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聚焦“三农”工作,要求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并提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包括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
基层是服务群众、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是各级工作部署的发力点之一。近年来,从中央一号文件年年关注,到各级专项机制反复强调,再到直接亮剑“迎评送检、填表报数、过度留痕”等病症,各方面整治不断跟进,“材料薄了、牌子少了、干部下基层多了”,效果显而易见。但形式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管一管会好转,松一松又反弹。尤其进入数字时代,一些线下被减掉的“负担”,不知何时转移到了线上,更加隐蔽且变本加厉。看着纸质材料是减少了,但电子存档的要求纷至沓来;干部的确下基层了,却忙着拍照打卡……应用软件过多过杂,强制转发,大搞评比,各类“电子束缚”不断异化,基层干部身心俱疲。曾有一地调查显示,全市各系统各部门各层级的App、小程序、政务公众号、工作微信群和QQ群加起来,一度近4000个。
基层负担屡屡反弹,形式主义马甲繁多,是一种提醒。应对之策,决不能停留于“打地鼠”,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二十一条单独列项,对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基层借调从严管控、网格化治理“多格合一”等突出问题,指明了治理思路,提出了治理方法,列举了治理事项。如观察者所言,形式主义病症,“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期待这套组合拳能够尽快打出,并真正触及考核指挥棒,让反对虚功、注重实绩的导向更加明确。
不妨站在田间地头,想一想什么才是群众最需要的,最能推动基层发展的?把那些不该基层管的、超出基层能力范畴的事项剔除,对那些徒耗资源的“无效内卷”喊停,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要理顺权责,推动治理成效不断提升。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用干什么”,基层干部们将更好“握指成拳”干出声响。
2025年春晚小品《花架子》,令人啼笑皆非,却也发人深省。把基层的“花架子”搬走,给想干事、干实事者腾地儿,广袤的乡村才能更加活力蓬勃。
来源:北京日报,长安观察
本文初摘录于:2025-02-2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2-2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115例男性宫颈癌患者、25例男性卵巢癌患者、46例男性产妇出血的例子……无法想象,上述表述竟都出现在医学论文中。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 2025-05-07
- 各位看官,我是学历史但从不执于历史的花鹿不花。董小姐的事儿终于等来了最新消息。5月1日,节假日的第一天,国家卫健委突然发布消息:已经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 2025-05-07
- 教育公平这条底线,谁碰谁就得付出代价前两天的文章不知道哪里写的超纲了,发布之后不到一小时就被删了....但还是想简单聊几句。首先一点,董女士事件真正刺痛大众的,是她从... 2025-05-05
-
董袭莹“博士速成”,屠呦呦“院士难封”,学术界“劣币驱逐良币”几时休?
董袭莹“博士速成”,屠呦呦“院士难封”,学术界“劣币驱逐良币”几时休?一边,是“博士速成”的董袭莹女士。一边,是“院士难封”的屠呦呦奶奶。两个人都去过大洋彼岸的美... 2025-05-05 - 协和“4+4”事件,不再需要复述太多。“4+4”成员的履历、背景、行为、争议早已在公共视野中反复被浏览。但真正让人情绪炸裂的,不是他们的学历、家庭,也并非违规操作,而是...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