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17%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鉴赏】

古诗中不乏以诗写乐之作。但从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他们描述音乐的特点,都重在听者的感受和对音乐曲调本身进行逼真的描述和摹写。而杨基的这首诗,在描写音乐上另辟蹊径,以对笛声表达的内容和情调的描写和渲染,表现出音乐的效果和演奏者的感情,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开首两句,点出了闻笛的时间、环境、气氛、景色。写在一个霜露满天、江月普照的深秋的夜晚,作者在空寂冷清的江面上,听到邻船传出动听的笛声。“何人”二字,表明对吹者的不知不识,为后面揣度、描写笛声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由上句贯下,直写笛声:参差曲折,动听悦耳的楚调转奏吴音,那么,这位奏者一定是漂泊在外的江南游子了。由乐度人,既写出了笛声的转换,又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动。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江南游子漂泊在万里之外不能回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那笛声分明在诉说自己鬓发斑斑,思乡之苦催人先衰了。这里,由人度乐,紧承上句,是进一步写人,也是更深一层写乐,诗意进一步突出,也为下两句写乐抒情作好了铺垫。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紧承上句写乐。已分:已料。折柳:古乐曲名,多为伤别怀人之辞,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作者即巧妙化用李白诗意,说吹笛者反复吹奏《折柳》伤别之曲,我料想那堤上的柳都折残了,切莫再吹落寄与陇头人的梅花了。古代吴人陆凯与范晔相善,陆寄范的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附一枝春。”以上两句皆化用典故,说明笛声吹奏出伤别的曲子已令人心醉,切不要再奏连回归的音信都没有的曲子了。

综观全诗,写乐而不直写声调的动听婉转,也不直写听者如何为曲所动,却反复表述吹奏者传达出的情思,从而将作者深深的身世之感寄寓其中,写声情也是写心情,写吹笛者也是写自己,从而使情、景的交会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这是本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此外,本诗极善造境。以精练之笔,典型之景,创造优美的境界,以表达感情,突出主题。“江空月寒露华白”七字,描画出一幅凄凉、冷清、空寂、孤寒的境界,为下面抒情奠定了基础。这也是许多明初诗人难于做到的。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绝代双骄
绝代双骄
古龙
立即阅读
百年孤独(英\汉)
百年孤独(英\汉)
加西亚·马尔克斯
立即阅读
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二月河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立即阅读
中国历史风云录
中国历史风云录
陈舜臣
立即阅读
(叁)金戈铁马
(叁)金戈铁马
孙皓晖
立即阅读
毛泽东年谱(四)
毛泽东年谱(四)
立即阅读