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按ESC键或点击右上角按钮退出全屏
已阅读 0%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3页 | 下页

再说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人前往机场迎接王明。这是毛泽东和王明第一次见面,彼此热情握手,很是高兴。毛泽东以《饮水思源》为题致欢迎词,他说:

“欢迎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来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喜从天降’。”

此时,毛泽东也迎接了第一批从家乡韶山来到延安的亲人。他们是毛泽全、毛泽青和堂侄毛远耀、毛远翥兄弟。

毛远耀,字卓夫,1912年出生。毛远翥,字任夫,号自财,1918年出生。

本传第三卷已经说过,1927年底,毛泽民、钱希钧夫妇接中央指示,重返上海主持地下印刷厂。他派人回到韶山挑选工作人员,韶山党支部推荐毛新梅烈士的儿子毛特夫和毛智珠的长子毛远耀等人到上海,充当秘密印刷厂的工人。不久印刷厂迁往天津。后来在1931年,毛远耀和毛特夫随堂叔毛泽民从天津迁回上海中共中央出版部工作。1933年5月,秘密印刷厂被国民政府查禁,毛特夫奉命去赣东北苏区;毛远耀留在上海秘密活动。1936年,毛特夫和毛远耀及妻子胡觉民又先后回到了韶山,以教书为生。

毛泽全一行到延安后首先见到了中华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由毛泽民安排,在第3天,毛泽东接见了他们。毛泽全4人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站在窑洞门口迎接家乡来的客人。毛远翥看到他穿着灰军装,头戴八角帽,脸有点清瘦,一双睿智的眼睛却炯炯有神,便兴奋地喊了一声:“三叔。”其他3个人也高兴地叫着:“三哥。”“三叔。”毛泽东笑着朝他们走来,同他们一一握手,说:

“你们来了,好哇!”他指着毛泽青说:“你是泽青——万才老弟。”又指着毛泽全说:“你是十二老弟——泽全。”最后指着毛远耀兄弟说:“你是远耀,你父亲是智珠四哥。你是远翥,是远耀的弟弟吧。家里人还好吧?”

毛远翥觉得三叔离家十多年了,还记得家乡的亲人,心里热乎乎的,忙说:

“都好,谢谢三叔。”

宾主落座后,毛泽东询问了家乡许多事情,还询问了韶山第一个党支部成员毛福轩、毛新梅、庞叔侃、钟志申等烈士的情况。待众人回答后,他又问:

“庞叔侃是如何牺牲的?在哪里被杀的?”

“1927年10月,被杀害于湘潭十七总的柳林巷。”毛远耀说:“是敌人用梭镖捅死的。”

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你们到延安来,这里生活是很艰苦的呀!”

毛泽全说:

“我不怕吃苦!”

毛泽东又问:

“那么,你们愿意干点什么工作呢?”

这几个人来延安只是想着干革命,至于做什么工作却没有想过。毛泽东一问,他们一时都没有回答上来。还是毛远翥说了一句:

“我们听三叔的安排。”

“听党的安排!”毛泽东纠正说。他指着毛泽全、毛远耀:“好!你们二人去抗大学习。”

在他看来,毛泽全、毛远耀读过一些书,有些文化,是可造就的。他又指着毛泽青和毛远翥说:

“你们俩去中央印刷厂做学徒。”

几个人见毛泽东把他们分作两处,一处是学习,一处是工作,不知如何是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没有说话。毛泽东见了,就安慰他们说:

“你们去工厂,去抗大,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革命,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劳苦大众谋利益。学习的目的是为将来更好的工作,更好地干革命。”

他见毛泽青和毛远翥仍然不言不语,又说道:

“你们两人去印刷厂,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将来还有专门学习的机会。”

11月底,毛泽东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徐特立那里获悉:小弟毛泽覃的儿子毛楚雄一家有了下落,而且还搬回了韶山。

原来在1928年春,毛楚雄还不到一岁,母亲周文楠就被捕入狱了,幼小的他只好由外婆周陈轩和舅舅周自娱抚养。为了安全,外婆让他改姓周。1930年,彭德怀率部攻下长沙,周文楠被营救出狱。8月,周文楠随彭德怀的部队撤往苏区,毛楚雄留在长沙与外婆和舅舅相依为命。1935年,毛泽覃牺牲时毛楚雄才8岁,在桂园附近一所小学读书,外婆将父亲牺牲的消息告诉了他,他失声痛哭。1937年5月,周陈轩遇见了一位韶山妇女,继之与韶山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11月间,徐特立、王凌波在长沙建立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毛楚雄的族兄毛特夫立即向徐特立报告了毛楚雄一家的情况。徐特立指示说:“今后要好好照顾他们。”11月底,毛特夫、近门叔叔毛泽连将毛楚雄和外婆、舅舅接回韶山上屋场居住。外婆激动地说:

“楚雄,你是韶山人,从今天起,你不再姓周,该姓毛了。”

毛楚雄懂事地点点头,说:

“好,我本来姓毛,我叫毛楚雄!”

不久,徐特立派王凌波去看望了毛楚雄和他的外婆周陈轩、舅舅周自娱。

毛泽东得到这个好消息,心里很是高兴。自此,心中便时时牵挂着小弟的这个遗孤。

1937年12月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单独会见了21岁的堂弟毛泽青。他说:

“万才老弟,你到延安来了很好哇!”

毛泽青说:

“我是来找三哥一起干革命,为穷人谋出路的。”

毛泽青号运才、咏才,韶山方言把“咏”说成“万”,故人称万才。他祖父是毛德臣,姐姐是毛泽建,胞兄是毛泽连,因之他是毛泽东同一曾祖的再从堂弟,在堂兄弟中排行老十,是同辈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毛泽东笑着说:

“万才老弟,你为什么想到要为穷人找出路呢?”

毛泽青说:

“因为我也是穷人,好人总是受压迫受剥削。”

“那你为什么到延安来呢?”

“因为三哥在延安,共产党在延安。只有跟着三哥,跟着共产党干革命,闹翻身,穷人才有出路。”

“好!”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又严肃地说:“万才老弟,我要告诉你,到我这里来,要官没有,要干革命有的是。当然,干革命还得要有武器才行啊!”

他说着,从皮箱里取出一支乌黑发亮的手枪,掂了掂,递给毛泽青。

“送给我?”

毛泽青凝视着三哥,手却没有伸出去。

“不会打枪吗?”毛泽东见堂弟既惊奇又犹豫不决,就说:“老弟呀,不要因为不会打枪就不敢要枪,不会可以学嘛,干革命从来就是边学边干的。”

1937年12月5日晚,毛泽东以他和彭德怀的名义致电朱德、任弼时,他写道:

朱任:

对进攻冀察晋边区之敌,除上月29日电及你们来电外,请注意以下各点:

(一)避免正面抵抗,袭击敌之后尾部队。(二)在敌之远近后方活动,使敌进一步仍在我包围中。(三)同蒲、正太路必须积极活动,予以有力的配合。(四)注意在敌后方破坏伪组织、伪军。(五)加紧瓦解敌军工作。(六)在确有胜利条件下,集结适当力量给敌以部分地歼灭和有力打击,增加敌恐怖与进攻困难是必要的,但须详细审慎。

毛 彭  5日22时

12月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十二月政治局会议”。

原来在王明回到延安后,毛泽东真诚地希望与他搞好团结,一道工作。然而王明一到延安就把季米特洛夫交代他的话抛在了脑后,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处处以钦差大臣自居,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神气十足地提议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要讨论抗战爆发以来的国内政局和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方针政策。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王明、康生、陈云、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彭德怀、凯丰、刘少奇、张国焘,11月7日来到延安的项英也参加了会议,共13人。

张闻天在会上作了《目前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王明作了《如何继续全国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呢?》的长篇报告,项英作了《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的报告。

王明在他的长篇报告中,以共产国际路线代表的名义批评洛川会议过分强调“独立自主原则”,没有提出“抗战高于一切”,否定了洛川会议关于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他不赞成毛泽东关于国民党内有左、中、右3种势力的提法,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和国民党谁领导谁的提法。他说:

“在全国政权与军事力量上,要承认国民党是领导的优势的力量”,“我们不应说谁领导谁,而是国共两党共同负责、共同领导。”

他还批评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对形势的分析有错误;批评刘少奇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中的一些观点,抹煞国共两党之间“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极力夸大国民党和蒋介石在抗战中的作用,把抗战胜利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他说:

“相信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量和光明前途……蒋先生的雄才大略足以领导抗战。”“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中国政治制度已开始走上民主进步,人民已经‘有充分民主自由’,共产党员及一切反日派别中有威望、有能力的代表,要加入国民政府。”

因此,他指责中共中央在抗战爆发后对国民党的“进步”认识不够,妨碍了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在如何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他提出了一套放弃党的领导权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高于一切”的比较系统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

王明历来以能言善辩著称,又能熟练地背诵马列主义的著名警句,还写过《两条路线》的小册子,因此唬住了很多人。大家都觉得他很能干,很有前途。同时,在中央领导核心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自称是“国际路线”而实际兜售右倾投降主义的假马克思主义,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像王明这样的一个极具欺骗性的报告,却得到了与会多数人的赞同。像彭德怀那样既不支持毛泽东路线,也没有拥护和反对王明路线,而是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的人,也为数不少。

王明投降主义的出现,声势吓人,颇为张扬。毛泽东及时敏锐地看出了问题,并与之进行抗争。他虽然没有在会议上作报告,却在两次发言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强调只有实行洛川会议确定的方针和政策,才能战胜日本侵略者;他既拒绝王明的错误理论,又没有批评共产国际。他说:

“抗日战争中,谁领导谁的问题,是始终存在的。共产党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就会使自己投降到国民党方面去。”

欲知毛泽东下一步如何与王明右倾投降主义作斗争,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毛泽东和江青的确有几个共同之处。首先,他们都是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一个出身于农民家庭,一个出身于木工手工业家庭,都有一个自私暴躁的父亲和善良的母亲,都有过吃苦受罪的体验。其次,两人都爱学习,都有过比较艰苦的自学经历,也都做过大学旁听生;当然就两人的水平来说,不可同日而语。再次,两人在婚姻问题上的观念也有相似之处,都反对旧的婚姻观念。而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他们两人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倔强和叛逆性格。正是基于这诸多的共同点,两个人在一起才能够谈得来。在贺子珍走了之后,追求毛泽东的女青年不乏其人,但毛泽东最终选择江青结为夫妻而没有选择别的女子,应该说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研读学习
网摘版
研读学习
研读毛主席
立即阅读
李鸿章全传
网摘版
李鸿章全传
林浩波
立即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网摘版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武林外史
网摘版
武林外史
古龙
立即阅读
望云集
网摘版
望云集
郭奎
立即阅读
绝代双骄
网摘版
绝代双骄
古龙
立即阅读
许三观卖血记
网摘版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立即阅读
新唐书
网摘版
新唐书
欧阳修 等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