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成立人民公社后,农村的每个村叫作大队,大队下面又分为若干个生产队。比如现在的××县××乡××村,当时的称呼是:××县××人民公社××大队第×生产队。对农村以前的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抓革命、抓生产”的口号。那个时候,全国人民一条心,农民们广积肥,多打粮,干劲十足,田间地头到处热火朝天,社员都是向阳花,曾经的火红年代,全是令人心潮澎湃的满满回忆。说“集体养懒汉、出工不出力”,那是对为新中国建设无私奉献的几代人的污辱。
大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梁便良(左),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同社员一起在石窝劳动
云南省陇川县委委员、章凤公社户弄大队党支部书记板相(崩龙族,前中)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领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
新疆疏附县色满公社广大社员大干社会主义,加快农业学大寨步伐,满怀热情治理吐曼河
大寨社员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人穷、地穷、村穷的旧大寨,建设成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大寨
青海化隆县甘都公社的撒拉族妇女社员,兴高采烈地参加生产劳动
广西瑶族自治县城厢公社六里大队女社员砌石墩,架渡槽,引水上山灌良田
青海省循化县各族社员团结战斗,共同修建娘藏渠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公社党委副书记贺小方(前)和妹妹贺立方(右一),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坚持乡村干革命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营灵武农场小麦获得大丰收
湖南桃源县委书记,深入第一线和社员群众一起参加劳动
社员检查秧苗的生长情况
内蒙古达拉特旗大树湾公社的社员们在丰收的打谷场上
吉林省榆树县的社员在收割大豆
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县社员在收割水稻
湖南省茶陵县七地公社广大社员把丰收的稻谷交售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斗顽石,开水渠
老君潭公社桃水生产队开展科学种田,粮食夺高产
生产队女社员
县革委会主任到基层,和社员一起参加生产劳动
大队干部分享社员的丰收喜悦
四川泸定县长征公社玉米又获丰收
社员搬石造田,改造山河
湖南新河公社新建大队党支部书记何光星(左三),创办大队农科队,群众称他是“科学种田的带头人”,这是他在田头培训生产队农民技术员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汪清大队的社员们
西藏广大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农业连年增产,这是加查县先锋公社社员在收割冬小麦
地处高寒、贫瘠山区的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积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这是社员们在新开垦的梯田中进行越冬作物管理
鼓足干劲,大干快上,广大社员运土造地,改造河滩
来源:红色记忆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2014年3月,当世界注视着这片夹缝中的土地时,普京只是强调:“我们要进行公决?我一直认为这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大家只需要了解一下克里米亚的历史……克里米亚的的确确渗透着...
-
如果不是因为巩汉林的一句话,把他们拉上了热搜,还真的不想做这一期的视频。(同名主页有相应的视频,请查看)早在春节期间就出过一期关于...
-
你以为古代没有的10样东西,不仅有且普遍存在,看看古人有多先进
在我们的印象里,古代的生活应该是落后又不方便的,现在的这些文明利器在那时候统统不存在。然而事实上,古人的智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你... -
安徽合肥一名女大学生在餐馆用餐时,手机落在取餐处,后被一名男子拿走。男子称,若要拿回手机,女生需向其支付2000元。12月2日,当事女生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
-
前两天刷手机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商务部移除陕西秦川等55个中华老字号”。作为曾经秦川酒的子弟,我的第一反应是诧异:“什么?!秦川酒曾经还是中华老字号?!...
- 1932年初夏,面对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毛主席率领红军神出鬼没,屡克强敌,展现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赢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生理。 屡战屡败的国民党,面...
-
犹太资本掌控全球,为何唯独对中国没有办法?我们与西方有何不同
自巴以重燃战火以来。美英等一众欧美国家,几乎清一色站队以色列,给与源源不断的军火和物资支持。与乌克兰主动讨要援助不同的是,以色列甚至都没有开口,西方国家却主动“跪... -
家族有多少钱是小问题,毕竟家里的钱永远也花不完。家族的政治地位是大问题,毕竟有的东西只能通过政治地位保住。古罗马有钱的人倾向于和元老院搞好关系,《红楼梦》里面,贾...
-
导读:王若飞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
-
蒙古土尔扈特部大迁徙:为何主动西迁伏尔加河,百年后又回归中国
来源:浩然文史(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土尔扈特部东归今年是土尔扈特部东归252周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的20余万蒙古人,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