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几口,接着说:

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中国革命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同志牺牲了。他们是一批有信仰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年青人。卢德铭、何挺颖、王尔琢、张子清、伍中豪、陈毅安、胡少海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我脑子里都是活生生的,牺牲时他们才二十几岁呀!”

毛泽东站起来倚着窗户,望着窗外的景色,不禁想起从这里走出的两位绿林好汉袁文才、王佐。他说:

袁、王都是好同志,为创建根据地作出了贡献,我表扬他们对边界的工农运动‘功莫大焉’!可是极‘左’路线和土、客籍矛盾把他们杀了,这一泣天历史悲剧,我在闽西听到后,几天饮食无味。”

他吸了一口烟又说:

“这次我来井冈山,准备会见袁文才妻子,并同她合影留念,你们安排一下。”

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人民江山,会不会因为我们队伍里滋长特权思想而改变颜色呢?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党和国家的现在和未来。你们看,苏联的政权变了颜色,苏联党内有个特权集团、官僚集团,他们掌握了国家的要害部门,为个人捞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一般党员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权利的。你提意见他们不听,还要打击迫害。

我们国家也有这种危险啊!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还是存在,官僚主义思想也比较严重。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天飞。现在,打击迫害,假公济私,忽‘左’忽右,形左实右的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你们知道的比我多。报喜不报忧,假话满天飞,也是官僚封建的东西,做官有特权,有政治需要,有人情关系。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腐化、蜕化和变质,这一代不变,下一代,下几代会不会变?有变的社会基础嘛。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得住他们?所以我强调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能丢,不能从我们的第3代和第4代身上丢掉。

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产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占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接下来,毛泽东向在座的人了解了袁文才、王佐在1930年被错杀后井冈山各方面的反映。之后,他着重谈了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问题。他问在场的人,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大家回答说是艰苦奋斗。毛泽东听罢笑了,说:

“艰苦奋斗只是一个方面。还差两点,要从制度方面去想。”

汪东兴说是支部建在连上。毛泽东点点头,他说:

“在井冈山时期,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随着我们掌握政权,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建有党的组织,成为领导机构。党的力量加强了。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全国性的政治民主更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有效方式。井冈山时期的士兵委员会是有很大作用的。我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就写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武器。’全国都需要推行民主政治。

刘俊秀问:

“现在工厂都有工会,农村有贫下中农协会,这和士兵委员会是不是差不多的组织?”

毛泽东说:

“两者不一样。士兵委员会可以监督连长、营长、团长,它有很大权力。现在工厂的工会可以监督厂长书记吗?谁又来监督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谁来监督中央的领导?

毛泽东踱着方步对大家说:

“今天的井冈山,比起38年前,大不相同了,修了公路,通了汽车,住进楼房,饭菜多样,衣着整洁,还看电影,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更好,更加神气。但是我劝大家,过上好日子,艰苦奋斗的精神千万不能丢掉,要知道,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人民江山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啊

我早就说过,绝不要实行对少数人的高薪制度。应该合理地缩小而不是扩大党、国家、企业、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之间个人收入的差距。防止一切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享受特权。要在怎样防止特权阶层方面有一套好制度,要继承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井冈山精神不仅仅是艰苦奋斗,士兵委员会和支部建在连上意义一样深远。它们都是井冈山革命精神。”

毛泽东最后说:

现在高干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我侄子毛远新在哈军工读书,他们那个学校高干子弟比较多,有些还是保送的。毛远新高中毕业时也被保送到哈军工,我不赞成,才又去考。考上了清华,第二年转过去。陈赓那时还活着,当校长。他们放假回家,黑龙江省委还请哈工大高干子弟吃饭,工农子弟就不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和我们井冈山时期提倡的东西不一样。条件好了,共产党掌权了,过去的优良作风还要不要继承?怎样继承?现在干部的特权对他们的孩子也有影响。他们比一般工农子弟条件优越,别人没有的东西,他们能有;别人不能去的地方他们能去。他们可以看内部电影。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我们的干部子弟中,有些现象令人担心。

5月25日晚,毛泽东对历史的深深回忆和对现实的缜密思考,使他激情澎湃,诗兴大发,提笔填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其词云: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5月26日,雨后天晴,阳光照耀着翠绿的山岗。毛泽东起床后用过饭,在汪东兴、刘俊秀以及管理局袁林、孙景玉等陪同下,在井冈山宾馆附近散步。他对袁林、孙景玉等人说:

“我这次回井冈山来看看,感到井冈山的变化很大。修了公路,通了汽车,解决了上山难的问题。”

袁林说:

“现在井冈山已经修建好了两条公路,一条是由黄洋界到宁冈、永新,一条由拿山、泰和去吉安。还有一条由井冈山到遂川,这条路正在修建中。”

毛泽东问:

“井冈山现在建有博物馆、纪念碑,还有这么好的宾馆,来客多不多?”

袁林说:

“不少,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来井冈山参观的人很多。”

毛泽东说:

“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当时有人提出井冈山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我们以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坚持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的实践,被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革命胜利。革命成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应该利用井冈山革命的这些历史,多宣传井冈山的革命传统,让后来的年轻娃娃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育他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袁林问:

“当年井冈山的斗争那么艰苦,战斗那么频繁激烈,许多同志英勇献身了,您知道现在还有哪些老同志健在吗?”

毛泽东说:

“从全国来说,当年在井冈山战斗过的人还不少,包括现在党政军领导岗位上的领导同志如朱德、林彪、陈毅、陈伯钧、陈士榘、何长工、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江华、萧克、曾志、彭儒、贺子珍等。袁文才、王佐不在了。现在在西藏军区工作的张国华同志,原来是王佐部下的兵,是个很能干的同志。

5月27日下午3时,汪东兴拿着中共中央派人送上井冈山的文件,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此时,毛泽东正在聚精会神地写诗。这就是毛泽东在井冈山填写的第二首词:

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5月28日下午,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提前与交际处和宾馆结清住宿、用膳账款。按以往规定,毛泽东的伙食标准,除按定量交全国粮票外,每天伙食费交2.50元,7天合计17.50元。在宾馆当了6年会计的雷良钊坚决不肯收下,他说:

“38年前,毛委员在井冈山吃红米饭、南瓜汤,为穷人打天下,如今他老人家故地重游,是对我们井冈山人民的最大关怀。我们没有拿出好东西来招待毛主席,连酒都未喝一次,仅仅严格按你们的规定为他做点普通饭菜,才十几块钱,叫我们怎么忍心收下?”

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解释说:

“你句句话在理,但首长和工作人员有严格的约法规定,这是纪律,我必须遵守。”。

雷良钊会计还是摇着头,不肯收下。管理员又说:

“毛主席最反对搞特殊化,认为‘吃饭给钱,天经地义’”。

雷会计听后,噙着热泪,开出了发票。

5月29日,毛泽东起床散步后,对张平化、刘俊秀、汪东兴说:

“井冈山是座好山,风光好,空气新鲜,是休息健身的好地方。我们已经住了一个星期,该走了。”

张平化、刘俊秀说:

“能有这次难得的机会陪同主席重上井冈山,心里非常高兴。现在井冈山的人民迫不及待地要见主席。”

毛泽东说:

“我们难得上山一次,一定要见他们。昨天我让东兴同志安排了,不知安排得怎么样了?”

汪东兴说:

“我按主席的意见,将人分成4批会见。”

毛泽东说:

“就照你的安排办,下午见面,见完就走,不要他们送了。”

下午4时,毛泽东接见井冈山人民的活动就要开始了。此时井冈山上人声鼎沸,欢声雷动,到处都有人高喊:

“毛主席!毛主席来了!”

井冈山人很有秩序地分批同毛泽东见了面。毛泽东每接见完一批,仍然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最后,他在欢呼声中登上汽车,开始下山了。井冈山人民群众自动拥到道路两旁,为自己的领袖送行。

毛泽东一行经拿山、泰和县直达吉安地委招待所。由于这一天太劳累,毛泽东吃过晚饭就休息了。

5月30日,毛泽东起床后问汪东兴:

“今天如何安排?”

汪东兴说:

“一大早,吉安地委的同志就要我转达他们要见主席的愿望,我答应报告你后再定。”

毛泽东说:

“那就见吧,照照相。”

会见了吉安地委常委、吉安市委的负责人,毛泽东和他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会见结束后,他乘汽车从吉安出发,经吉水、峡江、新淦到达樟树的火车站,和张平化、刘俊秀等人依依话别,上了专列。

1965年6月2日,毛泽东在杭州读了国际关系研究所5月3日编印的《帝国主义动向》第15期,针对里面所载的《从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在越南问题上的争吵看美国扩大战争的动向》一文,给江青写了一个批语,他写道:

江青阅。这是一个研究所的分析,可一看。他们认为有可能马上打仗。我看也许如此,也许暂时还不会。一二三年之后才打,我们就有准备了。但我们要放在马上打的基础上部署工作,中央已作了决定了。

毛泽东 6月2日于杭州

6月6日,毛泽东在同汪东兴谈话时说:

“一件事情,不能看得那么容易。有人想,‘三线’建设好了再打仗。我看美帝国主义不会等你的。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等你建设起来才打?也可能建设不起来就打,也可能建设起来又不打,要有两手准备。”

6月7日,毛泽东读了中央办公厅5月29日编印的《情况简报》第173期,关于上面所载的《山西省农民讲习所办得很好》一文,他给江青写了一个批语:

江青阅。共4件,如精神好可以一看。

毛泽东 6月7日

在杭州期间,毛泽东要到柳莺宾馆去看望住在那里养病的胡志明,他交代警卫处长伍一说:

“胡主席身体不好,不要通知他说我要去看他,你们工作人员知道就行了。不然的话,胡主席就要先来看我了。我是主人,他是客人,应当我先去看他。”

从刘庄到柳莺宾馆,只需要七八分钟时间。毛泽东的车子一开动,伍一就吩咐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了胡志明。毛泽东的车子刚进柳莺宾馆的大门,胡志明已经从房间里走出来迎接了。他见毛泽东下了车,就快步迎上,问候道:

“毛主席好!”

“胡主席好!”

毛泽东也微笑着快步向前,紧紧地握住了胡志明的手,两个人在院子里边走边交谈起来。叶子龙和伍一就在他们身后十几步远的地方警卫着。这一次会见,只是属于礼节性地看望,毛泽东和胡志明并不谈实质性问题。几分钟后,叶子龙、伍一见毛泽东向他们招手,知道会见就要结束了,赶紧走上前去。毛泽东问叶子龙:

“胡主席这边的工作是谁在负责?”

叶子龙回答说:

“伍一同志。”

毛泽东把伍一叫到跟前,拍拍他的背,对胡志明说:

“我每次来杭州,都是他管我。这次,我就把他让给你了。”

胡志明高兴得连连说:

“不敢当,不敢当!”

毛泽东与胡志明亲切地握手告别。胡志明见车子开走了,就问伍一:

“毛主席在这里,你为什么不跟过去呢?”

伍一微笑着回答说:

“照顾好胡主席,跟照顾好毛主席一样重要。”

胡志明闻言非常感动,深情地感叹道:

“毛主席很伟大,做中国人真幸福。”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