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32

“要放弃河东根据地,只有36计用完了才可以走。叫花子打狗要靠墙。红军打敌人,要依靠根据地。”

话说在1931年2月间,蒋介石派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开始组织对红1方面军和江西苏区的第2次大规模“围剿”。蒋介石亲自确定:这次“围剿”,“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首先在苏区周围集结重兵,并实行经济封锁;然后“以主力分别由东、北、西3方面进剿、一部由南面协剿,并依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原则”,将红军“严密封锁,逐渐紧缩包围圈”,以期彻底消灭红1方面军,摧毁江西革命根据地。

前边已经说过,毛泽东在第1次反“围剿”战争胜利之后的1月16日,就以其远大的战略眼光已经预见到国民党军会实行再次“围剿”。因此,他和朱德等领导人一起,马不停蹄,积极部署红1方面军为第2次反“围剿”战争做准备。

此时,红1方面军的人数虽然减到了3万余人,但经过第1次反“围剿”的锻炼和胜利后几个月的休整,广大指战员斗志旺盛,地方部队和赤卫队、少先队也得到了加强,潜伏在苏区内的反革命分子大部分被肃清,由地主武装盘踞的一部分土围子也已经被拔除,根据地得到了扩大和巩固,广大人民热烈拥护红军。

1931年3月17日,毛泽东、朱德发布红1方面军红字第1号关于加强反“围剿”准备工作的训令。训令中说:

我们在第一期龙岗、东韶两役,已经把进攻革命势力的白军打退了。现在,敌人为了要维持他们将要灭亡的生命,要向革命做更残酷的进攻。

训令从鼓动、会议、训练、给养4个方面对“现在应准备的工作”作了详细部署。关于训练,训令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主要有:“按照新操法加紧训练,并分别举行射击演习。”“实行测量野外战斗教练,举行团及师对抗演习各1次。”“每天早操一律做抢山头、追击、射击、速集的动作。”“游戏时间一律操刺枪术、测量、游戏、跳远等。晚点名时做军事讲评。”“所有各部队人员,一律须知行军、驻军或战时对空的隐蔽,遇敌机时即能迅速隐蔽身体。”

遵照这个训令,红1方面军各级、各部门分别召开了参谋会议、指挥员会议、军医会议,着重研究和部署了战时参谋工作、军事训练、给养补给、伤员收容救护等工作,使各项作战保障和战地勤务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强。

毛泽东还在总部驻地宁都县黄陂背后山堂村举办了训练班,从各部队抽调骨干参加集训,学军事,学文化,学政治。他和朱德等主要领导人亲自讲课。毛泽东讲课时,分析形势,介绍敌情,讲解红军的战法。他用木炭当笔,白墙为黑板,讲着,画着;学员们则用木棍做笔,大地为纸,听着,画着。

与此同时,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召开了地方部队和赤卫队、少先队工作会议,对这些武装的任务、编制、训练、战术等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和规定。会议确定建立东、西、南、北、中5个指挥部,并把苏区划分为10个游击区,明确区分了任务。会议要求各游击区以独立团、警卫营等地方部队为骨干,领导赤卫队、少先队,运用游击战术,积极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10项任务。

3月18日,苏区中央局举行第1次扩大会议,就反“围剿”的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有人认为,在国民党军严密包围的形势下,只有放弃以东固一带为中心的赣江以东革命根据地,把红军主力拉到赣江以西,逃出敌人的包围圈,分散到苏区以外去打游击战,把敌人引出苏区,从而达到既保存红军又保全苏区的目的。毛泽东坚决不同意退出河东苏区,主张就地打仗。他说:

“要放弃河东根据地,只有36计用完了才可以走。叫花子打狗要靠墙。红军打敌人,要依靠根据地。在强大的敌人‘围剿’中,只有依靠根据地人民的支援,选择有利的地形,高度集中红军的兵力,打敌人最薄弱的一环,才能取得胜利。只要我们充分发动群众,军民团结一致,是能够在根据地内打破敌人的‘围剿’的。”

这次会议,与会者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3月20日,毛泽东以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名义,签发了总政治部第4号通令:《二次战争的意义目前敌我的形势和争取二次战争胜利的工作》。他在通令写道:

争取第2次反“围剿”胜利的中心意义,在于转变敌我攻守形势。“我们要转变敌我攻守的形势,就要给第2次进攻的敌人以严重的打击,取得比龙岗战争更大的胜利。必须这样,才能使敌人溃败下去,退守中心城市,把敌人的攻势,强迫着他变成一条守势。必须使敌人退守到中心城市去了,我们才能彻底解决苏维埃区域的巩固问题。必须使敌人退到中心城市去了,我们才能使现在苏维埃区域广大地发展一步。必须在敌人溃败下去,苏维埃区域有了切实的巩固,尤其在有了广大的发展下,才能使红军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与精练。必须在苏维埃区域切实巩固与广大发展,红军进一步扩大与精练的形势下,才能给全国政治局面一个大的影响。”

他在通令中分析了敌我形势和争取第2次反“围剿”胜利的6个有利条件,他写道:

“一个最大的优胜条件,就是军心团结,大家摩拳擦掌,只想打仗。第二,龙岗战争之后,我军加强了实力(枪弹、政治军事训练等等)。第三,增加了地方武装,武装了广大群众,统一了地方武装的指挥。第四,富田事变的解决,争回了被欺骗的群众。第五,争取了三都七堡这个最反动的区域,扩大了宁都、石城、广昌、南丰、永丰等地的群众斗争,肃清了部分的地方反动武装,巩固了战争的后方。第六,红军第7军来到江西,给群众一个兴奋,给2次战争一个帮助。所以第2次战争的胜利,是必然归于我们的,只要我们大家下决心,努力的去争取。”

毛泽东在通令中又布置了红军和地方党的各项政治准备工作,要求召开士兵会、誓师会等。还规定了红军及地方游击队早晚点名的口号:1、勇敢冲锋!2、拼命杀敌!3、拥护共产党!4、拥护苏维埃!5、活捉何应钦!6、打倒蒋介石!7、二次战争胜利万岁!8、工农解放万岁!

红1方面军各部按照通令要求召开了政治工作会议,师以下召开了士兵动员大会,还同地方群众一起召开誓师大会,从而提高了广大指战员对第2次反“围剿”战争政治意义的认识,增强了胜利的信心,鼓舞了斗志。

此外,红1方面军各部还以很大力量进行了筹储粮款的工作。在地方上,各级党组织领导广大群众坚壁清野,组织慰问团,成立担架队、运输队、向导队和俘虏收容所。

毛泽东接着又主持起草了一个通令,提出了地方游击队在配合红军作战中积极完成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和盲敌等10项任务的方法。

这正是:布成天罗网,单等饿雀飞。

垂下香饵钩,要钓大金龟。

3月下旬,国民党进剿军分路推进到江西中部,在苏区周围已经集结了18个师又3个旅,其主要兵力有:以蒋光鼐为总指挥的第19路军(蒋光鼐未到前线,由其第60师师长蔡廷锴代总指挥),以王金钰为总指挥的第5路军,以孙连仲为总指挥的第26路军,以朱绍良为总指挥的第8路军;还有韩德勤的第52师和第5师一部(4个团)、刘和鼎的第56师、张贞的第49师、香翰屏的第62师、周志群的独立旅等,总兵力多达20万人;在西起赣江、东至福建建宁的800里战线上,形成一条没有完全连接的弧形阵线,号称“八百里防线”。

蒋介石吸取前次“长驱直入”的教训,命令进剿军主力部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要“于国民会议开会前肃清朱毛”。

1931年4月1日,国民党进剿军分4路向闽、赣苏区大举进攻。他们在进攻中采取了军事、政治、经济、特务相结合的办法。在军事上,按照蒋介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法,一天只前进二三公里、5公里或10公里;每占一地,立即构筑坚固的碉堡工事和进行“驻剿”,龟缩在碉堡里想引诱红军脱离根据地去打他们的“乌龟壳”,然后把红军逐个击破。在政治上,每到一地,立即把地主豪绅召回来,组织“善后委员会”和“守望队”,实行欺骗宣传和恐怖统治。在经济上,除继续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外,进入苏区后,又大肆抢劫、烧杀,并毁坏禾苗,屠杀耕牛,企图造成苏区经济困难和人心恐慌。与上述3个手段相配合,国民党军多方派遣特工人员潜入苏区,刺探情报,制造谣言,挑拨根据地军民关系,扰乱红军后方。

就在这4月初,正当国民党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3人组成的中央“四中全会代表团”,亦称“三人团”,来到了闽、赣苏区。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白鹿原
白鹿原
陈忠实
立即阅读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古龙
立即阅读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陈舜臣
立即阅读
神秘岛
神秘岛
儒勒·凡尔纳
立即阅读
藏书室女尸之谜
藏书室女尸之谜
立即阅读
毛泽东传(R特里尔)
毛泽东传(R特里尔)
R.特里尔
立即阅读
帷幕
帷幕
阿加莎·克莉丝蒂
立即阅读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冯梦龙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