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内走了两个,家居大佬坠亡、欧派倒闭近千家门店
繁体7月18日,广州天河区中景大厦18楼一声闷响,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53岁。
然而悲剧的余音未散,几天后的7月27日上午,北京居然之家总部不远处的家中,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也突然坠楼身亡。
两位行业大佬如流星般消逝在行业的上空,只留下满地困惑。
10天内走了两个,曾育周曾是手握东鹏瓷砖代理权的广州家装教父,其创办的靓家居以388元/㎡的装修套餐点燃市场,巅峰时门店破百。
汪林朋则执掌"北居然"大旗,与"南红星"共同定义了中国家居界的格局。
如今两位强者的名字却以这样残酷的方式登顶社会头条。
这绝非孤立的偶然。
几乎同时,从居然之家近千家门店的崩溃,到欧派一年超2000家店铺的惨烈洗牌,冰冷数字昭示着行业的残酷震荡。
当我们望向汪林朋的突然离世前夜,真相可能隐藏在资本迷局的重重迷雾中。
就在他坠楼身亡四天前,刚被解除留置措施回到岗位。
回溯今年4月,因涉嫌职务问题股权司法冻结,他与旗下居然智家被卷入舆论风暴。
资本扩张的双刃剑从来锋利无比。
2019年居然之家以356.5亿的交易作价"蛇吞象"借壳武汉中商上市之后,国企持股从43%暴跌至1.7%。
汪林朋个人却一路高歌猛进,减持股份套现26.7亿,四年分红独得近20亿。
这些令人瞠目的资本运作背后,国资稀释的质疑声从未停止。
而当业绩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出租率仅78%,沉重的93亿债务最终压垮了这个资本巨兽。
同命相怜的又何止巨头。
那位曾"拆东墙补西墙"的曾育周,甚至把自己价值过亿的别墅抵押出去给员工发薪,终究未能力挽狂澜。
靓家居破产清算,员工失业、供应商百万账款无法收回,消费者刚付了首期款工程却戛然而止,一场悲壮的时代烟火落幕了。
与此同时,欧派这家被誉为行业风向标的巨头也步履蹒跚。
2024年全年净关店973家,更惨烈的是:新开的1065家门店,远无法对冲2031家门店消失的沉重打击。
曾几何时,万家门店星罗棋布、如日中天;如今灯灭人去,唯余空荡的展厅无声诉说行业寒冬之凛冽。
当全国经销体系风雨飘摇,危机已在基层疯狂渗透。
欧派经销商"淘汰率"争议背后,是贵州林泰这样的案例:无法承受每套两三万的新样品费,便被要求签下"自愿转让协议"。
更甚者,辽宁经销商卷走600万货款跑路,欧派竟以"非隶属关系"为由,用区区5万保证金应付消费者。
欧派被迫发起近乎自杀式的价格血战,49800元全屋套餐登场,产品单价跌破800元/㎡的地板价。
饮鸩止渴式的挣扎能挺多久?当核心商业模式崩塌,关店潮只是表象,冰山之下全链条的生存压力已如岩浆翻涌。
十年黄金期如露似电。
曾经家居企业搭乘房地产东风扶摇直上,而今高周转房企批量暴雷却成为压倒骆驼的巨石:索菲亚、欧派们被恒大、碧桂园们成亿应收烂账压得喘不过气。
然而危机之下暗藏转机。
"南红星,北居然"已成历史遗迹,但中国存量房翻新市场却生机暗涌。
数据显示2025年房龄超十年住宅占比破40%,当"为老房服务"成为主流战场,谁率先打造出标准化快装产品,谁就可能抓住救命稻草。
下沉市场同样蕴藏爆发力,三四线城市城镇化浪潮席卷,消费者渴求的只是好而不贵的方案。
当线上内容成为黄金流量入口,线下店面化身体验中心的未来已现雏形,曲美家居通过这一打法实现高效引流,证明破局之道不在远方。
更不必提尚品宅配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远见:当客户全装修周期都能被持续满足,复购率与口碑形成滚雪球效应。
在这个渠道持续崩塌的时代,建立深层客户连接才能守稳价值高地。
家,始终是中国人最柔软的信仰。
即使行业哀鸿遍野,消费者装修小家的梦想依旧炽热如初。
当前路迷茫,唯有踏踏实实深耕用户需求、优化每一个运营环节,毕竟苍蝇腿也是肉。
而真正的行业重生恰恰蕴藏在这些看似朴素的真理之中:把家变美永远值得被专业回应。
十天两位掌舵人的骤然离去敲响了行业的警钟。
但告别资本豪赌的旧剧本,一个沉下心服务的家居新时代或许正在阵痛中缓慢诞生。
当万家门店熄灭的灯光在长夜中划出时代曲线,相信总有坚守者能点燃重塑行业的火焰,因为每个消费者心中那个关于美好居所的渴望,从未、也不会熄灭。
来源:颂科记
本文初摘录于:2025-08-03,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