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文|明憨法师

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十大愿王”,在普贤菩萨的十个大愿中,第一个大愿就是“礼敬诸佛”。学佛的人,没有不拜佛的。即使不学佛的人,到了寺院,见到佛像,往往也会礼佛三拜。

拜佛功德很大。佛经云,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拜佛能得诸佛加持、清净罪障、积累福慧资粮,功德确实不可思议。当然,真正每个人能得到多大的受用,主要还在于拜佛时的心态。

礼佛、瞻仰不能光是抬头看看,要跟信仰的“仰”一致,要仰慕、崇仰,要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 

身体拜佛,动作要尽量规范、标准,可以认真用心观察出家师父怎么拜佛,老道友怎么拜佛,自己跟着学。

憨师说(20)

锦呈|绘

口要称诵佛号或赞佛,“妙湛总持不动尊”,“观音菩萨妙难酬”,都是在赞诸佛菩萨。诵时要清清楚楚,恭恭敬敬,千万不要散心杂话,交头接耳。

心要观佛、忆佛,礼佛的关键在于心,心一定要清净。一定要对佛、对三宝有虔诚的信心、恭敬心、皈依心,要忆念佛陀的恩德,对佛有真诚的感恩心,要发起追随佛陀足迹、度化无量众生的愿心。

拜佛一定要专注,要把琐事、烦恼通通放下,一心皈命佛陀。千万不要生害心、恶心。恶心一旦生起,就像一个有毒的容器,往里面倒任何液体,都会变成有毒的液体。以这种心拜佛,不会有任何益处。

平时拜佛,你可能就拜现前这一尊佛。如果我们的心非常清净,对佛世界的理解很深入,能够如律如法地观想,就能拜十方佛、三世佛。

《礼佛偈》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我们拜佛的时候可以依此进行观想。

“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心性,所礼是十方诸佛,能礼和所礼即我们的身心和十方佛、三世佛其本体都是空寂的,是完全没有障碍的,完全的零距离。 

“感应道交难思议”。我们来感召,十方三世佛来响应。感就像敲钟,应就相当于钟声,大击大鸣,小击小鸣,不击不鸣。敲钟的力量越大,钟声就越洪亮。我们对佛的信心越坚定,礼佛的心越真切,感应道交就越不可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我此道场就是我的身心,帝珠就是宝珠,它可以随缘显现不同的光明形相,就好比是有无数个面的镜子,是多维的屏幕。在这个多维的屏幕、多面的镜子里,它可以映现无量佛、三世佛,同时,也可以将我们映现于十方如来前,无量佛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说的就是接足礼,我们的手要翻开,手心向上,呈一个“八”字,观想无量诸佛都站到我们的手上,来加持我们。接足礼俗话就叫抱佛脚。我们说不要临时抱佛脚,是希望大家时时抱佛脚。 

如果我们的心清净,定力强,智慧深,就可以感得无量佛,三世佛同时现身,毫不混杂,就像镜子里可以映现山河大地,飞禽走兽,互不障碍。这样,我们就是在礼拜无量佛、三世佛。同时我们也观想,自己可以分身无数,于一一佛前顶礼、赞叹、供养、承事。

以这样的心念拜佛,“礼佛一拜,罪灭河沙”,那是真实不虚的。

当然,心完全清净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们勤修戒定慧,广积福慧资粮,积极忏悔罪障。内心的尘垢少了,贪嗔痴弱化了,我们本具的佛性、本具的光明就能得到显现,心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有智慧。

(2020-03-10明憨大和尚随缘开示)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小李飞刀
小李飞刀
古龙
立即阅读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
立即阅读
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
(美国)傅高义
立即阅读
中篇小说精选
中篇小说精选
刘醒龙等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飞狐外传
飞狐外传
金庸
立即阅读
研读学习
研读学习
研读毛主席
立即阅读
毛泽东传(上)
毛泽东传(上)
中央文献研究室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