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文|明憨法师

面对亲人过世,我们既要冷静,又要有智慧。

冷静就是不要过于悲伤,不要痛哭流涕。对刚去世的亲人,如果我们心里一直思念他(她),甚至悲痛欲绝,就会让亡者产生贪染的心,贪恋这个家,贪恋家人,就会障碍他(她)往生。一味痛哭只是一个人自己感情的流露,并不能给亡人带来什么利益。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双林树下圆寂的时候,凡夫弟子们都在痛哭,动物们表现激烈,如水生动物跳上岸,飞鸟从天空往下掉。唯有圣弟子们默然。圣弟子们对佛陀虽然不舍,但他们知道佛陀断证功德完全圆满,圆寂只是一种示现,让后来者懂得生命无常,要珍惜暇满人生。 

憨师说(18)

锦呈|绘

弘一大师还未出家的时候,就是个大孝子。出家后,每每提到母亲,当着众人不知哭过多少次。他的母亲去世后,他为母亲写了一首歌《梦》,在葬礼上,用钢琴演奏这首朴实却用情至深的哀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以及对生死的感悟。

我们出家人到生死关头的时候,道友们去看望他,就会说:“老师父啊,打起精神来,您当时跟我们怎么说的?您现在怎么啦?”这么一鼓励,他的劲上来了,就能放下,放心走了。

智慧地对待死亡,是知道怎么帮助过世的亲人,知道怎么做对他们利益最大。要知道,人过世后,一般49天内处于中阴身阶段。这段时间,非常关键,需要在世亲人的帮助。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又云:“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凡夫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因为无明,一个人,一辈子乃至多生累劫,造下无量的罪业。临命终时,如果没有亲友为其广做善事,就只有随自己的业力流转。如果亲友为其积德行善,诵经、持咒、放生、做佛事,就有很大的机会帮助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罪业深重,本应堕恶趣,也有可能因亲友为其修的圣因,使其众罪悉皆消灭,而生善趣。

即使某位亲人去世已经超过49天,已经轮回转世,甚至已经往生净土,为他们念经作善,也能使他们在新一期生命里得到佛法的加持,消除业障,增长善根,感得安乐。所以,我们尽孝的心、报恩的心应该是持续不断的。

行持善法,对逝去的亲人帮助极大,对生者更有无量的利益。《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有男人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已获。”我们为过世亲人所做善业的福德,七分之中,亡人得一分,生者得六分。

所以,我们要消除“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成为过去”的思想,要用佛法、用善行善业来报答逝去亲人的恩情,也为自己积累宝贵的福慧资粮。

(2020年5月 明憨大和尚随缘开示)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小李飞刀
小李飞刀
古龙
立即阅读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
立即阅读
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
(美国)傅高义
立即阅读
中篇小说精选
中篇小说精选
刘醒龙等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飞狐外传
飞狐外传
金庸
立即阅读
研读学习
研读学习
研读毛主席
立即阅读
毛泽东传(上)
毛泽东传(上)
中央文献研究室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