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9月9日,涂某某(女,52岁)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2025年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

公安机关在接警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生态环境部门已按规范完成现场无害化处置;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善后处置工作。

目前,事发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对涂某某的不幸离世,我们深表痛心和惋惜,向当事人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女子散步踩到氢氟酸后去世,烧伤救治专家发声

氢氟酸有多危险?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

氢氟酸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

局部破坏:氢氟酸通过皮肤后,可溶解细胞膜,腐蚀皮下组织,进一步侵蚀骨骼,严重可导致骨坏死。

全身中毒:氢氟酸进入人体后,氟离子与血钙结合,使血钙降低,引发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此外,还会影响肝、肾等器官,导致肝肾功能衰竭。

这几类高危人群需注意

氢氟酸听起来陌生,但其实不少人家中常备的清洁剂就可能含有这种成分,例如一些用于清洁瓷砖表面的清洁剂,会添加氢氟酸来增强去污效果。

从事这些职业的高危人群,经常跟氢氟酸“打交道”,要特别注意:

实验室操作员

电子厂蚀刻工人

玻璃雕刻师

空调维修工

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倒模工人

在日常生活当中,咱们可以做好这五个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氢氟酸带来的危险:

1.戴好防化手套(丁基橡胶材质)

2.佩戴护目镜及面罩

3.穿好防酸围裙

4.配备紧急冲淋装置

5.准备氢氟酸急救包

如遇到类似强酸烧伤,在有水源的情况下应使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至少20-30分钟,然后根据情况可用2%-5%的氢氧化镁或肥皂水处理创面(禁止未经过冲洗直接使用酸碱中和的方式进行处理),之后仍需用大量清水冲洗,以除去剩余的中和溶液。无水源冲洗污染物时,应使用干毛巾或纱布将其拭去,随后立即就医。

主任医师李孝建告诉“医学界”,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呈无色透明状,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氢氟酸高度危险、具有强烈腐蚀作用。即使是浓度极低的溶液,也能迅速穿透皮肤角质层,深入皮下组织,甚至侵入骨骼和血液。

女子散步踩到氢氟酸后去世,烧伤救治专家发声

“低浓度氢氟酸接触皮肤后,可能在数小时甚至12小时后才出现明显症状,初期仅表现为红斑、苍白,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氟离子的扩散,后续会出现剧烈疼痛、水疱、组织发黑坏死,等到症状加剧时,往往已造成严重伤害。”李孝建说。

氟离子还具有毒性。李孝建提醒,若氢氟酸接触皮肤面积超一个手掌大小,极可能会引起致命性的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氢氟酸解离出的氟离子会与体内的钙离子、镁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氟化物沉淀,导致血钙、血镁浓度急剧下降,直接引发心脏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脏衰竭。”李孝建介绍,氟离子还会破坏细胞的代谢功能,造成组织坏死。

在上述致死事件中,据“澎湃新闻”消息,9月16日上午,参与收治该病人的一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医生告诉媒体,死者涂某某送到医院时情况已很不理想,全身各个脏器功能受损衰竭、电解质紊乱,抢救的机会已经不大。

上述主管医生表示,该院区收到过类似病例,但非常少,一般是化工厂事故。

另有消息称,近些年,氢氟酸灼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氟化工产业集中的地区,氢氟酸已成为引起化学灼伤及死亡的常见物质之一。

在上述事件中,废弃氢氟酸为何会出现在闲林中路附近空地?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事发地所在派出所工作人员称,涉事地位于某小区后山,为拆迁废弃地块,警方已对涉事地进行基础排查工作。此前有居民在附近种菜,建议居民不要前往此处。关于废弃氢氟酸来源等信息,目前仍在调查中,具体不便透露。

氢氟酸烧伤,临床如何救治?

被氢氟酸烧伤,临床接诊后该如何救治?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胡晓燕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专注于各类烧伤、创伤、瘢痕和难愈性创面治疗。

临床中,她经常遇到氢氟酸中毒患者,“平均下来每个月能有一两个吧,多数是参与化工工作的人,手套破了,手部误触化学药剂;或腐蚀性液体溅到衣裤,渗透进去。患者会感觉局部刺骨的痛。”

近期,胡晓燕在烧伤外科门诊中就接诊了这样一名患者。其腿部有个伤口,3个多月未愈。反复追问病史,患者才想起,曾用化学药剂擦地板,一滴黄豆大小的液体溅到腿上,但未重视。

女子散步踩到氢氟酸后去世,烧伤救治专家发声

患者用化学药剂擦地板,黄豆大小的液体溅到腿上造成3个月未愈合的创伤。/图源:受访者

“沟通过程中,逐渐清晰是氢氟酸灼伤。虽然损伤小,但它的腐蚀度很强,会造成垂直的深度烧伤,局部的表皮、真皮、脂肪都出现坏死,导致创口难以愈合。”

胡晓燕告诉“医学界”,这也是氢氟酸被称为“化骨水”的原因。“黄豆大小的灼伤面积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早期治疗最好是直接切除灼伤部位、缝合,一两周能痊愈。”

如果中毒面积更大,情况则截然不同。胡晓燕表示,临床上手掌大小(五指并拢)的接触面积,就可能危及生命。这还跟浓度、接触时间相关。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即使接触面积没有这般大小,可能也会有性命之忧。

“这种情况下,若不及时清除,会有较大量的氢氟酸被身体吸收,经血液循环后,它可以直接跟血里面的钙结合并导致低钙血症,诱发心脏抽搐、心脏骤停,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胡晓燕说。

胡晓燕介绍,接诊氢氟酸灼伤者,尽快用流动水冲洗创面20-30分钟以上,临床应尽快补钙、密切监测血钙浓度,营养心肌,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

补钙可以静脉滴注,也可以外敷,或在距离中毒部位局部注射,比如,手指头沾到了,那就从手腕的桡动脉注射钙剂,能直接送达损伤附近。此外,还要注意全身支持治疗和局部清创,甚至直接切痂,从源头上防止氟离子吸收。

早在2020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ICU曾成功救治1例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相关救治经验汇总后发表在了《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据悉,该患者43岁,在工作时不慎被氢氟酸溶液(温度100℃,氢氟酸浓度40%)喷出烧伤,累及体表60%-69%,现场用自来水冲洗约半小时,后至当地医院补液,最后转诊到浙大二院进一步治疗。

参与救治的医生介绍,这名患者到院急诊后,予紧急清创、补液抗休克、双途径葡萄糖酸钙给药治疗(创面外敷、静脉推注)、抗感染等措施。

后续治疗措施还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烧伤流体悬浮床治疗,同时结合烧伤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化痰、护肝、雾化吸入预防气道水肿,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游离钙及血氟、尿、氟水平等。最终,该患者在入院第32天出院。

参与救治的专家在文中分享了多条临床护理要点。受伤现场流动水冲洗治疗是皮肤化学烧伤早期处理的最基本措施;急诊室护士协助医生尽早去除创面水疱,针对氢氟酸使用钙剂湿敷阻断进一步损害,正确实施双途径补钙。

此外,CRRT治疗期间做好相关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游离钙、氟离子水平,落实围术期创面管理;ICU期间实施谵妄的集束化管理策略,以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

普通人被烧伤,该如何紧急处理?

李孝建医生是我国知名的烧伤整形科专家,专注于严重烧伤病人救治、烧伤后早期康复、瘢痕治疗、慢性创面的治疗等。

他所在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目前是广东省规模最大、收治病人最多、设备最齐全的专业科室,亦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烧伤救治中心之一。

据李孝建透露,他曾救治过一名氢氟酸烧伤患者,当时患者烧伤面积仅有5%,但因为氢氟酸有挥发性,除了皮肤烧伤,还导致了呼吸道的灼伤。

“幸好患者就医及时,在烧伤ICU救治时使用了大量的钙离子治疗,患者最后才挽回了生命。”李孝建认为,即使小面积的氢氟酸烧伤也会导致组织发黑坏死,甚至截肢,绝不能低估。

对普通人来说,一旦发生氢氟酸接触,如何立即采取科学应对措施?李孝建介绍,具体可分为多个步骤。

一是紧急冲洗。无论浓度高低,氢氟酸的接触部位需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30分钟。若佩戴手套,应迅速脱下并连同衣物一起丢弃,避免二次接触。若眼部接触,需撑开眼睑,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

二是及时就医。冲洗后不可掉以轻心,李孝建提醒,必须立即前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并务必告知医生接触的是氢氟酸以及大致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中和治疗、清创处理等专业救治手段,最大程度降低伤害。

三是避免自行处理。切勿使用碱性物质(如小苏打)自行中和,因为氢氟酸与某些碱性物质反应可能产生热量,加重灼伤。同时,不要随意挑破水疱,以免引发感染。

此外,李孝建提醒,生活中有多种化学品潜藏风险,除了氢氟酸,还有多个化学品要提高警惕。例如,挥发性有机溶剂(甲醛、苯、乙醇)常见于装修材料、美甲用品,甲醛和苯有刺激性及致癌性,长期接触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血液病。

“无论接触何种危险化学品,遵循‘先自救、快就医、讲清楚’的原则,能最大限度降低伤害。”李孝建说。

来源:央视网综合九派新闻、看余杭app、潇湘晨报、新华社、医学界


特别提示:如阁下阅有所得,亦是缘分。若您不吝分享转发,便是为正能量添薪续火,既助力本站发展壮大,照亮他人路途,亦点亮自身福田,涵养自身的浩然之气!感谢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