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刚入秋,国际新闻圈就被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访华行程和回国后的一连串动作给“炸”了。

谁都没想到,这趟中国之行结束后,金正恩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以前公开讲话里常提的“国防优先”,“应对制裁”,如今全变成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际合作”,甚至在参观建党史迹馆时撂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给我10年时间,我一定还朝鲜民众一个崭新的国家!”

金正恩像变了个人:给我10年,还你一个崭新的朝鲜

这话一出口,不光朝鲜国内百姓激动得奔走相告,连国际媒体都连夜加班分析:“金正恩这是要带领朝鲜走“经济快车道”了?”

2025年9月初,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专列缓缓驶入北京。这是他时隔六年再次访华,也是他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以来第五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单纯的双边会晤,而是他首次与多国领导人同场亮相的多边外交活动。

在天安门城楼上,金正恩与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中国老战士们握手致意;在钓鱼台国宾馆,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会谈;他还与白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领导人交流接触。

金正恩这次访华行程前后共持续五天四夜,时长创下其历次访华纪录。相比他此前两次乘专列访华均为四天三夜的行程,这次明显延长。朝鲜随行阵容强大,包括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赵甬元、分管经济工作的书记金德勋,以及外务相崔善姬等核心官员。这样的陪同阵容也折射出此访的多重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金正恩的女儿也出现在这次访问中。这是他的孩子首次在公开出访时亮相,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金正恩像变了个人:给我10年,还你一个崭新的朝鲜

而金正恩一改往日的做法,展现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外交姿态。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中国老战士们握手,“致以热烈祝贺”。纪念大会结束后,金正恩还参加了纪念招待会,与多国领导人进行了简短交流。

在这次访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两人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了长约两个半小时的会谈,其中一个半小时为双方高级官员参加的大范围会谈,另一个小时则是两位领导人的单独会谈和茶叙。

会谈结束后,俄罗斯记者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两位领导人热烈拥抱告别。

普京再次邀请金正恩访问俄罗斯,金正恩给出了积极回应。这种亲密互动与金正恩此前较为拘谨的外交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与普京的会晤,金正恩还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进行了愉快交流,并邀请他“在任何方便的时候”访问朝鲜。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透露,他在参加纪念大会时与金正恩“偶然相遇,握手问好”。

这些密集外交活动展现了金正恩在外交策略上的调整,朝鲜正在尝试打破孤立,寻求更广阔的国际空间。

访华回国后不久,金正恩在10月9日参观建党史迹馆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10年之内在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和所有地区实现新的巨变”。

这一表态与他访华期间展现的开放姿态相呼应,表明他在国内发展上也有宏大规划。

金正恩强调,朝鲜劳动党从党的八大起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轨道。他提出,朝鲜“必须以比现在更快的速度实现转变,发挥更大的奋发力和忘我奋斗精神”。

这一“十年计划”与朝鲜近年来推动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战略一脉相承。2021年1月,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政治、经济、国防、文化等领域均衡发展,构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回顾过往,金正恩执政后,朝鲜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重要调整。他先后提出了“人民群众第一主义”与“我们国家第一主义”作为治国理念。

2013年1月,金正恩在第四次党支部书记大会上提出了“人民群众第一主义”,这是他提出的第一个施政思想,也是对“先军政治”的纠偏。这一理念把朝鲜劳动党执政的根本逻辑从过去“为军队服务”转向“为人民群众服务”。

2019年,金正恩在新年贺词中号召全体党员和劳动群众把“我们国家第一主义”化为信念,按照朝鲜方式有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朝鲜官方媒体指出,“我们国家第一主义”是对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自豪和骄傲,是要把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到最高水平的强烈意志。

2021年朝鲜劳动党八大修改党章,把“人民群众第一主义”规定为党的基本政治方式,正式取代了“先军政治”的内容,标志着朝鲜劳动党告别了先军路线。

这种内政外交的紧密配合,显示出朝鲜正采取更加系统的国家发展战略。

金正恩像变了个人:给我10年,还你一个崭新的朝鲜

2022年,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公报,介绍了金正恩“英明领导10年建设斗争的业绩”。公报指出,主体102(2013)年12月在平壤召开的第一次建设部门干部大讲习,是开创建设大繁荣期的历史性转折点。

金正恩在八大报告中也曾指出,这五年的经济计划是整顿和充实薄弱经济部门,从而扩大生产来可靠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这意味着,与民生相关的经济部门将获得更多资源投入。

在对外关系上,朝鲜已派出高级官员出访亚、欧、非、拉美10多个国家,既恢复和主要伙伴国家的往来,也广泛结交“全球南方”的新朋友。这种“积极外交”战略,目的是为朝鲜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然而,有目标是好事,若真想实现“十年巨变”的目标,朝鲜还面临不少挑战。尽管朝鲜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朝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达3.6%、0.9%和10.9%,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但经济基础仍然薄弱。

资源短缺、技术落后以及国际制裁等因素制约着朝鲜的发展。金正恩提出的十年计划雄心勃勃,但落实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另一方面,朝鲜将发展重点放在地方经济上。金正恩提出以“地方发展20×10政策”为核心的地方发展政策,旨在提振民生。该政策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发展建设的费用,同时要求各市郡积极利用好本地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25年3月,朝鲜实施《地方发展法》,推动各道、市、郡依靠自身特色实现发展。这标志着朝鲜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正在进行新的探索。

说到底,金正恩从中国回到朝鲜后,没歇多久就直奔建党史迹馆,对着党内干部们当面立下了“十年搞出大变化”的目标。你要是把这会儿的他,跟在北京多边场合里那副侃侃而谈、聊合作聊发展的样子放一块儿比,简直像两个人——一个是沉稳部署国内发展的领导者,一个是积极对接外部合作的推动者。

金正恩像变了个人:给我10年,还你一个崭新的朝鲜

2025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赴平壤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要知道,十年可不是个短日子,足够一个人脱胎换骨,更足够一个国家悄悄完成蜕变 。金正恩敢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背后其实是朝鲜在全球化浪潮里,想打破困境、找新出路的满满决心。

现在不管是周边国家,还是国际媒体,都睁大眼睛盯着这个曾被贴上“神秘”标签的国家,到底能不能在十年里,真把“崭新朝鲜”的承诺变成现实。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本文初摘录于:2025-10-16,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