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犹太人”,来过中国但没成规模——嫁接在中华信史上的一段龌龊伪史

繁体
上页 | 1/12页 | 下页

“开封犹太人”——嫁接在中华信史上的一段龌龊伪史

作者:依天立

总目录

前 言

第一节 前奏:“开封犹太人”是从哪里“掉”下来的?

一、“开封犹太人”传奇故事的缘起

二、“开封犹太人”传奇故事的源头——“三大碑”

1、《重建清真寺记》碑(“弘治碑”)

2、《尊崇道经寺记》碑(“正德碑”)

3、《重建清真寺记》碑(“康熙碑”)

三、“弘治碑”中的重重破绽

第一个问题:“周朝146年”和“周朝613载”的纪年方式为何如此古怪?

第二个问题:“开封犹太人”到底是何时来到开封?

第三个问题:到底有多少“开封犹太人”来到了北宋?

第四个问题:“开封犹太人”的事迹为何在中国史籍中无迹可寻?

第五个问题:该有的确有记载,不该有的确实踪迹难寻

第六个问题:《宋史》中“僧你尾尼”的记录,与斯坦因、伯希和在新疆发现的“希伯来文书”,以及《元史》中的“术忽回回”等,算得上“开封犹太人”存在的证据吗?

第七个问题:“开封犹太人”在“留遗汴梁”之后,为何过那么多年才来建设他们极度重视的精神家园“犹太教堂”?

第八个问题:“开封犹太人”是怎么逃过1233年蒙金血战的?

四、“正德碑”的作用——让“弘治碑”蛙跳到“康熙碑”

五、“康熙碑”终于粉墨登场

第一个要点:“康熙碑”终于跟那个古怪的“周朝146年”联系起来了

第二个要点:“康熙碑”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

第三个要点:信息重大

第四个要点:明朝的历史、笔记、小说中,有“开封犹太人”的痕迹吗?

第五个要点:“康熙碑”展现出了“基督教征服中国”的总体路线图

一、将“一赐乐业教”伪造为中华文明之源

二、将亚伯拉罕的思想伪造成儒家理论的源头和正朔

三、“康熙碑”提出包括《摩西五经》在内的《旧约》十三部经即是“道经”和“圣经”,正式向儒家的“道统”地位提出挑战,以达到全面篡改、掠夺中华文明成果的目的

第六个要点:耶稣会为什么只关心开封的“犹太人”?

六、“开封犹太人”的历史发明家们发明“三大碑”有何意图?

第一个目的:让中国历史为犹太教历史背书。

第二个目的:让中国历史为耶稣会伪造的“十三经背书”,尤其是为《摩西五经》背书。

第三个目的:把犹太文明偷换成中华文明的源头

第二节 高潮:“开封犹太人”的编剧、导演——耶稣会

一、西方历史发明家的老套路——挖碑

二、世界文化盗窃集团耶稣会的第一号头子——利玛窦

三、“开封犹太人”历史丑剧的总导演——以利玛窦、金尼阁为首的欧洲耶稣会

四、证明“开封犹太人”是虚构历史的方法论

五、警惕中外反华势力为“开封犹太人”历史丑剧继续伪造证据

第三节 大戏之后的落幕:“开封犹太人”的消亡

一、在1800年左右,“开封犹太人”社区逐步开始衰落消亡

二、“开封犹太人”衰落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种,“贫困艰难”说

第二种,“歧视”说

第三种,“盛世消亡”说

第四种,“黄河决堤反复淹没教堂,导致教民失去信仰”说

第五种,“中华文明同化”说

三、关于“开封犹太人”衰落消亡的原因猜想

猜想的前提

猜想的第一阶段:利玛窦的谋篇布局

猜想的第二阶段:犹太教堂正式建成,卷轴形式的《摩西五经》正式亮相

猜想的第三阶段:中国开封的黄河泥沙之下挖出来的《摩西五经》去了哪里?

猜想的第四阶段:“开封犹太人”不可避免的“被同化”

四、在新时代的文化战争中,“开封犹太人”伪史重又借尸还魂

第四节 更大的猜想: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隐秘斗争

一、本人探究各种宗教的不精彩经历

二、世俗中国人永远不可能理解一神教教徒的精神世界

三、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之间的现有关系

四、“康熙碑”证明,《圣经》官方版本最起码在1663年都未最后成型

五、关于“一神教”三大教派来龙去脉的大猜想

第一、直到15—17世纪“的后摩尔时代”,欧洲继续面临伊斯兰教的巨大压力,急需一种全新的基督教意识形态来整合欧洲,用以对付那些“野蛮的撒拉逊人”

第二、在创立了伊斯兰教的黎凡特地区,还能不能再创立一个新的“更古老的宗教”,从而对伊斯兰教进行釜底抽薪?

第三、于是,“古犹太教”应运而生

第四、“古犹太教”最早的经书从哪里来?

第五、把“古犹太教”过渡到“基督教”的重要桥梁——耶稣

六、最终结论:不管编写得再精彩,“开封犹太人”就是一段彻彻底底的伪史

3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困”在网贷里的那些年轻人:套路太多难以清偿

    25岁的浙江人林芳大学毕业已有两年,如今还在为大学期间借的网贷发愁——上学期间,林芳每月生活费1200元,平时日常花销还够,但为了和别人一样买漂亮衣服、化妆品以及外出旅...
  • 组画《解放上海》1957年

    组画《解放上海》1957年

    组画《解放上海》创作于1957年,以八幅连环画组图的方式合裱于一张长卷,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据了解...
  • 犹太人是如何控制全球海量财富的?

    犹太人是如何控制全球海量财富的?

    历史上,犹太人得到了四次影响控制世界的机会。前三次,都带来了杀身之祸。每次控制世界的机会,犹太人几乎都惨遭灭种。犹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幸运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恰好...
  • 8.13——抗战史上最惨烈大战:3小时报销1个师,人命如同韭菜!

    8.13——抗战史上最惨烈大战:3小时报销1个师,人命如同韭菜!

    勿忘八一三!01山雨欲来1933年,蒋百里以私人身份访问日本,当时他就断言:未来几年内,中日间必有大战。回国后,蒋百里立即向蒋介石提出,应当立即开始备战。蒋介石予以采纳...
  • 云南小伙13年入狱6次,狱警发觉不对劲,调取档案后潸然泪下

    云南小伙13年入狱6次,狱警发觉不对劲,调取档案后潸然泪下

    云南有一个叫刘军的小伙,从16岁开始因‬盗窃、抢劫入狱。‬最短刑期半年,最长刑期6年。先后入狱6次,共坐了13年的牢。更离谱的是,每次他被抓的时候都非常高兴:“在我心里...
  • 蒙哥之死

    蒙哥之死

    一“......杨过低头避过,飞步抢上,左手中早已拾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呼的一声掷出,正中蒙哥后心。杨过这一掷劲力何等刚猛,蒙哥筋折骨断,倒撞下马,登时毙命。蒙古兵将...
  • 三十多年来,已经被毁掉的多个中文词

    三十年来,汉语的词汇和用法经历了显著的变迁,这主要得益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融合。一些新兴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小鲜肉”、“绿茶”和“老虎”,都在不同程度上...
  • 日本半导体浮沉启示录

    李海燕/文80年代的“行”和2000年以后的“不行”众所周知,日本半导体产业经历过80年代的辉煌,也有之后的缓慢退步。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日本半导体产业失败了,是严重的误解。...
  • 俄乌战争的科学解读 —— 现代战争,旁观者胜

    俄乌战争的科学解读 —— 现代战争,旁观者胜

    一、对待俄乌战争的基本态度 整个俄乌战争期间,我除了重发一篇2017年9月8日写的关于中间国的一般理论之外(科学理解俄乌冲突的中间国理论,只是对龙卷风型中间国命运形成的原...
  • 市委原书记被骗500万元背后

    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韩城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乡,褚锦锋曾主政此地,担任三年多市委书记。褚锦锋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了司马迁,认为《史记》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评判是非的...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