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这里所说的“文帝”是指“X文帝”,“X”当然是指国号。也就是说,皇帝的帝号叫“文”的。所谓帝号:一般地说,皇帝以他们的谥号相称,为帝号。

而所谓谥号:是某重要人物死后,后代请名人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及谥法的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按照谥法的规定,谥号可以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这些惯用的名号之被选用,是使已故的君主具有理想化的形象。

秦朝以前,虽然称呼天子也用类似的帝号,但毕竟不是皇帝。秦朝的始皇和二世也不是帝号,是自称。而从汉朝到隋朝的皇帝,一般都称呼他们的帝号,唐朝开始,改用庙号称呼他们。一直到皇帝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明清,除了用庙号,更多的是用皇帝的年号。因为这时候一般一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了。(明朝还主要是用庙号,清朝虽然也用庙号,但是一般人,都只记得他们年号了)

由于帝号的流行期是(汉--隋),所以本文所讲的皇帝,也都是(汉--隋)时段的。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上皇帝共有500多位,绝大部分,都被后人所忘记,但很奇怪,凡是帝号是“文武”的,在历史上,都不是无名之辈。

其原因:“经纬天地曰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桓、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被谥为“文”称为“文帝”。

中国历史上的文帝:

1.汉文帝刘恒2.魏文帝曹丕3.晋文帝司马昭 4.宋文帝刘义隆

5.梁文帝萧顺之 6.陈文帝陈蒨7.周文帝宇文泰 8.隋文帝杨坚

说说各位文帝

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文帝,基本都是好皇帝,至少没有一个坏的。他们统治期间,百姓一般能安居乐业。三十一、中国历史上的文帝

1、最有名的好文帝: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高祖中子。高祖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他为代王。吕后死后,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前180年迎立他为帝。中国历史上开明的皇帝之一。汉文帝在位期间,继续执行汉初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文帝二年(前178)和十二年,曾两次将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此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十二年,废除了过关用传的制度,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他还逐步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并驻军北方,增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对少数民族则注意怀柔,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护和睦相安的关系。他还提倡俭约,不允许贵族官僚滥事搜刮,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尤其是他针对刑罚的苛酷而废除肉刑,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其内容是将沿用秦代的墨刑、劓刑和剕刑改为笞刑,为从奴隶社会的五刑过渡到封建社会的五刑奠定了基础。文帝统治期间,汉王朝的统治逐步趋向稳定,阶级矛盾缓和,社会呈现富庶景象。西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死后,由于继位的汉惠帝刘盈孱弱,吕后专权,大封诸吕为王,使刘氏江山岌岌可危,也使这个政权处在第三代是否 能平安过渡的瓶颈时期。而刘恒即帝位后,不仅使西汉王朝平稳地过渡这个危险时期,而且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之一:文景之冶。因此,汉文帝刘恒可说是汉王朝之所以能享国四百年的关键人物。

2、最名副其实的“文”帝: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恒,曹操次子。作为魏帝国的开国皇帝,虽说有一半是继承了他父亲的产业,但此人本身,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曹丕于220年,迫使汉献帝让位,建立魏朝,并迁都洛阳。他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图把用人权从大族名士手中收归朝廷。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

在所有的文帝中,他的文化修养,可以说是最高的。他的文,千古留名。不愧为最名副其实的“文”帝。他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而且艺术上很完整的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魏文帝集》。

3、中国野心家的代表:晋文帝司马昭。(215-265)字子上。司马懿次子。西晋奠基者之一。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逐步被司马氏掌握。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的官职,独专国政。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又继任大将军,朝廷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里。曹髦见曹氏的权威日渐失去,司马昭又越来越专横,内心非常气愤,于是写了一首题为《潜龙》的诗。诗中写道:受伤被困的龙不能跃出深渊,自由自在地上天入地。就好比龙蟠居在井底,看着泥鳅、鳝鱼在面前手舞足蹈,只能藏起牙齿伏住爪甲。真可恶,我处于同样的境地! 司马昭见到这首诗,勃然大怒,在殿上大声斥责曹髦说:“我司马氏对魏有大功,你为何把我们比作泥鳅鳝鱼?”曹髦听了,吓得浑身发抖。司马昭见他不敢作答,冷笑一声离去。曹髦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有篡夺帝位之心,所以敢于当众侮辱他。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过不下去了,必须除掉司马昭。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大臣密谋对策。他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企图篡夺帝位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着受废黜的侮辱,今天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曹髦拔出宝剑,登上马车,带领宫中侍卫、仆从等三百多人,向司马昭的府第进发。途中,遇到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正带了数千卫兵过来。曹髦以为他们是来杀自己的,便冲到前面高声喊道:“我是天子,你们想弑君吗?”卫兵不敢阻止,也不知应采取什么行动,便向后退却,贾充马上对卫兵大声喝道:“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之事啊!”卫兵们听他这一喝,顿时明白过来,一齐挥戈,当场将曹髦杀死。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曹奂完全听命于司马昭,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长子司马炎继位任晋王。仅过了几个月,司马炎就逼曹奂退位,由他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文帝。庙号太祖。

4、中国历史上最被人冤枉的好皇帝: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在位三十年。义隆博涉经史,善隶书,深沉有谋略,但体弱多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流传千古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讽喻权相韩侘胄冒险北伐金国而作。其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是指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王玄谟在宋文帝支持下北伐大败的故事。结果不出辛弃疾所料,韩侘胄兵败被杀,恰如元嘉故事。观辛弃疾的诗词,后人多以为宋文帝刘义隆也是象韩侘胄那样的绣花枕头,其实,论好大喜功,两人似之,若论文才武业,两人则有云泥之别。宋文帝在位三十年,十七岁即位,诛杀权臣,修明政治,“元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史上大书特书的时代,更有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等群星照耀;武将赫赫,如檀道济、沈庆之、宗悫等辈,横槊跃马,四击不辍,皆为中国战争史上不可多得的英豪人物。最为史者叹惋的,则是宋文帝盛年遇害,凶手是他自己的太子刘劭,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逆子弑父的大命案(杨广弑杨坚,赵光义杀赵匡胤,皆是“可能之事”,没有确凿证据,史书存疑。刘邵弑逆是正史明载,有始有终)。

总而言之,当年的“少年英豪”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聪明仁厚,躬勤政事,朝野敦睦,在元嘉二十七年北代之前,江南的国力达至鼎盛。文帝本性又很俭朴,不好奢侈,连坐辇的皮垫都用很便宜的黑皮,史书美之。可惜他末年好大喜功,轻启战事,致使生民涂炭;加之关键时刻该断不断,废立大事随便告诉潘淑妃,谋及妇人,事泄谋激,最后身首异处,遭古今帝王未有之惨祸,确实令后人叹惋。

5、与两朝开国皇帝都有很亲密关系的文帝:梁文帝萧顺之,梁武帝萧衍之父,齐高帝萧道成堂弟。在齐朝历官待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封临湘县侯,赠镇北将军。生前未作皇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梁武帝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6、同性恋文帝:陈文帝陈蒨。(521-566)陈霸先之兄谈先子。武帝时立为临川王,总军政。武帝子陈昌被西魏执俘于长安,故以蒨嗣位。人美姿容,有学识才干,很干练。当他即位时候,割据湘、郢二州的湘州刺史王琳,一方面拥立前朝萧绎的七岁孙萧庄为梁主,另一方面又勾结北齐、北周,联军东下,进犯建康,但被陈蒨屡次打败。陈蒨遂于公元560年收复了江州、郢州,扫平了长江中游的割据势力王琳,初步巩固了江东政权。陈文帝与韩子高:韩子高容貌美丽,状似妇人,离乱当中得宠于文帝,竟也能屡立战功,拜爵封将。两人之间的故事后来被写成了《陈子高传》,子高变为陈姓。

7、中国黄金时代的军事奠基者:周文帝宇文泰(505─556),西魏和北周两朝的实际创建者。其先出匈奴,自后燕归魏,徙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泰子宇文觉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谥文帝。北魏末年六镇起事中,参与鲜于修礼和葛荣的起事军,后隶尔朱荣部将贺拔岳麾下。由于魏孝武帝与高欢不睦,入关就宇文泰,并任命其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文帝,改元大统,是为西魏,但政权实际掌握在宇文泰手中。

宇文泰善于谋略和指挥,曾与东魏多次作战,互有胜负。他又使西魏文帝娶柔然公主为皇后,并废原来的皇后为尼,最后赐死,以取悦柔然。对于突厥,则遣使通好。对南朝则采取攻势,先后夺取了益州和荆雍之地。政治改革方面,在大统元年采纳苏绰建议,制定公文格式,以朱色、墨色区别财政支出与收入,定出户籍册和胪列次年课役大数的计帐制度。大统七年,又制定地方官必须遵守的六条诏书:即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他又建立府兵制,扩大了兵源,此制后更为隋唐所沿袭。以后又令卢辩仿照周礼更改官制,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文体。又恢复鲜卑旧姓,命令汉族部将资历高者袭三十六姓,次者袭九十九姓,所将士卒也改从主将的胡姓,由是令他们形式上成为一批胡化了的汉人。宇文泰创立的府兵制度,为以后的隋朝和唐朝所继承,成为中国强大的军事机构,为开创中国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军事基础。

8、最惧内的皇帝:隋文帝杨坚(581-604)华阴人,隋朝的开国君主。初仕北周,封随公,静帝禅让为帝,国号隋。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广所弑。文帝成功地统一了已经处於分裂局面几百年的中国。他建立的政治统一维持了几个世纪,其结果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强国。使中国人免受割据战争之苦。他在不长的时间內,将中国重新置于一个政权治理下,外御强敌突厥,內令人民安宁生息,功业之伟大,足以流芳千古.然而,御下过严,令不少功臣未获善终,尤其立杨广为太子,令遗祸后代,竟使江山断送,实为遗憾。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
立即阅读
左宗棠
左宗棠
张鸿福
立即阅读
莳花弄茶
莳花弄茶
立即阅读
葬礼之后
葬礼之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热风
热风
鲁迅
立即阅读
网事实录
网事实录
立即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波洛圣诞探案记
立即阅读
离婚
离婚
老舍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