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原文】

邹忌(1)修(2)八尺有余,身体昳丽(3)。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4)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5),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6)臣,臣之妾畏(7)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8)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9)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10)于市朝(11),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進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進。期年(12)之后,虽欲言,无可進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13)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

【批注】

(1)邹忌:战国时齐国人。

(2)修:通修,此指身材修长。

(3)昳丽:光鲜亮丽。昳,音易。

(4)徐公:战国时齐国的美男子。

(5)威王:即齐威王,战国时齐国的国君。

(6)私:偏袒。

(7)畏:畏惧、害怕。

(8)蔽:音必,蒙蔽。

(9)面刺: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

(10)谤议:批评。

(11)市朝:指人多的公开场所。

(12)期年:一周年。期,音基。

(13)朝:朝见。

【故事阐述】

战国时代,齐国大夫邹忌,他身材修长,高八尺多,他的仪表俊美、容光焕发。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并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哪个较俊美?”他的妻子说︰“你俊美多了,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1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故邹忌没有自信,又去问他的妾,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1隔天,有位客人来访,两人坐着闲谈,邹忌又问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说︰“徐公不如你俊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邹忌家,邹忌仔细的观看他,认为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俊美。晚上,他躺在床上思索着︰“妻子说我俊美,是因为偏袒我;妾说我俊美,是因为她惧怕我;客人说我俊美,是因为他对我有所求。”

于是邹忌上朝去参见齐威王,说︰“臣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徐公俊美,臣的妻子偏袒臣,妾惧怕臣,客人对臣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说臣比徐公俊美。现在齐国领土辽阔,城邑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嫔妃、左右近臣们,没有不偏袒您的;朝中大臣没有不惧怕您的;齐国境内人民,对您也都有所求。由此看来,您必然受到很大的蒙蔽。”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对。”

因此,齐威王就下令︰“官吏及庶民等,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赐给上赏;能够上奏章劝谏寡人的,赐给中赏;能够公开在众人面前批评朝政,只要传到寡人耳里,赐给下赏。”

诏令刚颁布时,大臣们都来進谏,一时人潮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经过几个月后,仍经常有人上奏规谏。一年以后,即使众人想要進言,却也没有什么可劝谏了。燕、赵、韩、魏四国听到这件事情后,都到齐国来朝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取胜于邻国就在于自己国家的政治清明。

这个故事是描写邹忌用引喻劝谏齐威王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但后人把络绎不绝進谏的人潮,引申出“门庭若市”这句成语,形容来往的人群众多,非常热闹拥挤。

【讨论】

(1) 邹忌为什么认为齐威王受到很大的蒙蔽?你认为齐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2) 你有没有会指出你缺点的朋友?你会接受别人意见吗?你是不是只喜欢听

好话的人?

【造句练习】

例:这家餐厅价廉物美,常常是高朋满座,门庭若市。

例:他职位高升的消息一出,贺客就川流不息,门庭若市。

【相似成语】

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车马盈门;户限为穿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马伯庸
立即阅读
大人物
大人物
古龙
立即阅读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法)古斯塔夫·勒庞
立即阅读
菜根谭
菜根谭
洪应明
立即阅读
毛泽东文集(二)
毛泽东文集(二)
毛泽东
立即阅读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
李准
立即阅读
H庄园的午餐
H庄园的午餐
立即阅读
阿Q正传
阿Q正传
鲁迅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