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老同事,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

他说,人这一辈子就像是在河里游泳,你越是扑腾,就越容易呛水。反而你放松一点,身体自然就浮起来了。

为什么我们容易把问题想得很严重?

本质上,是因为人习惯高估眼前事的影响,却低估了时间的力量。

绝大多数当时觉得“天要塌了”的事,回头看,不过是人生长河里的一粒沙。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高三那年觉得高考决定一生,现在回头看,只是人生一个小路口;

曾经被同事排挤、被客户否定,觉得职场混不下去了,如今也能笑着说一句“都是经历”。

这不是说事情本身不重要,而是我们总在那一刻,赋予了它过重的意义。

所以,要想有一个好心态,就要学会“举重若轻”。

如何办到?

第一,学会区分“事实”和“情绪”。

事实是:“这个月业绩还差30%”。

情绪是:“我完蛋了,我肯定会被开除,我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很多人困住,不是因为事实多严峻,而是被自己编出来的“情绪剧本”吓傻了。

你要做的,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停下自我恐吓。

第二,认清一个真相:

大多数事情,不是“过不过得去”的问题,而是“会以什么方式过去”。

你说,有些坎是真过不去怎么办?比如身体出了问题,比如亲人离开,比如重大的失败。

是,我承认,有些损失不可逆。但人依然在继续生活。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些事真的“过不去”,它也会有一个结果。

是的,哪怕是最坏的结果,比如项目真的失败了,关系真的结束了,工作真的丢了,它本身也是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会强制你结束内耗,把你推向下一个阶段。

就像电脑死机了,你强制重启,它又能重新运行。

你的人生,不会因为一件事而彻底停滞。

家里老人有句话,我特别认同:“天黑了又会亮,雨再大也总会停。”

你回过头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再难的阶段,最后也都“过来了”?

不是事情本身变了,是你在过程中被锻炼出了新的应对能力。

真正压垮一个人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他认为“自己熬不过”的信念。

再说得实在点:

你担心孩子高考失利?

放心吧,就算真的考不好,他的人生也不会就此结束。

成才的路不止一条,只是你暂时不肯接受其他路径的可能性;

你焦虑投资被套?

别慌,市场从来都是周期轮回。

有价值的资产跌了还会涨,没价值的资产本来就不该碰。

你要做的不是焦虑价格,而是审视价值;

你害怕职场被优化?

冷静,行业永远在变,但能力可以带着走。

35岁被毕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除了工龄什么也没积累。

说到底,人之所以沉重,是因为总在用“此刻的遭遇”去定义“整个人生”。

但你要真把时间拉长看,没有谁是被一件事定终身的。

刘备四十多岁还在卖草鞋,任正非四十多岁才创立华为,褚时健七十多岁出来种橙子。

不是鼓励你都去大器晚成,而是说:人生的发牌权从来都不只限于年轻那几年。

你可能会说:“那如果我等不到好转的那天呢?”

那我会问你:你焦虑,就能让它提前好转吗?

你不能。

反而,因为焦虑而失眠、消极、判断力下降,更容易错过真正该把握的机会。

最后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人生在世,就像船行水中,浪来的时候船会晃,但你不会因为一个浪就沉没。”

真正的强大,不是从没遇到过困境,而是明明慌得一批,却还能稳住自己,一边骂着“这事真难”,一边把事做了。

你看曾国藩,屡战屡败,甚至还一度打算投江自尽。

后来,他悟出来一句话:

“凡事皆有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我想说,你也要相信你是能“打得通”的那类人。

哪怕偶尔打不通,也没关系。

换条路走走,换种活法试试。

人生不是考场,没有标准答案,你不必活得那么正确,只需要活得足够扎实。

记住啊朋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如果事与愿违,那可能是命运在给你准备另一个答案。

来源:周亦见圈子

特别提示:如阁下阅有所得,亦是缘分。若您不吝分享转发,便是为正能量添薪续火,既助力本站发展壮大,照亮他人路途,亦点亮自身福田,涵养自身的浩然之气!感谢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