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0%

生平简介

来鹄(?—883),豫章(在今江西省南昌附近)

人。咸通(860—873)年间举进士 而不第。曾自称 “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其诗多描写旅居愁苦的生活,也有表现民间疾苦的人民性很强的作品。《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题庐山双剑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

始应农器满人间。

来鹄诗鉴赏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深受刀兵之苦。《题庐山双剑峰》虽为山水名篇,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要求阻止战争、发展农业生产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巧借庐山双剑峰名字中的“剑”字进行形象生发、虚拟和演绎,从而创造了别具新意的艺术境界。诗的开头两句主要状摹双剑峰的奇姿异态。双剑峰“倚天”“高”耸,势凌“四面山”,可谓“英雄盖世”。一个“闲”字信笔迸出 ,则写出了奇峰无用武 之地的愤恨。这两句虽经艺术想象把山峰比拟为“三尺”剑,但却始终没有离开“形似”二字。三、四句则不然,它是继第一次联想和想象之后的又一次大幅度腾跃。诗人循着铸剑的原料——铁再次振动想象的金翼,设想如果双剑峰真是铁铸的,那么,在农业生产荒废的情况下,这些用于征战的兵器就应该重新冶之于炉,制造出以利耕耘收割的生产农具 ,广散人 间,发展农桑,振兴国家。诗人如此奇异的想象,如此奇妙的构思和境界,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化刀兵为农桑的美好愿望。在一首山水写景诗中能够巧妙地融入如此深广的社会内容,就足以显示出诗人那杰出的创作天才了。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活着
活着
余华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吴楚材等
智慧人生34要
智慧人生34要
明憨
李自成传
李自成传
姚雪垠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刘鹗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
鲁迅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毛泽东传(下)
毛泽东传(下)
中央文献研究室

添加书签

当前位置: 0px

我的读书书签

书签添加成功,务必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