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14%

吾闻绛树两歌, 一声在喉, 一声在鼻①;黄华二牍, 左腕能楷,右腕能草②。神乎技矣!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 一声也而两歌, 一手也而二牍, 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③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掞藻④,立意遣词, 无一落前人窠臼⑤, 此固有目共赏, 姑不具论。第⑥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 注彼而写此, 目送而手挥, 似谲而正,似则而淫⑦,如《春秋》之有微词, 史家之多曲笔⑧。试一一读而绎⑨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⑩;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11);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12);写黛玉之妬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13)。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14), 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15),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16), 不可得也。盖声止一声, 手止一手, 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17)双管之齐下也。噫!异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18)?然吾谓作者虽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 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 幽处不踰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 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 祗挹(19)清辉;如雨天花(20),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 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万千领悟,便具无数慈航(21)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22), 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德清戚蓼生晓堂氏。

(有正本《红楼梦》卷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影印)

注释 

①“吾闻绛树两歌”三句——据《稗史汇编》卷五十八载: “绛树一声能歌两曲,二人细听,各闻一曲,一字不乱,人疑其一志在鼻。”绛树,古代歌女名。徐陵《杂曲》:“碧玉宫伎自翩妍,绛树新声最可怜。” ②“黄华二牍”三句——据《稗史汇编》卷五十八载:“当时有黄华者,双手能写两牍,或楷或草,挥毫不辍,各自有意。”牍(du),古代写字用的木简。③《石头记》——甲戌本《凡例》:“是书题名极多, 《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红楼梦》第一回载:“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④敷华掞藻——铺张文采,舒展辞藻。掞(shan),同“敷”,铺张、舒展。⑤窠臼——陈规旧套。窠(ke),巢穴。⑥第——仅,只。⑦“似谲而正”二句——谲(jue),怪异,不正。则,正规。淫,放纵,不正规。⑧“如《春秋》”二句——《春秋公羊传·定公元年》: “定、哀多微辞。”谓孔子修《春秋》对鲁定公、鲁哀公多用“微辞”表示贬意。微辞,隐含贬意的言辞。曲笔,旧时史家为有所顾忌,不敢据事直书,但又能委婉曲折地加以表达的一种笔法。⑨绎(yi)——理出头绪。⑩“写闺房”二句——闺房,女子居住的内室。这里借指女子。雍肃,和穆庄重。艳冶,艳丽妖冶,多用以形容女子姿态。⑾“状阀阅”二句——阀阅,借指仕宦人家。古代仕宦人家大门外的柱子,在左曰阀,在右曰阅,常用来榜贴功状。丰整,富足而有秩序。式微,衰微,败落。⑿历下琅琊——历下,古邑名,在今山东济南市西。此指历下某人。或疑指女词人李清照。琅琊,古邑名,在今山东胶南琅琊台西北。《世说新语·任诞》载: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王伯舆,名,琅琊人,历司徒长史。⒀桑娥石女——桑娥,指汉乐府《陌上桑》所写采桑女子罗敷。石女,指氏女。伊世珍《琅环记》引《江湖纪闻》:“石龙风者,传闻为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病亡。临亡长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自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此石龙风也。’遂止不行。” (14)芗泽罗襦——芗泽, 同“香泽”,香气。罗襦(ru),丝织的短袄。⒂“靡靡焉”句——靡靡,富丽的样子。心荡神怡,犹言“心荡神摇”或“心荡神迷”,意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⒃猥亵(wei xie)——淫乱,指下流的语言或行为。⒄不啻(chi)——不只,不但,不仅。⒅“其殆”句——殆(dai),几乎,差不多。稗官野史,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这里特指小说。盲左,指《左传》、《国语》的作者左丘明。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腐迁,指《史记》的编纂者司马迁,他曾受过腐刑。⒆挹(yi)——舀,汲取。⒇如雨天花——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坠落。见《高僧传》, 《维摩经》也有类似记载。(21)慈航——谓佛以慈悲之心超度众生脱离苦海,得登彼岸,犹如舟航济众。(22)“彼沾沾焉”句——沾沾,自鸣得意的样子。楮(zhu)叶,典出《韩非子·喻老》: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象,象牙;楮叶,楮树的叶子。后因以比喻模仿逼真。

赏析 

戚蓼生面对《石头记》一再感叹:“嘻,异矣!”对《石头记》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赞美。他认为, 《石头记》的妙处恰如“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石头记》能够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就在于“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对此,曹雪芹在《石头记》开卷第一回就说:“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鲜别致……”戚蓼生认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姑不具论”。他在序文中着重阐述了曹雪芹的艺术匠心和高超技巧。

戚蓼生运用朴素的艺术辩证法纵览《石头记》在艺术处理上的高超技巧,认为这部小说善于多视角、多层次地对人物、情节、场面等作全方位的描写,也就是善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对主动者与被动者的描写,对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描写,都巧妙地结合起来,造成奇特的艺术效果。这就是他所说的“注彼而写此, 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 “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对宝玉、黛玉的描写如此,对“玉钗金屋”的描写也莫不如此。应该说,这是对《石头记》艺术特色的精炼概括。这也就是评论家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写人则栩栩如生,写物则历历如绘”,等等。

这样,就使作者的爱憎褒贬不像论说文、说明文那样,不加隐蔽地直接道出,使人一目了然,而是深深地蕴藏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这实际上就是寓玄想于实境、化情思为景物。寓幻于真,以实显虚,虚实隐显的莫测变化和灵活运用,是达到“以少总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的重要途径。这样做的妙处,诚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化情思为景物,就是以神求形,移情入景,情景交融,通过境来表现意,从而创造出生动优美、韵致精深的意境。这样做, 自然就产生了“弦外音”——言外意。如同“《春秋》之有微词, 史家之有曲笔”。“微词”、“曲笔”,来自虚构、虚写,亦即曹雪芹所谓“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但“假语”来自“真事”,亦即“虚”来自“实”。曹雪芹声称,他写《石头记》 “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这种以“真”为核心的写实主义审美观,是对受儒家正统观美学思想影响,标榜“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以“善”为核心的政教主义审美传统的突破。这种突破——创新,同样深深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写实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诗”与“史”、“虚”与“实”的有机结合,使得《石头记》具有了广博而深厚的思想艺术内涵,多层面的审美效应和解读可能。

正因为如此,戚蓼生称赞《石头记》的作者是“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

正因为如此,读者阅读欣赏这部巨著也要转换眼光:“作者虽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 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踰一树”;“如捉水月,祗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

尤为难得的是,戚蓼生还指出, 《石头记》是一部没写完的书,有人“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他却以为“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认为此书的结局已经可以“领悟”,大可不必“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了。

戚蓼生逝世的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程伟元、高鹗对其在上一年将曹雪芹原著和高鹗续作“合璧”为《绣像红楼梦》 (即“程甲本”)的基础上,再次校订,改版重印为《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即“程乙本”)。这时,距曹雪芹之死,最多才30年。在这以前,还没有发现有谁能对《石头记》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成就作出过如此精辟的评论。仅此而言,戚蓼生的这篇序文就成为“红学史”上一宗极为珍贵的史料,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

戚蓼生写这篇序文的时间, “我推想他(乾隆)三十四年到京应试,正是雪芹死后五六年,《石头记》正在已出不久,大有盛行之时,庙市争售钞本,他便买得一部——因为彼时外省赴试举子往往是赁居寺院的,而庙市就在他眼前。作序大概也不出此时前后。他已是40岁的中年人,莫怪有‘悟’语,非复浅薄少年流连光景的见识了。后来离京,想必带回南方去。不知经过多少年,怎么原因,流入狄楚青之手,便成了现在的戚本”(周汝昌《红楼梦新证·附录编·戚蓼生考》)。“戚本”即有正书局狄楚青石印出版的戚蓼生序本。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几种脂批本系统《石头记》抄本中抄写质量最高、文字最完整(前八十回俱存)的一个珍贵版本。戚蓼生的序,以其笔调非凡、见地超卓,也足以与《石头记》一起名世不朽。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立即阅读
毛泽东自传
毛泽东自传
埃德加·斯诺
立即阅读
美国反对美国
美国反对美国
王沪宁
立即阅读
夜话上甘岭
夜话上甘岭
聂济峰
立即阅读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严文明
立即阅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墨人
立即阅读
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
立即阅读
花边文学
花边文学
鲁迅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