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16%

文|明憨法师

这位了不起的常不轻菩萨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云,常不轻菩萨见到四众弟子,都要跪下来给对方顶礼,并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有一些不如法的四众弟子讨厌他,骂他,打他,他就在远处磕头,仍然说这句话,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在这里,大家要注意,常不轻菩萨拜的不是人,他拜的是佛,他把一切人当作未来的佛来看待。

《常不轻菩萨品》代表着大乘佛法一个非常殊胜的理念,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

如何展现我们的佛性?

根据人心的不同的状态,凡夫展现出不同状态。

吝啬心特别强的时候,展现出饿鬼的状态;怒火冲天的时候,展现出地狱众生的状态;争吵不休的时候,展现出阿修罗的状态。

拜忏的时候,很投入,很真诚,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中间的那个阶段,就是佛的状态,很多人都有体会。皈依时,受戒时,问你能持否?你很坚定、很深沉、很用心地答“能持”,那个状态就是佛的气息,哪怕是5秒钟,也是佛的状态。有些人喊一下算了,轻飘飘的,那就不一样了。

当我们的心特别清净,心胸很开阔,以无我的状态帮助别人的时候;当我们内心充满感恩,没有对立,能够包容一切人和事,心很自在、阳光的时候;当我们体会到万法如梦如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时候……都是我们展现佛性时候。

憨师说(42)

插图|锦呈

当然,我们展现出来的佛性,与真佛的状态有天壤之别。佛是永恒的,24小时不间断。我们展现佛性也许就一分钟,转瞬即逝。佛的状态是高清晰的,是百分百的,是圆满的,我们的状态是模糊的,是少分的,纯度很低。佛的智慧如大海水,我们的智慧如“牛迹水”,但这一点点水跟大海水在本质上是无二无别的。

我们见到少分佛性后,要死死抓住它,保持住一种好的状态,并努力不断把它放大开来。

如何做到呢?

就是要对自心是佛、众生是佛有坚定的信心,直下承担。要常随佛学,以佛心做佛事。多想想,假如我是佛怎么办?假使我是佛,我如何对待别人?如果我们看一切人都是佛,说明我执就弱,心中刚强的一面也在弱化,浑浊的一面就趋于清净,心就趋于柔软、透亮,就会感受佛光普照。

(2020年4月明憨大和尚随缘开示)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绝代双骄
绝代双骄
古龙
立即阅读
百年孤独(英\汉)
百年孤独(英\汉)
加西亚·马尔克斯
立即阅读
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二月河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立即阅读
中国历史风云录
中国历史风云录
陈舜臣
立即阅读
(叁)金戈铁马
(叁)金戈铁马
孙皓晖
立即阅读
毛泽东年谱(四)
毛泽东年谱(四)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