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美白护肤需求的增长,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美白产品。“3·15”前夕,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某“纯手工身体美白乳”后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症状,就诊后确诊为脂溢性皮炎,随后仔细检查发现,这款美白乳实际为三无产品。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调查发现,类似上述消费者的遭遇并非个例,市面上售卖的美白产品存在“三无”甚至汞含量超标等问题。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人体若长期使用汞超标的美白产品,汞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会导致中毒,影响肾脏功能,引发神经系统疾病。
长期关注化学品安全与健康的环保组织无毒先锋(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团队送检的55套美白产品汞含量100%超标,最高超标6399倍。无毒先锋建议,消费者可做好日常防晒护理,以防止由于紫外线辐射而引起色素沉着导致的皮肤黑化现象。在购买美白产品前,可核查注册证号/备案编号,并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化妆品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是否真实有效。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美白产品的投诉为3849条。软件截图
美白产品货不对板成投诉重灾区
“我购买的一款在社交平台上很火的‘纯手工身体美白乳’,宣传显示7至15天就有效果,结果使用后就出现了过敏症状。”“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上游新闻记者收到多名消费者反映其通过购物网站购买的美白产品存在问题。
深圳市民曲女士介绍,2024年中旬,她在社交平台发现多个网帖宣传一款“纯手工身体美白乳”,宣传称成分为纯天然,使用7天就可以见效。此后曲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下单该商品。收货后她发现产品包装简陋,但仍尝试使用。“没想到没几天就过敏了,就诊后确诊为脂溢性皮炎,肌肤屏障受损。现在换季时皮肤变得很敏感,我认为过敏与这款美白产品有关。”曲女士称。同时她仔细检查后发现,在商品的详情页中,这款产品是有品牌标识的,然而她手中的产品外包装上,无任何有效的产品信息和备案编号。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另一名消费者发帖称,其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套名称为“回春宝典”的美白祛斑产品,产品上显示的公司名称为广州市某化妆品有限公司,而企业信用网上,却没有该公司相关信息。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关键词“美白” ,相关投诉高达3849条,而在消费保平台上,投诉数量也超过2000条。上游新闻记者对投诉信息仔细梳理后发现, 这些投诉内容主要涉及商品货不对板、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记者进一步注意到,被投诉的产品存在品牌厂家和生产企业不一致的情况,或者产品页面的宣传与实际收到的货物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许多消费者反映,即使他们进行了投诉,电商平台介入后往往也只是进行退款处理,且由消费者支付退回运费,相关商品很少会被下架。由于商品价格通常不高,这些投诉往往不了了之。
网购美白身体乳瓶身包装无任何标识。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摄
多款美白化妆品存在汞超标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购买了与曲女士同款的“纯手工身体美白乳”,该商品来自一家标有“全球购”认证标识的商家。记者观察到,这款商品不仅包装简陋,而且瓶身上未标注任何品牌信息、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以及生产批号等必要内容,随产品赠送的精油也同样缺乏任何标签或标注,显然是一款“三无产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合格产品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前述信息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向商家进行了询问。客服回应称,这可能是由于厂家方面的疏忽所致。客服解释称,该产品是从越南进口,由越南的一家小厂生产,由于工人操作上的马虎,偶尔会出现忘记贴标签的情况。而商家方面则只负责产品的打包与销售,并不会对产品进行详细的检查。
根据消费者投诉情况,记者又在另一电商平台购买了某品牌名为“回春素”的产品。这款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了包括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特殊许可证在内的多项信息,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化妆品信息时,却未找到匹配的信息。随后,当记者查询该产品的工商信息时,发现标注的生产企业实际上已经被注销。更令人不解的是,按照产品包装上提供的生产企业的地址信息,记者并未找到相应的地点以及生产企业,工商信息登记的电话号码也为空号。
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这款商品汞含量为1100mg/kg,而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化妆品的标准汞含量不能超过1mg/kg,该产品存在汞含量超标的情况。
记者检索公开报道发现,此前该企业的产品就曾因汞含量超标而被通报。2022年12月30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的通告显示,该企业生产的8款商品均不合格,其中超标最高的,检测汞含量为12267mg/kg。
公开信息显示,汞作为一种重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大多数国家对化妆品中使用汞的含量做出了限制。2013年,《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限定化妆品(眼部化妆品除外)中汞的国际限值为1mg/kg或1ppm(是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编者)。按照国际规定,化妆品中的汞含量不得高于1ppm,并且禁止生产、进口和出口汞含量超过1ppm的化妆品。
美白化妆品中违规添加汞由来已久,为何含汞美白化妆品屡禁不止?汞的“美白”机制是什么?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汞确实能在短期内达到美白效果,因为汞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这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从而减少色斑和雀斑的出现,使皮肤看起来更加白皙。但这种效果是暂时的,并且伴随着极大的健康风险。
余丰慧认为,含汞美白化妆品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短期美白效果显著,吸引了追求快速美白效果的消费者。此外,一些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可能会选择添加汞这种相对便宜且有效的成分,忽视了长期使用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
汞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它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导致中毒,影响肾脏功能,引发神经系统疾病,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孕妇使用含有汞的化妆品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等严重后果。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严格限制或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汞。
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某款美白产品,存在汞含量超标情况。受访者供图
环保组织调查:美白化妆品汞含量超标6399倍
“抑制黑色素”“纯天然成分”“越用越白”“7天令你光彩照人”......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你是否常常被各种美白产品的广告所吸引,它们承诺能带来肌肤的焕然一新与光彩照人。在这些看似神奇的宣传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的秘密——汞含量超标。
上游新闻梳理发现,针对美白产品存在汞含量超标的情况,此前就曾有评测机构和公益组织进行过相关检测,消费者使用后身体不适甚至汞中毒的事件曾多次见诸报端。
国际联盟组织零汞工作组(ZMWG)曾发布一份全球含高汞风险的美白产品清单。2021年,长期关注化学品安全与健康的环保组织无毒先锋,依据该报告中的附录发现有20款同款或相似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有售。无毒先锋成功购得其中的18款产品,并将其送至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汞含量测定。检测结果显示,18款产品中有15款汞含量超标,最高超标14399倍。此外,这些风险产品还存在多项违法行为,如无真实有效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生产企业已注销、无中文标签等。
无毒先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此次送检过程中,由于这些美白产品汞含量过高,导致检测公司仪器污染,只能进行二次送检与更换检测公司。
无毒先锋送检的16款产品,均存在汞含量超标。受访者供图
2024年11月,无毒先锋基于2021年的调查结果,在多个电商平台上,以有含汞风险的产品图片进行搜索,发现仍有16款产品在出售。为进一步评估这些美白产品的安全性,无毒先锋在各大平台上选取综合排序靠前的在售商品,共计55套美白化妆品共计109个样品数量,送至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汞含量测定。
无毒先锋调查结果显示,109个样品中有108个样品超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汞的限值(汞≤1 mg/kg),最高超标6399倍。
无毒先锋工作人员介绍:“若依据套装中任一样品汞含量超标,则判定该套产品汞含量超标,则55套美白产品,汞含量100%超标。此外,根据无毒先锋与10名志愿者历经1个月的不完全统计,这16款产品全网售卖违法链接(无真实有效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数量至少有1468条。”
无毒先锋建议,电商平台应当各自在全平台内下架违规产品,停止向违法的化妆品经营者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同时向相关的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此外,无毒先锋还建议电商平台规范化妆品上架制度,在全平台内公示禁止上架的违规产品,要求化妆品经营者提交化妆品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及相关证明材料并审核,例如,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验证其注册证号或备案编号真实有效的截图。在产品详情页面,建议提示消费者,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验证化妆品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
无毒先锋建议消费者可做好日常防晒护理,以防止由于紫外线辐射而引起色素沉着造成的皮肤黑化现象。在购买美白产品前,可核查注册证号/备案编号,并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化妆品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是否真实有效。
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本文初摘录于:2025-03-1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3-1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我委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 2025-05-01
-
要相信天道轮回的因果律。不要去伤害一个无辜的人。否则会得到加倍的报复和痛苦。01一桩大医院的桃色新闻,这几天在网上疯传。事件男主肖飞,是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2025-05-01
- 尽管离开芦淞市场的批发零售行业已有几年,但我依然习惯三天两头去市场转转看看,在这块地方有我割舍不断的情感,毕竟在此有过我的激情满怀,留下过我的奋斗岁月足迹。中国城... 2025-04-29
- 腐臭妖风当治欺上瞒下,左右糊弄,摆烂躺平的形式主义腐臭之风、腐败之风,仍是郎村村委和郎村村民最大的敌人之一。(一)石头上种田县上来了份书文,说是要多种些田地的好。... 2025-04-26
-
太原一酒店所有消防喷淋头全是摆设,加盟经理:只要有证,不看证的真假
记者 朱敏骏酒店里所有房间的消防喷淋头都是摆设,喷淋头没有连接任何消防管道,火灾发生时这些喷淋头将起不到任何喷水灭火作用。然而这样的酒店却通过了7天酒店的工程消防验... 2025-04-26 - 公元8世纪,阿拉伯商人骑着骆驼穿越黄沙漫天的丝绸之路,将一捆捆中国茶叶运往波斯。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写道:“中国人饮茶,如同呼吸般自然。”千年后的今天,一群... 2025-04-25
-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员工:低于8小时需说明
近日,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讨... 2025-04-24 -
“心机商标”乱象调查:“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
“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心机商标”乱象调查“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 2025-04-24 - 近日,武汉市民台女士(化名)因脑膜瘤术后双目失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遭遇纠纷。其购买的两份中国人寿保险中重大疾病险获赔3万元但15万元保额的防癌险遭拒赔理由是“不符合... 2025-04-23
-
游客大理古城买瓜起争执:170克苹果手机放上电子秤,显示0.34千克
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验证对方的电子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这让他感到很诧异。之后李先... 2025-04-23 - 这年头,不管你在哪个行业混,只要你还有耳朵,就躲不开两个字:赋能。坐办公室的被赋能,送外卖的也能被“数字化赋能”,政府搞项目要“科技赋能”,AI更是一夜之间成了“全... 2025-04-23
-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全文如下: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2025年4月... 2025-05-01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我委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 2025-05-01
-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员工:低于8小时需说明
近日,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讨... 2025-04-24 -
“心机商标”乱象调查:“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
“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心机商标”乱象调查“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 2025-04-24 -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通过谈判手段结束俄乌战争,美方已经向乌方提交了一份和平协议,其中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但是乌方拒绝接受这一条款,美国方面十分不满。据美... 2025-04-24
-
胡锡进:钢结构的大桥发生火灾,把桥“烧断了”,超乎普通人想象
北京顺义潮白河大桥周三着火并坍塌,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是个万幸。事故从发现到处理应当说很及时也很准确。钢结构的大桥居然能发生严重火灾,并且把桥“烧断了”,这... 2025-04-24 - 近日,武汉市民台女士(化名)因脑膜瘤术后双目失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遭遇纠纷。其购买的两份中国人寿保险中重大疾病险获赔3万元但15万元保额的防癌险遭拒赔理由是“不符合... 2025-04-23
-
游客大理古城买瓜起争执:170克苹果手机放上电子秤,显示0.34千克
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验证对方的电子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这让他感到很诧异。之后李先... 2025-04-23 -
2.26亿元!税务部门查处MCN机构重大虚开发票偷税骗补案件
国家税务总局今天(21日)公布一起网络主播管理机构伙同不法中介虚开、偷税、骗补重大案件。经查,广东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 2025-04-23 -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