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国家开始向中国出口清真猪肉
繁体2025年10月15日,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和中国海关总署签署了一份协议,正式宣布哈国开始向中国出口猪肉及其副产品。
对此哈萨克斯坦非常高兴,视为国家重大事件。
中国从很多国家进口猪肉,但哈萨克斯坦不一样,属于开了国际先例。
因为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国家,全国哈萨克族人口占比70.6%,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信仰比例为76.2%,是一个非常穆斯林,非常清真的国家。
这个国家当年曾经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时候,曾经也生产过猪肉,主要是境内的俄族人生产,供俄族人消费,并供应给俄罗斯国,哈萨克斯坦本国的哈萨克族人那是一口都不吃的。
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独立,哈国的养猪业立刻就崩了,首先是俄罗斯外汇极度匮乏,不再进口哈国的猪肉了,然后就是在哈国养殖和消费猪肉的俄族人大量从哈国流向俄罗斯,致使哈萨克斯坦的猪肉产业规模崩盘式下跌,仅残留很少的一部分。
但养猪少有养猪少的好处。
2017~2018年,中俄以及整个欧亚大陆,爆发了大规模的非洲猪瘟,几乎没有幸免的国家,猪肉国际贸易事实上断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别说国际流通,跨省流通乃至于跨市流通都做不到,到处都是灭杀病猪严防疫情扩散。
但哈萨克斯坦却是一个特殊的例外,因为本国几乎不剩多少猪了,所以成了罕见的无非洲猪瘟国家,并拿到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和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 联合认证的《非洲猪瘟无疫病国家/区域认可证书》。
这份“非洲猪瘟非疫区”证明是国际贸易中的“通行证”,意味着哈萨克斯坦成了极少数可以进行国际猪肉贸易的国家。
然后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且毗邻新疆,又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是我国需要加强经贸往来的存在。
于是中国就想了个主意,希望哈萨克斯坦能发展养猪产业,然后把猪肉卖给中国,这样哈萨克斯坦可以创汇致富,中国也多了一个境外的猪肉供应源,能分散国内的猪肉供应风险,确保中国境内的猪肉价格稳定。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纯内陆国,距离任何海岸线都非常遥远,运输货物困难,发展产业困难,全国就指着地下埋的原油过日子,其他的产业都很不发达,导致哈国就算地下有油,国家也不是很宽裕。
哈萨克斯坦需要产业来拉动就业,能多挣一点钱就多挣一点钱。
至于养猪这事,虽然古兰经说了不能吃猪肉,但没说不能养猪卖给别人吃,哈国经过研究之后认为大力发展养猪产业,然后把猪肉卖给中国,这个不违反古兰经,而且能让哈国更富裕。
2019年,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签署了战略协议,然后开始全力启动国内的养猪产业。
为了能尽快提升国内的养猪规模,哈萨克斯坦制定了国家政策,把养猪产业列入国家发展计划里,并对每公斤猪肉补贴98坚戈(约1.6元人民币),同时给与银行放贷等一系列的支持,全力扩大本国养猪规模。
发展了足足6年,哈国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猪肉产业规模,于是正式和中国签了出口协议,一口气把冷冻猪肉、冰鲜肉、猪副产品、熟食香肠都纳入出口清单。
这是清真猪肉,清真国家生产和出口的猪肉,清真的不能再清真了。
中国要猪肉,哈萨克斯坦要人民币,两国一拍即合,在清真寺的宣礼声中,一批批的猪肉被哈萨克斯坦送到了中国。
古兰经不允许吃猪肉,说猪肉是“不洁”之物,建议吃牛肉,这个结论放在现在确实是愚昧的,但放在古兰经诞生的时候却并不算愚昧,因为那是1400年前。
在古兰经诞生的公元7世纪,阿拉伯国家没有显微镜等检疫手段,只能依据自己现有的科技和生活方式做出国家秩序的安排。
牛肉和猪肉都有寄生虫,但牛肉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牛的肠道内,不会在牛肉组织内形成危险囊泡。
牛肉遭到的细菌污染主要在牛肉表面,是切割整块牛肉的时候附着在肉表面的,高温煎烤可以直接灭杀。
而牛肉内部通常是无菌的,甚至只需要三分熟就可以灭杀其中几乎全部致病源,五成熟可以确保灭杀全部。
但猪肉就不一样了,致命的旋毛虫和猪肉绦虫都会出现在猪的肌肉组织内,其中猪肉绦虫一旦进入人体,其虫卵能甚至进入人类大脑。
然后就是灭杀难度,不管是五分熟还是七分熟,都不能保证猪肉的安全,只有彻底煮熟且长时间煮熟才能彻底灭杀猪肉内含有的寄生虫和病菌等,灭杀难度比牛肉大的多。
所以你才会听说所谓三分熟五分熟的牛排,确实是可以吃的,但绝对不会听说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的猪排,猪肉只有十成熟和不熟的区别。
在习惯吃猪肉的中国,对于食物的态度永远是彻底煮熟,对于国外喜欢的三分熟五分熟牛排一直非常排斥,就是因为猪肉确实是需要彻底煮熟的,有一点点没煮熟就可能危及生命。
然后就是牛和猪的饲养环境,牛以草食为主,较少接触污染物,而猪会吃腐肉、垃圾、昆虫等,大大增加寄生虫感染概率。
然后就是猪肉本身的问题,猪肉天生非常腥臭,牛肉只需要简单的煎一下就能吃而且还挺好吃,但猪肉不行。
要想让猪肉好吃,首先要学会阉割技术,猪在2~3周龄就要阉割,否则猪肉腥臭味根本去不掉,这就需要拥有低成本且安全且广泛的畜牧阉割技术。
但这还不够,还要学会放血技术,杀猪后需要及时放血,一旦没有把猪血放干净,肉的腥臭味就会让人难以下咽。
做到了以上这些,还不够,经过以上处理的猪肉,还需要经过一道排酸熟成工艺,这样才能去掉猪肉本身的酸味以及腥味,并诞生肉香。
最最后,经过以上这么多工序处理后的猪肉,还是没牛肉好吃,中国人会在烹饪猪肉的时候加入八角、桂皮、花椒,以及葱、姜、蒜、料酒等一大堆东西,中和并掩盖腥味,最后才能得到一盘好吃到胜过牛肉的猪肉。
西方的牛肉确实没中国精心处理过的猪肉好吃,但牛肉只需要简单煎一下,而猪肉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去处理。
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国家没有这个技术,他们亲自实践的结果就是猪生活的环境不洁,猪肉非常难吃,吃猪肉容易得病,而这一系列的问题牛肉都没有。
在这种技术大背景下古兰经诞生了,所以古兰经要求信徒不吃猪肉,只吃牛肉,这在当时真的不算愚昧,甚至可以说是“忠告”。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兰经被固化了,没人能改里面哪怕一个字,所以在中国相关的养殖和烹饪技术传到阿拉伯世界后,他们还是不吃猪肉,导致相关规定在如今的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虽然神圣的古兰经是一个字都不能改的,但很多穆斯林国家的领导者都知道是怎么个回事,很多地方就可以“变通”。
比如说猪肉这个事,不吃就不吃,但不吃不代表不能养,也不代表不能对外卖,因为古兰经没说不能养猪肉卖猪肉。
所以清真国家哈萨克斯坦就生产了大批猪肉,自己不吃,但卖到中国,弥补了国际市场上没有清真猪肉的空白。
来源:远方青木
本文初摘录于:2025-10-22,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