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也是一门情报学。 

真正的优势,不在于比别人聪明,而在于:你问得比别人更深,听得比别人更细,准备得比别人更充分。

 ——Nicolai Tangen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CEO 

你能想象吗? 曾主导了摩根士丹利“史上最成功”转型的传奇CEO,詹姆斯·戈尔曼(James Gorman),曾在某位主持人的访谈里坦陈“自己曾经压力大到呕吐”; 欧洲最赚钱的科技公司,音乐共享平台Spotify的创始人,也曾经在这位主持人的节目里吐露心声,“自己变得难以置信地富有,而这真的让自己感到非常彷徨”……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传奇访谈主持人还只是兼职做节目,他的全职工作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的CEO。 

 而这位投资机构的CEO,认为对自己投资帮助最大的经验,其实来自于军队服役期间的“特工”经历。 他就是尼科莱·坦根(Nicolai Tangen),挪威主权财富基金(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CEO。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图1. 尼科莱·坦根(Nicolai Tangen),挪威主权财富基金CEO 

根据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数据,截止2025年3月,挪威主权基金的总资产规模为1.7万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基金。这只基金在全球范围内持有了近9000家公司的股票,占全球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5%。

 尼科莱认为,自己成功的投资生涯,源于一个与金融貌似无关的起点——服兵役时期的“特工”情报经历——他说,自己在挪威情报部门接受的训练让他学会了一项关键技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从一个人身上获取最真实的信息。

 在后续的投资生涯中,他将这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他认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情报学。真正的优势,不在于比别人聪明,而在于:你问得比别人更深,听得比别人更细,准备得比别人更充分。” 

 基于这一套认知体系,他把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团队,也打造成了在全球金融圈独树一帜的“情报天团”——请警察局审讯专家培训研究员;用语义鉴定学分析上市公司的电话会;建立模拟系统,让投资经理在下单前被“灵魂拷问”:

“你从没在科技股上赚过钱,为什么现在买苹果?”,“你不是善于做反向交易吗?这可是共识交易。”

 从2022年起,他更进一步延展,在自己主管的主权财富基金旗下开设了访谈型播客栏目《In Good Company》,独家专访山姆·奥特曼、马斯克、黄仁勋等全球顶级机构的CEO……从这档播客中,全球的投资专业人士,也得以一窥他的“情报投资法”——该如何通过突如其来的精准提问,来获得信息优势。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图2.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CEO对话大摩CEO James Gorman -与James Gorman的访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期。

 James Gorman曾以摩根士丹利CEO的身份完成了这家金融巨擘史上最成功的转型,后来他又受命担任迪斯尼集团的董事长,是为数不多的在美国东西两岸都赢得尊重的传奇企业家。

但他在尼科莱的节目中,居然分享了自己在摩根士丹利最狼狈、最不为人知的那一面: “在我接任的早期,我常会毫无征兆地呕吐,走在街上突然就开始恶心、反胃、吐出来。医生检查说我没病,我才意识到:我的大脑在说‘一切尽在掌控’,而我的胃在抗议——‘你觉得很稳,但我们可不稳”,它在拒绝这些被迫袭来的压力……” “我的角色,就是把团队带来的压力吸收到身体里,消化之后,再带着解决方案反馈给组织。问题本身可以晚点再处理,但必须让大家立刻看到前进的路径。” 这些“大实话”,成为听众了解James Gorman和摩根士丹利的那段转型史,更为关键的真实参照。 所以,尼科莱才会在沃顿商学院的毕业演讲中分享:我想给出的唯一一条建议就是——“和人交谈”——这绝对是商业和人生的“超能力”。 

以下为尼科莱第一人称视角的观点精编: 

01

 我们曾邀请语言鉴定学专家,来协助分析上市公司财报电话会。

他们几乎不懂财务,也不了解行业。但是却能从措辞、停顿等微小线索,判断一个人是否在回避,或试图掩盖什么。

 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提问”这件事,是在挪威情报局工作的时候。

 当时我接受了一些“访谈”培训,我想在当时这被称为“审讯”——虽然这个词听起来不太让人舒服,但它确实揭示了一件非常关键的事: 如果你能问得好,问得准,做好准备,你就能从对方那里获取别人得不到的信息。 

 后来当我创立对冲基金AKO*时就在想,也许我们可以把这套方法真正用在投资上。我们能不能比别人问得更深、挖得更透?能不能从一家公司和管理层身上,获得更多被别人忽视的洞见? 

 *泉果视点注:AKO Capital是尼科莱·坦根于2005年在伦敦创立的对冲基金,它专注于权益类投资,目前管理规模约为206亿美元,是欧洲领先的投资机构之一。后来因为需要任职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为避免利益冲突,因此尼科莱·坦根制定了非常严谨的过渡计划,任命了继任CEO,并妥善交接了所持股份。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请想象一下,很多人支付高额时薪,去请律师、医生,和各类专业人士长谈,却从没有受过关于提问方面的训练,不知道如何引导话题。 而你一旦你掌握了这个技巧,哪怕只是一些基础方法,都能在同样时间内,获得远高于平均水平的高质量信息。 

 于是,我们开始训练分析师的访谈技巧。你可以叫它“面试技巧”,也可以叫它“审讯能力”——关键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如何从看似无害的对话中,撬开有价值的真相。 我们请了挪威警察部队的首席审讯员,来开设培训课程。他曾帮助英国警察部队开发了整个审讯框架,是真正的高手。 

我总结的高效提问的三条秘诀是: 

1,做充足的准备 即使你的提问技巧再高,准备不足也难以问到点上。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建立在对提问对象、行业背景的深度理解之上。

 2,提问简单明了 不要在一个问题中,塞太多假设和额外信息,会让对方不知道从哪回答起;也不要试图借提问来展示你的聪明,其实,只要你问得准确清晰,对方自然会意识到你做了功课。

 3, 避免双重问题 所谓双重问题(Double Question),就是在一个问题中同时包含两个或更多内容,比如:“你觉得这次收购是否成功?同时你们又是如何评估协同效应的?”——这种问题会让回答者很难聚焦,结果容易顾此失彼。 

 更高效的方式是,保持问题简短、聚焦,持续深挖,逐步推进。 除了研究提问,回答本身也值得分析。

 我们曾邀请语言鉴定学专家*,来协助分析上市公司财报电话会。

 *泉果视点注:语言鉴定学专家(Forensic Linguistics)是将语言学方法应用于法律、审判、刑侦等场景的跨学科技术,尤其关注表达中的隐藏含义和语言模式的异常变化。 

 他们几乎不懂财务,也不了解行业。但是却能从措辞、停顿等微小线索,判断一个人是否在回避,或试图掩盖什么。

比如:

 ■  当被问及一个包含两个子问题的综合问题,CEO只选择回答了其中一个,而巧妙回避了另一个问题;

 ■  面对某个可能偏负面信息,讲话者会通过使用“我们”而不是“我”,来模糊主体责任,与该话题保持距离;

 ■  他们会改变事件的叙述时间、包括加入一些模糊的限定词(比如“可能”、“有时”、“大概”)…… 这些都是提问与倾听中的微妙线索,如果你足够敏感,就可能在模糊中抓住真相。

02

 投资和竞技一样,都是高压之下的表现艺术。你必须控制自己,而非被市场控制。

所以,我们开始系统性训练投资经理的情绪韧性与反弹能力。这就是我们请来顶尖运动心理学家的原因。 除了访谈学和语义学,我们一直在尝试将不同学科的见解,融入到投研团队的日常。这不仅让研究变得更有趣,最关键的是,它真的有效。 

举个例子,帆船运动。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我本身热爱帆船,也有幸结识了多位奥运帆船选手。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总在想: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 我观察到两点非常打动我: 

 第一,系统复盘(Debrief) 每次比赛后,他们都会进行极其结构化的复盘,从路径选择到协同操作,都有详尽记录。这是一种对过程的深度尊重,不只是看结果,而是不断优化决策路径本身。 

 第二,复原力(Bounce-back ability) 一场比赛失利之后,如何快速调整情绪,恢复状态?这一点,在运动员的世界里被反复训练,而在投资领域,却常常被忽视。 

 帆船和投资,有一个共通点:你要不断应对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比如天气、风浪、突变的风向……就像资本市场——比如你航行的时候一开始领先了,但是突然风向变得不利于你,你的过程执行得没有问题,但结果你输了。那么下一场比赛开始前,你如何调整心态?这非常重要。 

 在股市中也一样,你可能刚刚因为一个“正确但倒霉”的决策亏了钱——比如7月刚经历了一次重大回撤。那么在8月,你还能以平稳的心态、理性的判断,循序应有的投资风格吗? 我打赌,多数人都会被影响。 但是“被影响”这件事,本不应该发生。 所以,我们开始系统性训练投资经理的情绪韧性与反弹能力。这就是我们请来顶尖运动心理学家的原因。 因为我们发现,如果你说“心理学家要来培训”,大家会下意识觉得自己“是不是状态不好,需要看心理医生”。但如果说“运动心理学家来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像一个竞技场上的高性能选手,精神振奋且充满期待。

 投资和竞技一样,都是高压之下的表现艺术。你必须控制自己,而非被市场控制。 

而这一切,从来不只是金融知识能教会的。

03

 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我在公司内部开发了一个“投资模拟器”(Investment Simulator),帮助团队从过去的错误中持续学习。

 我拿过不少学位,商学院、经济史、艺术史……但如果只能保留一个,我会选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在AKO工作几年后,我曾短暂“停工”两年,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攻读社会心理学硕士。

 那时,我已读过大量相关书籍,也与成千上万家公司的CEO探讨过组织发展和领导力的问题。直到某一刻我意识到:我需要用更系统更深入的方式,来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机制。 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深深着迷。社会心理学触及了几乎所有关于人的重要问题——是什么驱动我们行动?我们为何冒险?如何做决策?又该如何校正偏见?我常说,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学问。

 也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我在公司内部开发了一个“投资模拟器”(Investment Simulator),帮助团队从过去的错误中持续学习。 就像跳台滑雪那样——你知道吗?哪怕是世界顶级选手,每年在空中真正飞跃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也不到5分钟。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这是因为运动员每次起跳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只有4到5秒。而训练场地稀缺、且受限于天气,他们只有在极少数比赛中才能真实体验这种“飞”的感觉。

在这个短暂的时刻,运动员既要克服心理恐惧又要全神贯注于自身动作,很难体会不同飞行姿势和器材装备带来的稳定性和风阻变化。 所以,他们必须借助“风洞模拟器”来反复训练动作与判断,即使在非雪季,也能持续训练身体记忆与决策反应。

 图3. 中国的跳台滑雪专业风洞实验室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投资也是如此,一个基金经理的整个职业生涯,也许只够经历三次真正的市场危机。所以也需要一个模拟的训练场景,来帮他们在压力下做出高质量决策。

 假如一位基金经理准备买入苹果公司的股票,这个模拟系统会根据他们以往的交易历史,给出即时反馈:

 ■  提醒他在科技板块一直没有显著盈利;

 ■ 指出这是一笔“顺势共识”交易(consensus trade),而他的优势在“逆势投资”(contrarian);

 ■  标注这次下单金额已偏离他历史上最优操作区间。 换句话说,这个系统可能会温和地向你提问: “这是你擅长的战场吗?你在类似的交易上赢过吗?你确定现在要上吗?” 在资产管理中,从错误中学习是比寻找完美策略更重要的能力。

毕竟,从统计上讲,每一笔决策都可能有将近一半的概率是错的。这套系统能帮你看清自己的盲点,提醒你别高估了自己。 事实证明,自从使用这套模拟器后,我们整个团队在“更久持有赢家、迅速止损输家”这两件事上,做得显著更好。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靠一场胜仗,而是靠每一次及时的自省。

04

 在场的都是沃顿的高材生,我知道大家其实期待我给出“高级”的建议;但我给出的唯一一条建议依然是——“和人交谈”是商业和人生的“超能力”。

 如果说语言分析、社会心理学等工具是系统性的研究手段,那更基础、更通用的一种能力,就是和人交谈本身。 我在沃顿商学院的毕业演讲上,给的唯一一条建议是:Talk to people——“和人交谈”是商业和人生的“超能力”。

 图4. 尼科莱在沃顿商学院演讲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当时,在场的都是沃顿的高材生,我也知道大家其实期待我给出更“高级”的建议,毕竟让商学院的学生“和人交谈”是不是太小儿科了。 但这恰恰是关键:去和人交谈,去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不管他们站在你观点的哪一边,这就是一种“超能力”。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 

 想想你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时刻,我打赌不会出现在短视频或者视频会议中,而是某次不经意的深度对话。 我刚毕业不久就经历了这样的时刻。 

 当时我从沃顿商学院毕业,在我的第一个工作做了半年,我觉得我做得简直太棒了!我正在兴奋地计划如何花掉我的第一笔奖金。 这时我的老板带我去了一个地下一层的酒吧,你知道吗,在伦敦,一对一的反馈谈话,都在这样的昏暗酒吧里。(笑) 我们刚坐下,他就拿出了一沓文件,从高度看,很像一本小说,但它并不是小说,而是写满了我所犯错误和需要改进之处的反馈清单。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被现实暴击。 

 但是这个谈话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发现我并不是上帝的礼物——我太拿自己当回事了,从而完全忽略了周围的信号。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主动去和人交流,各种各样的人,从CEO到出租车司机,从实习生到聚会坐在我旁边的人…… 

图5. 尼科莱在录制播客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我发现很多杰出的CEO,都会花时间与组织中各个层级的人交谈。比如法拉利新任CEO上任之初,就和300名员工进行了深度对话;阿迪达斯6万名员工,人人都有CEO的手机号。

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倾听每个人的意见,而不仅仅是被列入日程的那些人。 所以在我入职挪威主权基金的时候,我与140人进行了一对一谈话,让我们彼此了解。这些对话带来了很多洞察,帮我厘清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也让我做决策的底气更足了。

 不过很快我也意识到,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作为CEO,不可能随时都能和每个人刚好聊上。那怎么办? 我用了一个“秘密武器”——在我办公室门口放了一个冰淇淋冷柜。每当有人过来拿冰淇淋,我就顺势聊上几句。 我们公司的冰淇淋预算确实不低,但这笔“甜筒开销”换来的,是无价的反馈和信任。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它可能是整个公司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一名“特工”的“投资情报学”,和他掌管的全球最大的钱袋子

 其实,真正好的谈话,背后有两个关键要素:说和听。 但我发现,大多数学校只教我们“如何表达”,却从不教我们“如何倾听”。但就像我们每个人天生只有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这意味着,你听的时间,应该是说的两倍。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可以用亲身经历向你保证:倾听,比说话,更能赚到钱。

 倾听是一种能力,你首先要做的是,按捺住你想要说话的欲望,但随着你职业生涯的不断进阶,这会变得越来越难。

 你听过“河马效应”*吗?——薪水最高的人说的最多。所以很多CEO都沉迷于听到自己的声音,你看看我就知道了(笑)。

 *泉果视点注:“河马效应”(HiPPO Effect)是“薪资最高者的意见”(Highest Paid Person’s Opinion)的缩写,指在组织中,高层管理者的观点往往具有更大分量,容易影响团队判断。

虽然经验和直觉很重要,但若忽视数据或其他声音,可能会导致偏差的决策。

 而我始终相信:你真正该做的,是提出好问题,然后闭嘴,好好听。不仅在工作中,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于是有一天,当你问出了一个直击本质的问题,看到了对方面部的轻微的颤动。

当你表达了内心真诚的善意,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泪光。 那才是生活中的奇迹时刻。 因为在这一刻,我们知道了我们是谁; 也更接近地看到了,世界,是如何真实地运转的。

  参考资料:

 CIO Greatest Hits: Sovereign Wealth Funds - Nicolai Tangen, Capital Allocations with Ted Seides, Aug 4, 2025 What's the secret sauce behind the world's largest sovereign wealth fund?,London Business School, March 16, 2025 Nicolai Tangen, CEO, 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Wharton MBA Graduation Speech,May 25, 2025 From hedge fund to sovereign wealth: Norway’s investment chief eyes active approach, Financial Times, Jan 7, 2021

来源:泉果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