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卑贱时锋芒毕露 富贵时谨小慎微
繁体当年,湘上农人左宗棠,狂傲不拘,睥睨天下英雄。屡试不第,蛰伏山野间,研习攻守形胜、兵法农桑。
林则徐过湖南,于舟中召见他。两人彻夜长叹,林公欣赏其见识眼光、气度抱负,勉励说:我老了,空有抵御外敌的志向,却没有时日可以等待。多年来,我留心寻访人才,想把重任托付于你。
又说:将来,东南方,或有人能够抵抗;西行关塞,安定新疆,除了你,无有他人。我把耗费几年心血,搜集到的兵书图谱,交付给你,以后你治理西域,或许用得着。手书一联相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林则徐在福建染病,知道来日无多,命次子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绝世奇才、非凡之才。太平军兴,自两广卷击长沙,巡抚张亮基才具不足,却能放手用人,将一省军政交付左师爷。
到任后,以“外聘文员”身份,调度全省官吏、兵民,钱粮、刑狱,作风霸道,重大决策常不经督抚而自决。二品总兵犯其虎威,一句“王八蛋,滚出去!”,若斥家奴。
湖南官场为之侧目,弹劾报文上达天听,朝野震动。若非重臣和僚友说情,天子之剑,自北京划落,左氏已身首异处。
等到做了楚军大帅,克服名城杭州,建立了定鼎东南之大业,他却谦逊起来,竟然懂得向户部审计军费的小吏卑辞求通。
乱世用兵,各种开销为一笔糊涂账,若不趁天下初定,圣心欢悦时给予销账,拖上三月半年,朝廷缓过劲来,不知滋生多少风波。
介时,功臣与巨贪之名分混为一谈;英雄和硕鼠之界限吹弹可破。百战余生之楚军将士,不败于贼寇,而挫于狱吏。
凭借卓越才干、旷世奇功,左宗棠相继担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大臣、两江总督。堪称中国历代王朝一等功臣,其基本格局包括:
河西畅通 保有西域
汉如此、唐如斯,而宋明虽称辉煌,却远不及之。
若新疆丢了,今日之异邦,或驻兵青海湖,饮马黄河源。我们,就要在西北屯扎强兵,应对祸乱,根本不可能集力东南,扬波大海。
左公身处衰败时代,大清逢战必溃,割地赔款,民穷财尽。他逆势而上,出嘉峪,过玉门,抬棺西征,一路种植杨柳,防范风沙;凿井取水,屯田养民。
豪迈不拘的英雄气概,稳妥周全的重臣风范,完美地融于一身。
清季,因资源枯竭,西北、东南,陆、海无法兼顾,朝野掀起塞防、海防优先权之争辩。因左公霸蛮坚韧,力排众议,妥善解决了塞防问题,一百五十年后,我辈子孙避免了两线作战,稳稳握住了海防之关窍。
左公之前,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战争发生在西北;左公之后,西疆底定,中国从此有资格放手争衡海洋。如今,我们这些后人,正在其荫蔽下,展望未来。
发迹之前,左宗棠咄咄逼人,好似旭日之光。为抓住时机,施展抱负,办成事情,时常与人吵闹斗争。当上巡抚,官及三品,脾气却越来越小。
左公言:
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翻译成白话:不能活得让人可怜,也不能活得让人嫉妒世间庸碌之辈,往往相反——低贱时卑躬屈膝、摇尾乞怜;一旦做狗换得些许权势,转头便嚣张跋扈、恣意妄为。过去缺乏尊严身心变态,如今遭人嫉恨祸患缠身。
轻描淡写的感恩,刻骨铭心的复仇,你提携之人反馈的好,与你压制之人反噬的坏,不可等量齐观——人性一贯如此,势利且偏执。许多掌权者,短短任期之内,施与雨露长不出秧苗,播撒仇恨野草弥漫,最终一人耗尽一个家族之福祉,断绝子孙之出路。
左公之人生,提示我们:
人处卑位时,不必一味忍让、取悦与迎合。
当他还是一个没有功名的举人,没有官身的幕僚,被赋予长沙城防之重任,如果缺乏风骨,对官吏、士人、兵卒、豪商谦恭有礼,那么,这些人一定更加轻贱他。蛮横霸道,才能应对危局,绝地求生,完成保护苍生之使命。
年轻时,见识、眼光、心气,不妨孤傲一些,如此,心火不灭,才能在幽暗环境中,发出夺目光芒。等到了一定层次,须对袍泽、团队负责,背负家国之重,就该求同存异,和光同尘。否则,办不成事,还会培育出虚妄浅薄的部属,滋长出浮华喧嚣的生态。最终祸及从者,坏了大事。
我们经过时间、实务之历练,心性趋于和缓、行止日渐端正,此时的圆润出于峥嵘,谦退源于方正,若朝阳、似细雨、同微风。并非失了风骨和锋芒,而是已然明了:说话容易,办事艰险
急进缓战该急则急,当缓则缓。左公于家国之大义,还须从稳妥中来。
来源:滇中书吏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