军的战斗力,且各部兵力不够集中,徒涉高兴圩以西河流时又遭到较大伤亡,经过2天激战,毙伤敌2000余人,终因敌人占据有利地形,与敌军打成了一个对峙局面。

红1方面军总部为了争取主动,命令红3军团主力、红4军、红35军撤出战斗,转移到茶园冈、均村、永丰圩地区待机;仍然以红3军及独立第5师位于老营盘阻敌北撤。

高兴圩之敌亦因伤亡较大,且对红军情况不明,也就在原地加修工事固守整顿。

9月13日,国民党军第1、4兵团改变退却路线:第4军团余部和第1军团第52师由崇贤、东固向吉安撤退;第1军团主力先掩护上述部队北撤,尔后经兴国向赣州撤退。

红1方面军侦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集中红3军团、红3军、红4军等主力对该敌实施追击。

9月15日拂晓,敌第4军团余部中的大部分已过了方石岭隘口,红1方面军各主力部队随之赶到,抢占了方石岭,截住了韩德勤的第52师及第4军团的1个炮兵团和1个步兵营,并将其包围于方石岭以南地区,随即发起猛攻,战至9时,将其全歼,俘敌5000余人。韩德勤被俘后,又伪装成伙夫潜逃了。

9月15日这一天,黄公略军长在方石岭之战后指挥红3军转移至吉安东固六渡坳,遭到敌机袭击。他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了。

方石岭一战,震动了各路国民党军,第4军团已经到达东固的部队匆忙经富田逃至吉安,其他各路敌军也纷纷撤至永丰、宜黄、南城、南丰、广昌、宁都、赣州等地。

红1方面军经过多次战斗,特别是经过高兴圩一役,损伤过大,也已经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攻击战了。总部鉴于敌军正在全面退却,便命令地方部队追击退却之敌,将主力部队转移到瑞金进行整顿。

第3次反“围剿”历时75天,红1方面军6战歼敌17个团共3万余人,缴枪15000多支,迫击炮35门,电台2部,弹药无数。

战争的亲历者军事理论家郭化若曾经评价说:“毛泽东同志是世界罕见的伟大统帅,具有用兵如神的指挥艺术,他在1、2、3次反‘围剿’作战中,指挥红军以少胜多,粉碎敌人‘围剿’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

且说红1方面军总部回到瑞金,毛泽东立即去看望妻子贺子珍和古柏的夫人曾碧漪。

原来在战斗正激烈时,一颗炸弹落在了贺子珍和曾碧漪身边,把她们震得失去了知觉。待她二人苏醒过来追上队伍时,已经是第二天的黎明了。

毛泽东看着完好无损的贺子珍与曾碧漪,又惊又喜,诙谐地说:

“通讯员向我报告说,亲眼看到炸弹在你们身边开花,我以为你们被炸死了。我还打算等战斗结束后,为你们开个追悼会。现在你们这是人回来了,还是鬼回来了?”

毛泽东一席话逗得一群人都笑了。贺子珍也笑着说:

“我们不光是人回来了,文件箱也带回来了。”

这天晚上,毛泽东回到住处,又与贺子珍开玩笑说:

“我原以为这回恐怕连你的尸体也找不回来了。敌人要认出你是我的老婆,还不拿你的头去领赏哟!”

贺子珍也笑着说:

“我的头长得牢,可不是那么容易掉的呀!”

红1方面军总部在瑞金为黄公略军长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怀着悲痛而惋惜的心情为黄公略军长撰写了一副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叫后世继君来。

就在毛泽东领导红1方面军成功打破国民党军第3次大“围剿”的9月间,躲在上海洋楼里的中共中央机关领导层又有了新的重大变化。

原来在9月中旬,王明决定乘组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之机,去苏联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并担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政治书记处书记。周恩来则准备去江西苏区主持苏区中央局工作。这样一来,留在上海的政治局成员只剩下卢福坦和刘少奇二人,中央政治局已经是有名无实,无法正常运转了。

9月15日,经王明指定,由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6人在上海组成“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任常委;报请共产国际批准。

9月22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博古宣布共产国际来电,批准成立“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共有9人: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陈云、康生、黄平、刘少奇、王云程;由博古、张闻天、卢福坦、康生为常委。

同时,由张闻天兼任宣传部长,康生任组织部长,刘少奇兼任职工部长。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初刻拍案惊奇
网摘版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立即阅读
当代文学
网摘版
当代文学
当代
立即阅读
是世锐评
网摘版
是世锐评
立即阅读
无门关夜话
网摘版
无门关夜话
邢台大开元寺主编
立即阅读
老舍自传
网摘版
老舍自传
老舍
立即阅读
且介亭杂文集
网摘版
且介亭杂文集
立即阅读
飞狐外传
网摘版
飞狐外传
金庸
立即阅读
憨师说
网摘版
憨师说
明憨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