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林
爱花种花的男子不少,一张老照片里的作家老舍,蹲在一堆鲜艳的盆花面前,左手夹支管烟,满意而自在地欣赏。花是老舍自栽的,于莳花好手的他而言,此即是爱好,也是漫长写作的调济手段。
老舍在赏花。
种花人多,眼下更多是女子。朋友圈里,几户每天都有人晒她家阳台或院子里,这个时令月季开了,那个夜里昙花绽放,动态图成九宫格。至于冬日的踏雪寻梅插花入瓶,春日踏青归来满把艳丽映山红,双休日居家伺候自己的数盆多肉……小资们都乐此不疲,鄙有时揶揄其“雅也成了俗”。
宋 苏汉臣《货郎图》局部。
男士们呢?前些年菖蒲风行一时,城里读书人书案置一盆,成了清供,反正它四季常青无需几多养护。老男人爱花,极端的我碰到一例。那时我在他家访谈他已故父亲一旧友的艺术人生,他“不在状态”,左右总是心不在焉的神情。初以为天太热,他身体一直不太好,午后更是困乏。后他抱歉说我要给院子里那些兰花儿浇水。我按下话题同往,看见其院子屋后,高温下矗立着一顶硕大的“黑帐篷”——原来里面是他精心伺弄的绝品君子兰。我闻着清香看着雅致连连夸赞,他却似仍不太满意,怨怼自己照顾得还不够。一边洒水一边兴致勃勃地跟我介绍说,过了暑热,喏,那一盆开了,就能招呼最好的兰友来了,其精神头与前面判若两人。后来电话里我跟他孩子玩笑说起他父亲简直是“花痴”,那头说“就是这样,照顾他的花比我们还亲呢”。每有稀罕品类,花开了,他就约上几个同好来赏,在他人的夸奖中自己得到极大满足。
明 陈洪授 钟馗图。
说了种花养花,就有了插花簪花。古时文人四大雅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插花而言,今日早不分了男女老少。很多居家者家中瓶插四季不断,市面上鲜花店也是常年生意红火。一位资深女诗人,常在朋友圈展示她的插花艺术。花瓶、佛手、枯荷或莲蓬、花生、橘子……不多的几样物什,被她灵心巧手变出了一帧帧怡人之景。
簪花在当下的女子,也不多见。昔年深巷频闻“卖白兰花哦——”,现偶亦能在某种场合见到簪花女子,那白兰花只挂于旗袍的对襟腰部,谦逊而低垂,躲闪中释溢兰香;迥异如今的洒香水,它全然是古典的逸韵。至于山里云游,采一朵好看的野花簪上同行女子的发髻,那是恋爱中的男子疯魔,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在摄于1967年美国加州蒙特利半岛的张大千现场作画影像中,我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古木森林间,漫游的大千先生随意采撷了一朵红花簪在夫人徐雯波头上,徐氏扭动腰肢嫣然一笑,好一景风情曼妙。
簪花的毕加索。
我今说下男子簪花,乃是看到一幅照片引起:毕加索耳边戴着一朵大红花。说簪花也行,其带给我的惊异如同他以面包做成手掌样,然后莞尔、粲笑:要论“花”,中国文士比老毕早上千年。
古代农历二月十二日是花朝节,为百花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喜欢摘取鲜花,插在头上,是为簪花。至大唐时,仕女簪花非常流行,存世名迹《簪花仕女图》便是明证。男子簪花听来怪异,在唐时则属一种风尚。到了宋代,文化繁盛,它甚至发展成为一项宫廷礼制。《宋史·礼志》就说到,凡是国家大型庆祝和宴会活动中,都会出现簪花的喜庆身影。《宋史舆服志》载,男子簪花,一般插在发髻,或别在鬓角,更多戴在官帽襆头上,后者称为“簪戴”。花之材质,可以是时令的鲜花,也或是丝绢、金银等仿制之花。每逢皇帝生日、宫廷宴会、祭祀典礼等场合,君臣都要戴花。
清 苏六朋《簪花图》。
想象着百花盛开之辰,皇帝诏见王公大臣一起春游,兴致处摘下当令鲜花赐给近臣,簪戴头上,该是如何昌明一景。有记宋徽宗巡幸地方,返回京师时,都会赐花给随行大臣、仪仗队、护卫等,而凭着簪花他们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由是,御赐簪花对人臣是荣耀,也是身份的象征。
明 仇英 四相簪花图。
男子簪花,以花的雍华匹配君子的儒雅,也彰显枭雄的英姿。久之,它溶入了男子们的精致生活。而后由宫廷传向民间,发展成全民戴花。杨万里一首诗里风趣写道:“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不仅描述了宫中正月十五欢庆的喜乐场面,还有当时人人头上簪花的盛景。远远望去,一片姹紫嫣红,暗香浮动。著名的“四相簪花”故事,记在《梦溪笔谈》。说宋时有一种奇特的芍药,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之蕊围在中间,称为“金缠腰”。一次饮酒赏花时,扬州太守韩琦剪下四支金缠腰,插在了宴请的三位宾客头上,当然不忘自己也插上一朵。后来这四人皆吉星高照,官运亨通,先后做了宰相。如此看来,簪花图景不但“看着美”,还很吉祥,能“带来好运”。
宋 李唐《春社醉归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
壬寅春来,披阅古代画迹,所见,时有“男子簪花”图样,很是幸会:南宋李唐的《春社醉归图》中,你能见村官田畯接受乡民敬酒后,骑牛醉归的情景。满脸醉意田官老者,头戴鲜艳之簪花巾子,由人扶持,前面村童一边牵牛,一边吃包子,乡村生活、民俗风情十分生动。明朝的簪花习俗虽已不那么盛行,但图画中无论官宦还是雅士,簪花还是很多,陈洪绶、仇英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视觉“佐证”。个性昭彰的老莲,笔下《杨升庵簪花图》《阮修沽酒图》《钟馗图》……多个男士头上都插着花,是追慕先贤遗风,还是惊艳时俗?是离经叛道的名士做派,还是压抑中的风华展露?其中三昧,一时难知。至清朝,男子簪花式微,任薰的《四相簪花》至多理解是国画创作喜用历史典故,或是潮流“以文化复古而抵今义”在艺术上的一种体现。
明 陈洪绶《杨慎簪花图》局部。
今日,男士们簪花,只在重要仪式,如婚礼、书画展上能见到。作为嘉宾,每人胸前簪别一朵,可视为礼仪的符号、喜庆的象征。只是它们在多元文化盛放的花海中,颇显孤单,一缕久违之雅韵馨香,缥缈得有点悠远、有点寡淡,但仍可理解成喧闹时代一份幽隐诗意的逸存。
而谢却自然花朵佩饰,我们也欣然看到,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现代男士,将传统的琴、棋、书、画、剑、舞、茶……之研习,作为修为必备,簪文化之花以为“配”(佩),这种新的风尚时俗,无论如何都值得大大点赞。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说起民国,不少人脑海里会浮出影视剧里的桥段:民国时代,风雨飘摇的上海滩,有灯红酒绿,也有名媛大师。多少英雄豪杰前赴后继,演绎了一出出江湖恩怨,故事令人荡气回肠。然...
- 对棚,又称“对台”、“卡戏”,是一种源自中国东北及南方部分地区的民间娱乐形式,在婚礼、丧葬、庙会等场合。有钱有势的人家会雇佣两个戏班或鼓乐队同时演出内容相同的戏剧...
-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涵盖了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以及弹拨乐器四大类别。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索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其中,编钟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之一。编钟这...
- 一张图看懂手串不同颗数的寓意,建议收藏!
- 中国古代首饰大全:发饰:包括笄、簪、钗、步摇、钿、扁方、梳篦、华胜、抹额等,用于固定和装饰头发。耳饰:如耳环、耳坠等,用以装饰耳朵,材质多样,造型各异。颈饰:包括...
-
美国国防部与比尔盖茨制造了新冠病毒,专利号10130701,西方多国合作将艾滋病毒基因植入SARS以研制疫苗名义制造全球疫情
33级共济会大员,美国国父华盛顿列席共济会会议画像。比尔盖茨是美国第二大利益集团,医药综合体的代言人。奥巴马、盖茨和中情局对新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 人类需要巫术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历史、文化、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一、历史与文化背景原始信仰与崇拜在远古和上古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他们倾向于相信超自...
- 现在中国的科技发达了,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农业没啥科技含量,又土又落后,至于农历(阴历)这东西更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抛开现代社会的大量高科技设备,不买上一本阴历的...
- 如今这春节,竟被人说成是靠一帮50、60后在苦苦支撑,他们成了最后一批认真过春节的人。这话听起来,既无奈又心酸。我不禁要问,究竟是谁,让春节变成了这般模样?是那些渐行...
-
中国农历新年,为什么不能翻译成Lunar New Year?
爆竹声中一岁除,Amid the crackle of firecrackers,the old year takes flight.春风送暖入屠苏。The spring breeze brings warmth,and Tusu wine brings del... - 文字是有能量的,且密度极高,甚至远超核爆。它是沉默的,却是震耳欲聋的;它是无色的,却是色彩斑斓的;它是简约的,却是气象万千的;它是渺小的,却是包罗万象的;它是朴素...
-
我们现代人对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都已经习以为常,在阅读各类以“中国”为背景的历史、思想、经济、文化等之类书籍的时候,也已经不会对...
- 转自网易公元 763 年,吐蕃匪兵入寇长安,大肆劫掠 15 天后扬长而去。仓皇出逃的唐代宗李豫终于雄赳赳气昂昂地「光复」京师、重掌中枢。为向天下证明盛唐并未远去、帝国依...
-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有四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以及四子拖雷。成吉思汗的这四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分作两派,长子术赤与四子拖雷为一派,次子察合...
- 傅索安,毛泽东主席首次接见的红卫兵中的一员,中国一个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一个很具号召力的活跃分子。因为挑起村民械斗,她叛逃到前苏联,成为了一名克格勃特工并且参与了...
-
李鸿章签《辛丑条约》时,为何不签名字,只“画”了一个古怪的字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 -
外蒙古独立始末及蒋经国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涉及外蒙古独立细节的回忆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代表王世杰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迫使国民政府坐到谈判桌前,和苏联商议解决外蒙问题的,还是国民党自... -
医学专家把地球上所有的传染病分为了三个等级,分别是甲级、乙级和丙级。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等,其实都只是乙级传染病而已。中国明文规定的甲级...
-
左宗棠收复新疆,赵尔丰收复西藏,虽落赵屠户骂名,却保一方平安,功在千秋
没有左宗棠,我们将失去新疆。但多少人知道,若没有赵尔丰,我们现在去西藏也是需要护照的。提起赵尔丰,了解历史的会想到“赵屠户”、“平叛西藏”、“四川保路运动”、“成... -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
本文转自党史文苑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毛泽东对西藏民主改革态度一直十分慎重。八届二中全会上,他提醒大家对西藏的发展前景不要太乐观。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