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鉴赏】

庚辰年(1220),三十岁的耶律楚材正随成吉思汗远征西域。西域所处纬度较中原为低,春温季节来得要晚些,虽然节序已届清明,可这儿才呈现出一派撩人的春光,入耳的是那间关的野鸟,照眼的是那烂漫的山花。良辰美景,把酒临风,禁不住乡愁如乱山横,自然要涌动起“故园”之“想”了。

去国怀乡,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名篇佳句,历来举不胜举。不过,无论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苍郁也好,或者是“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的清丽也好,关键在于一要真挚,二要有特色,三要美,才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耶律楚材的《庚辰西域清明》之所以能深深地触动我们,原因就在这里。

此诗开门见山,一破题就立即用“远客临风几许情”一句带起满纸波澜。接下,“野鸟”“山花”本是泛用,算不得什么高明,但缀以“难解语”和“不知名”,可就要算是耶律楚材自己的面目了。也就是说,这一切跟故乡既如此相似,又那样不同,故云“难解语”、“不知名”,这就准确地道出了“远客”的那种陌生感。至如“蒲萄酒”、“玛瑙杯”,这些固然是西域的东西,是承“边城”来的,用以入诗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本事,倒是“愁肠乱”、“醉眼明”才真实地刻画出了这位流寓者的特殊体验。“乱”,烦乱也。剪之不断,挥之不去,忘不了,丢不开,越是酒入愁肠越是心烦意乱。“明”,发亮也。愈喝酒愈是愁烦,愈愁烦愈是思念,愈思念愈是亢奋,愈亢奋眼睛愈是发亮。一个“乱”,一个“明”,状“远客”之“情”,可谓真切之至。有了这番铺陈,结句以“遥思”之笔跃入“梨花深院”的忆念中,也就是情之自然了。

耶律楚材写诗,往往不假雕琢、不矫情,以本色胜。这首诗仍然保持着这个特点。此诗语言自然,属对工整,自有其天然的韵致。宋李淦曾经说过: “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 可与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文则精义》二一)他所谓的“直”和“质”,无非艺术创作的平实无华,用以衡量耶律楚材的这首诗,我们认为还是有道理的。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彷徨
彷徨
鲁迅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尔雅
尔雅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聂济峰等
立即阅读
华人必备知识
华人必备知识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