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的少年英雄霍去病,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17岁就自己请命去前线领兵抗击匈奴。可能霍去病天生就是领兵打仗的料,他似乎有一种天赋,在用兵方面也很灵活,常常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因此,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常常取胜,深受汉武帝重用。但天妒英才,霍去病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仅仅二十四岁。在历史上,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那他因此又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霍去病 剧照
说起李广,他也是一位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戎马,战功赫赫,把匈奴打的不敢再踏上汉朝的领土。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虽然立下了很多战功,但最终却没有封侯拜将,甚至最终落得自杀的结局。要知道当时霍去病、卫青、李广可谓都是汉朝的名将,但相比之下,李广更是汉朝的老将了,为国家奉献了很多,但他自杀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他的儿子李敢在他死后想为其报仇更是以下犯上,打伤了卫青,最终被霍去病给射杀了。首先,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广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一举击败匈奴,他就发动了漠北之战。在这次战争中,汉武帝刚开始只是想让霍去病和卫青带兵前往,于是他们俩个人各率领了五万精兵。作为一名老将的李广肯定也想参入到这场重要的战役之中,但由于在之前的几次战役中,李广频频失误,打了好几次败仗,而且当时李广的年纪也比较大了。所以,汉武帝心中是不想让李广参加这次战役的。但在李广的多次请求之下,汉武帝还是答应了。
在漠北之战中,卫青在活捉了匈奴后,在他们的口中知道了单于居住的地点。于是就准备带病前往活捉单于。李广主动请求前往前线:“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由此也可看出李广还是十分想为国家做贡献的。但在此之前,汉武帝也曾和卫青交代过,因为李广年纪大了,怕他在战场上拉卫青的后腿,所以就提醒卫青见机行事,不要坏了大事。所以,在漠北之战中,卫青故将李广支开,让他从东路出击,最后再与之汇合。但是东路并不好走而且很绕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广来来回回折腾,最后还迷路了。等他与卫青汇合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单于也没有抓到。后来李广知道内情后,不想再受到卫青的侮辱,于是他就选择了自杀。
后来李广的儿子知道此事后,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卫青在从中作梗,是他把父亲给逼上了绝路。再加上李敢这个人也是汉朝的一大将领,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平日里做事也是风风火火。知道父亲受了这般委屈他怎能做事不理,于是就去找卫青理论,破口大骂,甚至还把卫青给打伤了。对此,卫青可以理解丧父的痛苦,没有对李敢做什么。但是霍去病却看不下去了,要知道李敢当时还是霍去病的手下,自己的手下竟敢如此对待自己的舅舅,这怎么可以忍。所以,霍去病一直想找机会给舅舅出这口气。后来,汉武帝组织去甘泉宫狩猎,霍去病觉得这是除掉李敢的好时机。于是在这场狩猎中,霍去病将李广的儿子李敢给射杀了。
霍去病 剧照
俗话说得好,杀人偿命。但要知道霍去病可不是一般人,作为汉朝的一员大将,汉武帝肯定是不舍得将他除掉的。汉武帝在知道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并没有对他进行什么处罚,甚至还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角穿透而死的,从而为霍去病洗脱罪名。所以,在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他自身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但其实在当时故意射杀朝中的将臣是死罪一条的,霍去病明知此罪还故犯,也是十分地冲动了。
后来,霍去病猝然离世,当时的他年仅24岁,汉武帝知道后悲痛万分,汉朝的一员猛将也就此陨落了。在我看来,这汉朝一下子损失了两位大将也是十分可惜了,李敢的因一时冲动丢了性命,也是霍去病的一时冲动让李敢丢了性命。李敢就是这次事件中的牺牲者,对于他的死,汉武帝心中肯定也是十分痛心的,但也是很无奈的,不会因为他的死再去处理霍去病,那样的话岂不是又失去了一名大将吗!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作者|吕银玲 刘培 编辑|刘培编者按:48岁的李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华西村人。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他目睹了这个“天下第一村”集体经济的繁荣,也见...
-
文 = 鹿野马航MH370事件过去了整整十年。谁策划的?动机是什么?飞机在什么地方?至今,这些关键问题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突破。最新消息,美国海底勘探公司“海洋无限”正在重...
-
2024年9月9日,是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8周年纪念日。北京“心悟”问我准备写点什么,我这几天也一直在琢磨,该写点什么呢?我突然想到一生中多次参观韶山的经历,发...
-
转自大河报博览杨柳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客”,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杨柳的诗词,比如《诗经》中的“昔我往兮,杨柳依依”、《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
世人皆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家族观念根深蒂固。每逢佳节,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亲人,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思念之情。可是,当我们说起"祖宗"二字时,是否真的明白...
-
子午谷奇谋我们都听过很多次,都觉得是北伐的救命丹一样。但你真的了解子午谷吗?要讲子午谷之前,我们就得先说说北伐的背景。北伐的背景咱...
-
《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原文(2005)——skyoneline发布于天涯论坛
2005年11月30日,一篇标题为《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的帖子在天涯论坛上掀起热议。作者是一名对朱令遭遇非常同情的网友,在走访了朱令父母后,写就该帖。以下... - 关于红灯照的记载其实很少,清末民初有个名士叫罗惇曧(音读“罗顿荣”),是个狂士,放浪不羁。他写了本书叫《拳变馀闻》,里面记载了义和团的挺多事很详细,内容也挺有意思...
- 庐山会议彭德怀元帅语录:“我这个人就是爱放炮,也伤过不少人。我认为对的,我总是要讲。去年工作中出了不少问题,现在常委同志都没有讲话,我讲一下也有好处。挨点批评,我...
-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1842年,清政府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政府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