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13%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 “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②。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③! 食无鱼!” 左右以告。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④,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对曰: “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⑤?”冯谖署曰⑥: “能!”孟尝君怪之,曰: “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 ‘长铗归来’ 者也。”孟尝君笑曰: “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⑦,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曰: “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⑧?” 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⑨。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 “君云 ‘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⑩。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 “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11)。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 “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曰: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12)。谓梁王曰: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 “千金,重币也; 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13),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冯谖诫孟尝君曰: “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14)。”庙成,还报孟尝君曰: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15),冯谖之计也。

【注释】 ①冯谖(xuan):一作冯煖,《史记》作冯驩,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 姓田,名文,齐王室贵族,齐湣王时为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孟尝君是封号。他与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齐名,号称战国四公子,均养有许多食客。②草具:粗劣的食物。③长铗(jia):长剑。铗,剑把。④揭:高举。⑤出记:颁布一则通告。计会(kuai): 算账,管理财务。文: 田文,孟尝君自称。责 (zhai): 同 “债”。⑥署: 签写姓名。⑦愦 (kui): 困扰。懦 (nuo) 愚: 懦弱愚昧。⑧券契: 债券和契约。市: 购买。⑨合券: 验对债务。古时契约,借贷双方各执一半,验证时看双方所持契约是否相合。⑩下陈: 台阶下面。(11)拊爱: 同 “抚爱”。贾 (gu) 利: 像经商一样牟利,指向百姓放债收利息。(12) 梁: 即魏国,魏都大梁 (今河南开封),故称梁。(13)太傅: 国君的老师,辅国大臣赍 (ji): 携带。文车: 华丽的车子。二驷: 两辆四匹马拉的车。服剑: 佩剑。祟 (sui):灾祸。(14)“愿请”二句: 孟尝君是齐国宗室,可以请立宗庙。如在封地薛立了宗庙,就可巩固其地位。(15)纤介: 细小。介,同 “芥”,小草。

【译文】 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不能过活,便托人给孟尝君,说愿意做他的门客,在他那里混碗饭吃。孟尝君问来人: “客人有什么嗜好?” 来人回答: “没有什么嗜好。” 又问: “客人有什么才能?” 来人说: “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笑着答应,说: “好吧。”

孟尝君左右的人见他轻慢冯谖,便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不久,冯谖靠在堂柱上,弹着他的佩剑,唱道: “长剑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 左右的人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 “给他鱼吃,同门下吃鱼的客人一样。” 又过了一些时,冯谖又弹着他的佩剑,唱道: “长剑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坐。” 左右的人都笑他,将此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 “替他准备车子,同门下乘车的客人一样。” 于是,冯谖乘着车,高举着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 “孟尝君殷勤待我如客人一样。” 后来,冯谖又弹着剑,唱道: “长剑啊,回去吧,不能养家糊口!” 左右的人都讨厌他,以为他贪心重,不知足。孟尝君问: “冯先生有亲人吗?” 左右的人回答说: “有位老母亲。” 孟尝君便派人供给她衣食费用,不让她缺少什么。从此,冯谖不再弹剑唱歌了。

后来,孟尝君出一则通告,询问门下所有宾客: “有谁熟悉会计财务,能替我到薛地去收债?” 冯谖书写报名,说: “我能够。” 孟尝君奇怪地问: “这是谁?”左右的人告诉他: “就是唱 ‘长剑啊,回去吧’ 的那个人。” 孟尝君笑着说: “他果然有本事,我亏待了他,还没有见过他呢!” 于是,就派人去请冯谖来相见,歉然地说: “我因事务繁杂,疲困已极,忧思昏乱,生性又懦弱愚笨,陷于国家事务之中,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为羞辱,还真的愿意替我去薛地收债吗?” 冯谖说: “愿意!” 于是,冯谖准备车马,整治行装,装好债券,临行之时,他去向孟尝君辞行,说: “收完债后,给你买什么东西回来?” 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员去召集应当还债的百姓,都来核对借约。核对完毕,冯谖就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将收回的债款全都赐给百姓,同时把借券烧了,百姓高呼 “万岁!”

冯谖很快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奇怪他回来得太快,整理衣冠,出来见他,说: “债收完了吗? 怎么回来得这般快呢?” 冯谖回答说:“收完了。” 孟尝君问: “买了什么东西回来?” 冯谖说: “你说 ‘买家里缺少的东西。’ 我私下想,你府里珍珠宝贝堆积如山,外面的圈棚里养满了好狗好马,美女站满了堂下,你家缺少的是 ‘义’ 啊! 我私自作主替你买回了 ‘义’。” 孟尝君说:“‘义’ 怎么买呢!” 冯谖回答说: “现在你只有小小的薛地,却不把百姓当子女一样抚爱,反而像商人一样向他们获取利息。我私自假传你的命令,把债款赐给百姓,烧了债券,老百姓齐呼 ‘万岁’,这就是我为你买的 ‘义’ 啊!”孟尝君不高兴地说: “好吧,先生休息去吧!”

过了一年,齐湣王即位,对孟尝君说: “我不敢用先王的大臣来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回封地薛城。还没有走到百里,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欢迎孟尝君,整整有一天。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 “先生为我买的 ‘义’,今日看见了。”

冯谖说: “聪明的兔子有三个洞,才仅能够避免死亡。现在你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啊,让我再给你凿两个洞吧!” 于是,孟尝君给他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向西去大梁游说魏国。冯谖对梁王说: “齐王将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在外,各诸侯国谁先迎接他,就可富国强兵!” 于是,梁王空出宰相之位,安排原来的宰相为上将军,差遣使臣带上千斤黄金,百辆大车,到薛地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行回到薛地,提示孟尝君说: “千斤黄金,是很厚重的聘礼啊; 百辆大车,是很显贵的使臣啊,齐王应该会听到这件事了。” 梁王的使臣往返三次,孟尝君坚辞不去。

齐王听说这事后,君臣都害怕,立刻派太傅携带千斤黄金,两辆四马拉的华丽大车,佩带的宝剑一把,还有一封亲笔信,向孟尝君致歉说: “我很倒霉,受到了祖宗的惩罚,又被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迷惑,得罪了你,我是一个无能之人。希望你看在先王宗庙的份上,还是回来统领广大的百姓吧!” 此时,冯谖又提示孟尝君说: “希望你向齐王请求一部分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 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来向孟尝君报告说: “三个洞已经凿成了,你可以垫高枕头、安睡快乐了!”

孟尝君担任齐国宰相几十年,没有遭受一点灾祸,都是因为有冯谖的计策啊!

【鉴赏】 本文通过冯谖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后,为孟尝君焚券市义、游说诸侯、建立宗庙,开凿“三窟”,巩固其政治地位的记叙,赞颂了冯谖重实践、戒浮华、有谋略的政治才能和果断的办事作风,表现了“策士”在战国时期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同时也肯定了作为王室贵族的孟尝君礼贤下士的贤明德行。

文章的重点在于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设计献策。先写冯谖初为门客时受的冷遇及其“三歌”的表现; 次写冯谖去薛地收债“市义”,先凿“一窟”;再写冯谖说诸侯、建宗庙,为孟尝君增凿“二窟”及其功效。对冯谖这一人物,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进行塑造。冯谖穷而困窘,求食于孟尝君,突出其“无好”、“无能”,且长歌三次,以致引起左右之人的 “贱之”、“笑之”、“恶之”,这是“抑”。后来,孟尝君“出记”召募至薛收债之人,冯谖为孟尝君谋划政治上的三大护身法宝——开凿 “三窟”,其光芒逐渐显露出来。收债“市义”,为孟尝君收买人心,表现他浓厚的 “民本”思想和高明的政治见解; 游说诸侯,在诸侯国中大造舆论,提高孟尝君的政治声誉,给齐湣王施加压力,为以后重用孟尝君作舆论准备,表明他过人的谋略; 修建宗庙,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孟尝君在王室宗族中的正统地位,使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牢不可破,表现他深谙王室之规和权谋之术。这是“扬”。抑扬手法的使用,使全文情节曲折,波澜迭起,悬念丛生,引人入胜。

对孟尝君的描绘,采用了对比手法。先是孟尝君与来人、左右之人的对比。当来人介绍冯谖 “无好”、“无能” 时,他 “笑而受之”; 当左右之人将冯谖的“三歌” 向他“告之”、“笑之”、“恶之”时,他却不以为然,一一满足了冯谖的要求。在这对比中表现了他的宽容与大度。后来,当他发现冯谖确有才能时,立刻改变“贱之” 的态度,引以为疚,深感有愧,赔礼道歉; 当他被逐至薛,受到百姓欢迎时,立刻改变原来对“市义” 的不快,转向冯谖说: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孟尝君对冯谖态度前后转变的对比,表明了他是一位重视人才、善于接受意见和教训的贤明的政治家。

全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形象,极富含蓄蕴藉之力。

字数:4478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116-120页.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彷徨
彷徨
鲁迅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尔雅
尔雅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聂济峰等
立即阅读
华人必备知识
华人必备知识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