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古建筑 谁更厉害?——五
古代建筑物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彩画该不会也有什么讲究吧?不然为什么上面的图案都有区别呢?直接CTRL+V夺简单....
先聊聊为啥要给木头上画画
木骨架的房子不如砖石的扛造,温湿度变化都足以让它腐朽。为了杜绝“业主没挂房先榻”这种情况发生,匠人便在木头表面刷油漆对它加以保护,这里说的油漆实际上是两种东西:桐树上的桐籽榨出的叫做油,树上取得的一种天然汁液叫做漆。我们的祖先在六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漆了,只不过后人越画越上头,从单纯的保护性涂色变成了划分等级的彩绘。
那些图案都是怎么来的?
当“建筑“还在襁褓里嗷嗷待哺的时候,纹饰(也就是常说的图案)就已经在那等着了。最早的纹样应用在锅碗瓢勺这些生活用品上,随着漆画的成熟和原材料产量的剧增,这些图案中的一部分被移到了建筑物上。再加上佛教的传入,卷草纹、莲花纹、火焰纹这些图案使得彩绘内容更加丰富。盛唐是我国彩绘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一茬茬的大火导致后人们只能从前人的画作上看到这些元素,这与我国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喜欢烧房子玩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明清之前的彩绘并不能看到完整的体系,这里就只聊大家能够看到的彩画最高峰——清式彩绘。
彩绘其实是道填空题
几乎所有的封建君主都会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异族统治则更为严苛,因此画在房子最显眼位置的彩绘也是体现“秩序感”的最好方式。清式彩画由高到低分了三个等级: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檐柱上面、斗拱下面那个躺平的条状横木叫做额枋,作用是将檐柱和搭在檐柱上的梁串联在一起。斗拱的表面积虽然大,但是能画的区域相对分散,只适合画一些小的符号;柱子的表面虽然完整,但它是曲面,而且柱身大面积又被刷成了红色,最后只剩下梁、枋、檩等这样的大尺寸木构件最合适创作。
之所以说它是一道填空题,是因为在这个条状的空间里留了很多的空,这些区域会填入相应的图案,图案不同则等级不同。金龙和玺彩画等级最高,基本上是庑殿顶的黄金搭档(皇后住的除外),彩画的方心是一对行龙组成的二龙戏珠图,两边的找头绘有升龙,降龙。再往两侧的叫箍头,内画坐龙(也称团龙)、升龙、降龙均可。无论额枋总长度怎么变化,方心长度占1/3,两边(箍头+找头)各占1/3。
那些图案都长啥样?
还有一种被俗称为跑龙的侧面龙,尽管和行龙结构相似,但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青地画升龙,绿地画降龙,称“升青降绿”,有时升降龙可互换。
尽管青底的龙头在下方,但脸朝上有向上的趋势,因此被称为“回升龙”或“倒挂龙”,同样的道理,绿底头在上的升龙也可以是“回降龙”,怎么觉得啥话都让他们说了......
有龙就得有凤,她好他才好。龙凤和玺彩画的地位不及金龙和玺彩画,通常用在皇后寝宫。一般大额青地画龙,小额绿地画凤,图案会出现双龙(双龙戏珠)、双凤(双凤昭富)、一龙一凤(龙凤呈祥)。凤在这个地方出现的频率没有龙那么高,因此在造型上也没有龙那么多变。
龙和楞草两种元素合在一起就是龙草和玺,枋心、盒子、找头由龙草调换构图,组图中有大面积、大体量的草纹。简单来说,在不改变额枋彩绘结构的情况下,只要看见大面积的红色铺底,哪怕不知道上面画的是什么图案,基本可以确定它就是龙草和玺。
简单对配色进行一个梳理:
金龙和玺彩画:青地画升龙,绿地画降龙
龙凤和玺彩画:青地画龙,绿地画凤
龙草和玺彩画:绿地画龙,红地画草
简单给他们排个顺序:
金龙和玺彩画(皇帝登基、理政的殿宇和重要坛庙主殿)→凤和玺彩画(皇后寝宫、祭祀后土神的殿宇)→龙凤和玺彩画(帝后寝宫和祭天建筑的主殿)→龙草和玺彩画(重要宫门和中轴线上的配殿、配楼、重要寺庙的主要殿堂)→龙凤方心西蕃莲灵芝找头和玺彩画(帝后寝宫和祭祀性建筑使用)→梵文龙和玺彩画(藏传佛教寺庙的主要建筑)
此外还有夔(kuí)龙和玺彩画和锦草和玺彩画,因为不太常见,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和玺彩画大致就是这样了,再说的多了就遭人烦了
来源:胡子老师微众号,作者:胡子老师的钱匣子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949年6月,罗瑞卿明显感到压力大增。就在6月初的一天,周恩来把罗瑞卿召到了北京,当面告诉他,中央希望他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当时的身份,是华北...
- 对于使用白话文的当代人来说,古代的文言文是相对困难的,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很难完全读得懂。而且,文言文的阅读的难度也是高低不平的,比如读四大名著的原文并不难,但读文...
-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例如张飞、关羽、赵云、黄忠等等,但是随着五虎将的去世,蜀国能用的将士也所剩无几。原本位列第六...
-
《资治通鉴》为什么难读?开篇第一句话劝退无数人,却暗藏古人纪年奥秘
转自大河报博览《资治通鉴》是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写的一篇编年体史书,不少人在读这本书时,被开篇第一句话给难住了。《资治通鉴》开头第一句话是“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 -
玛格南首位亚洲主席镜头下1979-1983年左右的中国|摄影师久保田博二
久保田博二(Hiroji Kubota)是纪实摄影殿堂里无法绕开的名字,作为玛格南图片社首位亚洲主席,他是玛格南的孤舟,载着东方的目光远航。他用半个多世纪的拍摄,记录着东方之... -
来源:远方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蒋经国,蒋介石的亲儿子和事业继承人,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年仅15岁蒋经国就被蒋介石亲手送到了苏联留学,随后加入了苏联共产党.蒋经...
-
季德胜蛇药片——祖传秘方,现在还是国家机密。发明人曾经被当成乞丐!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2012年我在广东韶关某医院实习,在急诊科处理过几次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大家都在寻找相对应的毒蛇血清,以便救命。如果有哪个病人... -
从天葬习俗看人类文化:浅谈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藏族天葬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以前。它与藏传佛教的兴起以及印度文化的输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信徒认为“舍身饲鹰”能赎回生前罪孽,是一种大功德,因而认同这一葬... - 1946年(丙戌年,民国三十五年)春,立闪惊雷,狂雨过后的神州格外靓丽非凡,道道霞光彻射到每一个角落,阳光是那么的和蔼,即温柔又温暖,...
- 上周六,一位芜湖的朋友与我聊天,聊起了清朝的腐朽与灭亡。可能,今年写贪官写得有点多,他就一味地往贪官身上泼脏水,呵呵……其实,在我看来,大清的没落,贪官、慵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