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9%

抗美援朝大事记

1950年

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驻远东地区空、海军支援南朝鲜(韩国)军队作战。

6月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令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入侵中国领土台湾。同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以“紧急援助”南朝鲜为名,准备组建“联合国军”。7月1日,美国地面部队进入朝鲜。5日与朝鲜人民军在乌山首次交战。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朝鲜内政和入侵中国领土台湾。同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

7月4日,为防备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袭击中国,军委总参谋部指示各大军区加强防空,并强调重点加强东北地区的防空。至10月,总参先后抽调6个高炮团和1个雷达营,到东北地区执行防空任务。

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同意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使用联合国的旗帜,并组织“联合国军”司令部。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组成。“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国军队,有些国家只是象征性派兵。

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抽调第13兵团第38、第39、第40、第42军,炮兵第1、第2、第8师和高射炮兵、工兵、运输兵等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保卫东北边防安全和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9月上旬,中央军委又决定第50军加入边防军序列。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推进至洛东江一线。美军和南朝鲜军依托洛东江展开对抗,战争形成胶着状态。

9月15日,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下,美军第10军所属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和炮兵、坦克兵、工兵部队共7万余人,以260余艘舰艇、近500架飞机的配合下,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

9月16日,正面洛东江战线的美军、南朝鲜军10个师开始沿釜山至汉城线实施反攻。朝鲜人民军转入战略退却。28日,美军和南朝鲜军进占汉城,29日进抵“三八线”。

9月30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1日,南朝鲜军在襄阳地区越过“三八线”。2日,麦克阿瑟发布全线向北推进的命令。7日,美军开始越过“三八线”。

10月3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务委员、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携带金日成、朴宪永联合署名的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的信函到达北京,面交毛泽东。当日,周恩来通过印度驻华大使表明中国严正立场:“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要管。”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飞往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谈,决定迅速占领全朝鲜。

10月19日,“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推进。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分由安东、长甸河口、辑安等地开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10月22日,中央军委决定调第66军加入志愿军序列,作为志愿军预备队。

10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即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并任命邓华、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邓华兼副政治委员,解方为参谋长,原政治部、后勤部及其他机构负责人照旧负责。

10月25日至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第一次战役,予南朝鲜军第6师和第1师12团以及美军骑1师8团以歼灭性打击,共歼敌1.2万余人,迫其退到清川江以南地区,初步稳定朝鲜战局。

10月26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郭沫若为主席,彭真、陈叔通为副主席。

11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下辖第20、第36、第27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率领下开始入朝,担负朝鲜东线作战任务。

11月9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同意第二次战役部署及下一步作战意图,并指示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的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至平壤、元山间铁路区域。

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第二次战役,共歼敌3.6万余人,将战线推至“三八线”,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扭转了朝鲜战局。

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并发表演说,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的罪行。

12月3日,为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兵员需要,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新兵分期动员和分期补充规定的指示》,要求东北、中南、华东和西南区各动员10万新兵,并分别规定动员期和补充期。至1951年4月,共完成40万新兵的动员补充任务。

12月上旬,中朝两党两国政府商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作战问题。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简称联司),统一指挥朝鲜境内一切作战及其有关事宜。彭德员兼任中朝联合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朝鲜人民军金雄兼任副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兼任副司令员,朝鲜内务相、朝鲜人民军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朴一禹兼任副政治委员。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期间,崔庸健兼任副司令员。

12月4日至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艾德礼举行会谈。

12月13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目前美苏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在政治上很不利。此次南进,希望在开城南北地区,即汉城不远的一带地区,寻歼几部分敌人。

12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首批部队航空兵第4师第28大队进驻安东浪头机场,并在苏联空军帮助下开始进行实战练习。

12月22日,外交部长周恩来就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决定一事发表声明,重申中国政府历来主张“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让朝鲜人民自己解决朝鲜问题”。

12月31日至1951年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第三次战役,向“联合国军”三八线既设阵地发起进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解放汉城,并南进到北纬37度线附近的水原、原州一线地区,共歼敌1.9万余人。

12月26日,马修·李奇微接替遇车祸身亡的沃尔顿·沃克,任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

1951年

1月8日,周恩来外长复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就朝鲜及其他远东诸问题进一步阐明中国政府的主张。

1月25日至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总结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并部署第四次战役。

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第四次战役,歼敌7.8万余人,完成防御作战任务,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月2日,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驳斥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诬蔑中国为侵略者的议案。

2月3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发出关于组织医疗队的通知。先后有40个志愿军医疗队赴朝鲜战地服务。

2月7日,中央军委提出轮番作战方针。后又发出轮番入朝作战指示,部署志愿军分三番入朝作战,并明确部队调动次序和作战指挥等问题。

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下辖第63、第64、第65军)在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率领下开始入朝。

3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部成立。刘震任司令员,常乾坤任副司令员,沈启贤任参谋长。为便于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与朝方商定,在志愿军空军司令部基础上成立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统一指挥中朝空军部队作战。

3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下辖第12、第15、第60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率领下开始入朝。4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入朝参战。

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撤销麦克阿瑟远东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职务,遗职由李奇微接任,并由詹姆斯·范佛里特接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一职。

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第五次战役,共歼敌8万余人,粉碎“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此役后战争双方在三八线附近转入对峙。

5月5日,中朝两国政府签订《中朝两国关于朝鲜铁路战时军事管制的协议》。

5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兼任司令员,周纯全任政治委员。

5月26日,毛泽东提出对美英军作战应实行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的原则。

6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订立爱国公约和捐献武器运动的指示。据1952年5月统计,仅捐献武器一项,全国人民捐献的款项即可赎买战斗机3710架。

同日,中央军委任命陈赓为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宋时轮为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

6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下辖第67、第68军)在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张南生率领下开始入朝。

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发表演说,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决议,主张交战双方谈判停火和休战,把军队撤离“三八线”。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举行停战谈判。7月1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答复李奇微,同意举行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

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中朝控制区开城举行。

7月26日,朝鲜停战双方就谈判议程问题达成协议。

8月上旬,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成立。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兼任司令员。12月23日,在铁道运输司令部之下成立前方运输司令部。

8月18日至9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夏季防御作战,共歼敌7.8万余人。

8月中旬至1952年6月下旬,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反“绞杀战”斗争,建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8月22日,美方飞机轰炸扫射朝中方面谈判代表团住所,朝中方面当日宣布谈判会议停开。

9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下辖第36、第37军)在司令员董其武、政治委员高克林率领下入朝,担负修建机场任务。

9月下旬,为加强朝鲜东西海岸中朝部队的统一指挥,经与朝方协商,成立东西海岸联合防御指挥机构。东海岸防御司令部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兼任,宋时轮兼任司令员,西海岸指挥所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兼任司令员。

9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正式出动掩护安东、平壤间主要交通线,加强反“绞杀战”斗争。志愿军空军先后投入10个歼击航空兵师、3个轰炸航空兵大队。战争期间,共击落“联合国军”飞机330架、击伤95架。

9月29日至10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秋季防御作战,共歼敌7.9万人。

10月25日,朝鲜停战谈判在板门店复会。

10月30日至11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局部反击作战。

11月5日至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在空军配合下连续进行攻岛作战,攻占椴岛、大和岛、小和岛等10余个岛屿。

11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大会正式就第二项议程,即确定军事分界线和建立非军事区问题达成协议。

12月23日,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全军高级军事干部参观团到朝鲜战场,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经验。从1952年3月开始,千余名干部分批入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各部队和朝鲜人民军有关部队参观实习。此后,军委总参谋部又根据军委的决定,陆续组织数批战地实习团去朝鲜。

1952年

1月28日至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开展反细菌战斗争。

1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战术指示,强调开展狙击活动。

2月17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就第五项议程达成协议,确定在停战生效以后三个月内由双方各国政府分派代表举行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3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发出关于巩固阵地和相机挤占地方的指示。

4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回国休养,其在志愿军的一切职务由陈赓代理。

4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马克·克拉克接替李奇微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及美国远东军总司令。

5月2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就第三项议程,即关于停战的具体安排问题,达成协议。

5月7日,巨济岛朝中方面被俘人员为反抗美军残害和强迫扣留战俘,扣留了美战俘营负责人弗兰西斯·杜德准将。

6月11日,陈赓奉调回国,由邓华代理志愿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6月23日,美国空军开始集中轰炸朝鲜北部城市和工业设施。

6月24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人民功臣授勋。

9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第24、第46军开始入朝。

9月18日至10月3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秋季战术反击作战,歼敌2.7万余人。

10月8日,美方片面宣布朝鲜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

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上甘岭战役,歼敌2.5万余人,创造依托坑道工事进行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

11月22日,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部队实行轮换作战。

12月2日,美国当选总统艾森豪威尔赴朝视察。

12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第16、第21、第54军入朝,准备参加反登陆作战。

12月中旬,在沈阳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负责新建铁路的指挥工作,郭维城任局长。

12月22日,中共中央下达坚决粉碎敌人冒险登陆的指示。中共志愿军委员会于12月18日至21日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布置反登陆作战准备工作。为加强西海岸的指挥机构,经与朝鲜方面协商,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邓华兼任西海岸部队联合指挥部司令员,另以朝方1人、志愿军2人任副司令员。

1953年

2月7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第四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宣告:“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2月10日,美陆军助理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接替退休回国的范佛里特,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指挥官。

2月22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致函金日成和彭德怀,要求交换病伤战俘。3月28日,中朝方面同意这一建议,并建议立即恢复停战谈判。

4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安东防空司令部,成钧任司令员,统一指挥朝鲜平壤、元山线以北和中国大孤山、凤城、通化线以南之志愿军防空部队。安东防空司令部6月成立。

4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联络组会议就交换病伤战俘达成协议。4月20日,双方开始交换病伤战俘。4月26日,中断6个月之久的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会议正式复会。

5月13日至6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夏季战役第一、第二次进攻,歼敌4.5万余人。

6月8日,朝鲜停战谈判第四项议程,即关于战俘安排问题达成协议。至此,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全部达成协议。

6月17日至22日,李承晚集团将在南朝鲜的不直接遣返的朝鲜人民军部分被俘人员,以“释放”为名,实行强迫扣留,破坏已经签字的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

6月19日,金日成、彭德怀致函克拉克,要求美方追回以“释放”为名擅自扣留的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

6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举行授勋典礼,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邓华、杨得志,政治部主任李志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授予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第、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一级国旗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

7月13日至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夏季战役第三次进攻(金城战役),歼敌7.8万余人,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7月27日,朝中方面代表团首席代表和“联合国军”方面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同日和次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分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7月31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0月27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许家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954年

9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言人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辞职,邓华任司令员。1954年10月至1958年10月,志愿军司令员先后由杨得志、杨勇担任,志愿军政治委员先后由李志民、王平担任。

1958年

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公报,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回国。志愿军自1958年3月15日起至10月26日止,分三批相继撤出朝鲜回国。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鲁迅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
立即阅读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陈舜臣
立即阅读
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
古龙
立即阅读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陈继儒
chan
立即阅读
鲁迅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
鲁迅
立即阅读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二集
立即阅读
罗杰疑案
罗杰疑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许仲琳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