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原文】

虎(1)求百兽而食之,得狐(2)。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3),今子食我,是逆(4)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5)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6)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一》)

【批注】

(1)虎:即老虎。性凶猛,在夜间狩猎,以猪、鹿、羊等为食。

(2)狐:音胡,即狐狸。性聪明敏感,爱吃鸟类、家禽、野鼠等。

(3)长百兽:作百兽之王。长,音掌,领导者。

(4)逆:不顺从、违背。

(5)走:逃走、逃跑。

(6)畏:害怕。

【故事阐述】

昭奚恤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将,威名远播。楚宣王问朝中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很怕昭奚恤,果然真的这样吗?”大臣们无人回答。只有江一回答说︰“老虎捕杀各种兽类来吃。有一次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派我来当百兽之王,现在如果你吃掉我,那就违背天帝的命令。假使你不相信,我走前面,你跟在后面,看看其它动物见到我,有哪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以为是真的,于是跟着狐狸走。所有的动物看到它们,都吓得纷纷逃走了。老虎并不知道动物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而以为它们是怕狐狸。”现在大王的领土有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掌兵权;所以,北方诸侯不是害怕昭奚恤,而是大王的军队,这就像动物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这是记载在《战国策》里的故事,成语“狐假虎威”也是从这个故事演变而来。比喻凭借权威者的势力而对人欺压或作威作福。

【讨论】

(1)故事中江一做了什么比喻?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江一用老虎比喻楚宣王,狐狸比喻昭奚恤,其它动物比喻北方诸侯,表示狐狸借由老虎的气势吓走其它动物;也说明了北方诸侯之所以畏惧昭奚恤,是因为昭奚恤凭仗着楚宣王的权势之故。

【造句练习】

例:他只是个管家,却常常狐假虎威对下面的人发号施令。

例:古代的奸臣,常仗着受君王的宠信,就狐假虎威的欺压忠臣。

【相似成语】

仗势欺人;鼠凭社贵;狐假鸱张;狗仗人势;恃势凌人;驴蒙虎皮;假虎张威

【课后时间】

请在下面空格填上适当的字︰

吴( )喘( )

( )死( )悲

( )入( )口

( )( )精神

参考答案︰

吴(牛)喘(月)

(兔)死(狐)悲

(羊)入(虎)口

(龙)(马)精神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佚名
立即阅读
平平录
平平录
(清)杨芳
立即阅读
古今佳作
古今佳作
铁凝,史铁生等
立即阅读
水浒传
水浒传
施耐庵
四大经典名著之一
立即阅读
七剑下天山
七剑下天山
梁羽生
立即阅读
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立即阅读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古龙
立即阅读
大人物
大人物
古龙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