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需要产品化的,绝对不是你的能力
繁体所有人都在告诉做IP的人:如果想做自己的个人IP,就要把自己的能力产品化。
这句话好像成了做IP这个圈子里的共识。但是说实话,我觉得这并不正确。
为什么?因为能力本身放在长远的维度看,它是最容易被替代的东西。你今天能做的AI也能做,而且比你更快、更稳定。
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能力产品化上的时候,就等于你在和一台永远都不会疲惫的机器竞争。结局就是你自己等着被替代。
所以我想说:IP需要产品化的,绝对不是你的能力。
一、能力终究会被替代
我过去走过的职业路全是围绕着自媒体、知识付费这个领域。之前我觉得做内容就是靠技能吃饭,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直播、再或者写文案也好。
因为这都是别人认可我的地方,虽然这些重要,但是我现在觉得:这些所谓的能力优势,好像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牢固。
比如说写作,现在网络上大规模的AI文章,让你快速生成。直播还有虚拟的数字人,让它不间断的24小时都可以输出不用休息。
还有更多的像设计还有剪辑等等,很多自动化工具已经让很多岗位边缘化了。
你再努力,能抵得住时代的趋势吗?如果你的IP只停留在展示技能的层面,那我觉得你和平台上的兼职、外包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更弱。
所以我想说的:能力不是不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能让你不被替代的东西,是什么?一定是你的思想。
二、思想,才是唯一能被产品化的核心
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什么才值得产品化,我的答案很简单:思想。
思想是什么?是你对世界的理解、你的价值观、你在一个领域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你能不能用这些东西去说服别人。
举个例子。一篇文章AI可以生成,但是你能不能让人共鸣、能不能让人信服、能不能让人因为一篇文章改变看法,那这就是思想的作用。
一个课程很多人也能讲,但是你能不能让人觉得这是独一无二的认知提升,能不能让人记住:“这是谁谁谁的体系”,靠的也是思想。
思想的价值在于它是独特的。就算别人能模仿形式,也没办法复制你对问题的理解路径,更没办法复制你传递的能量和精神。
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产品化的,一定不是技能,它绝对是你在某个领域的思想体系。这才是别人学不走的,也是AI没办法替代的。
三、我的思想是什么?
既然说到这儿,可能你会问我的思想是什么?
我的思想就是想给所有想做IP、自媒体、内容创作者们一个观点:我们不仅要有方法,更要有战略,还要有哲学思维。所有商业的尽头是哲学。这是所有IP必须要走的必经之路。
每一个IP都要有自己的战略心法,要能看见局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要有思维高度,能跳出短期的流量焦虑,去建立长期的影响力。
还要有能量状态,不仅是会说会写,更是一个高认知、高能量的,能带动别人的人。
所以我从现在开始才会在我的社群里去做一个知识库。第一个模块就是《孙子兵法》在IP成长系统中的心法。
很多人觉得兵法只是古代打仗用的,错误。如果你把它放到今天,会发现它里面的智慧完全适用。它会教你怎么谋划、怎么占据优势、怎么在不确定中保持定力。
这是所有的IP创作者都要做的,比如“谋定而后动”,提醒我们要先有体系再去执行。再比如“上兵伐谋”,说明最高级的竞争是思想,绝不是消耗。
这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这也是所有高认知的IP创业者、自媒体人必须懂的战略心法。
写在最后:
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产品化之后,你的IP才算是有了真正的长期价值。
这是一条从思想到内容,再到产品和商业的路径。它能让你走的更远,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别人记住你。
思想才是区分一个普通创作者和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IP的核心。
这也是我接下来真正想在社群里做的事:我要聚集一群真正想做长期的自媒体创业者、高认知人群和个人IP创作者,去搭建我们自己的IP思想体系。
只有掌握战略和心法,你的思想才能有体系,你才能在市场里站稳脚跟,有真正的话语权。
——苏文
来源:苏文
特别提示:如阁下阅有所得,亦是缘分。若您不吝分享转发,便是为正能量添薪续火,既助力本站发展壮大,照亮他人路途,亦点亮自身福田,涵养自身的浩然之气!感谢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