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16%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

【鉴赏】

归庄写有《落花诗》十二首,并作一序,序中曰:“我生不辰,遭值多故,客非荆士,常动华实蔽野之思;身在江南,仍有大树飘零之感。以至风木痛绝,华萼悲深,阶下芝兰,亦无遗种。一片初飞,有时溅泪;千林如扫,无限伤怀!是以摹写风情,刻画容态,前人诣极,嗣响为难;至于情感所寄,亦非诸公所有。无心学步,敢曰齐驱;借景抒情,情尽则止。”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落花诗》并非只写落花,而是诗人借落花景致,抒发郁结于心的家国、身世之痛。

首联破题,描写暮春时节,江南树花凋落纷飞的景象。“红稀”,红肥稀少。“残英”,落花。当春意盎然之时,树儿枝叶繁茂,花朵竞相开放,令人赏心悦目! 而如今春光将歇,虽然枝叶依旧,可花儿不断零落,任风吹飘,这怎不使人惆怅沮丧?一个“叹”字,表达出诗人面对落花而产生的无限感伤之情。

颔联则承接首联,申写落花的不幸遭遇,表现落花的可悲结局。“燕蹴莺衔”,是写鸟儿对落花的糟蹋。“燕蹴”,燕子蹬蹴花朵。杜甫《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 “燕蹴飞花落舞筵。”“莺衔”,莺儿叼去花瓣。常衮《咏玫瑰》: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春尽花谢,风吹花落。燕子莺儿急急飞来,对落花进行无情的摧残: 燕子用双脚踩踏,把落花碾成碎片; 莺儿用尖嘴衔起花瓣,高飞而去。可怜落花,竟不能安然地化作春泥! 再说,花儿飘零,有的会“落粪溷 (粪坑)之中”,也有的会“坠于茵席 (华美的坐席)之上” (《南史·范缜传》),可是,时下的环境,污秽不堪,肮脏的粪坑多,干净的场地少。可怜落花,竟不能得到应有的归宿! “何太急”,表现诗人对燕子莺儿损害落花行径的切齿痛恨; “竟安归”,则抒写诗人对“溷多茵少” 的恶浊环境的无比愤慨!

颈联“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则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描写暮春时节花枝和青草呈现的不同面貌。“阑干”,用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芳条”,细长的花枝。池馆,池塘旁的馆阁。绿荫,树叶遮住日光而形成的阴影,这里指青草。暮春的早晨,露水浓重,阑干旁孤零零的花枝,显得异常凄凉、冷漠;而傍晚时分,斜阳普洒,池馆周围青草碧绿,肥嫩无比。人间的自然景象竟有如此之不同,怎不令人触目生情,感慨万千!

目睹落花,目睹绿草,诗人情为之伤,心为之碎。可怜落花,但也毫不钦羡绿草。他关门独居,任凭绿草茂盛馥郁! 诗的结句表现了诗人甘受困苦、不变志向的英雄情怀。

这首诗作于清朝统治逐渐巩固的时期,作者以落花喻抗清志士,表示了不随波逐流、向清朝屈服的顽强意志。“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是以暮春花落境况,比喻志士失散。“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隐喻在清朝控制、摧残下志士无地容身。“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则以 “芳条冷” 比喻志士处境困难,以 “绿荫肥” 比喻降清、仕清者得到功名利禄。“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则写自己甘心隐居陋室,任降清、仕清者去争显耀。全诗景语即情语,真是“得寄托之旨,备体物之致” (吴伟业《评归庄落花诗》) 的佳作!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热风
热风
鲁迅
立即阅读
谨慎之城(英文版)
谨慎之城(英文版)
立即阅读
中国童话选
中国童话选
立即阅读
简爱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立即阅读
史书选辑
史书选辑
中国历史
立即阅读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二集
立即阅读
历史原来这样
历史原来这样
罗杰
立即阅读
活着
活着
余华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